想法

阿尼玛与阿尼姆斯:精神分析

2019-12-13  本文已影响0人  林原爱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三个区域: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

本我即本能欲望。

自我即意识行为的个体人格主体。

超我即道德精神,弗洛伊德解释为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外部世界的一部分力量经过内化,在自我中形成的对自我其他部分进行观察、批评、抑制的机构。

意识和无意识。无意识包含两种活动:一种是活动着而意识没有察觉到的活动,一种是被压抑的活动。

投射:自身对对象的情感转移为对象对自身的情感的防御过程,即将主观意识转化为客观意识的心理机制。

思维万能→巫术→宗教,人认为人的思想意志会直接作用于外部世界。

弗洛伊德认为病态行为下的意识总是与其表面是截然相反的。禁忌的阴影下隐藏的是欲望。因为没有必要去禁止自然天性已经禁止的行为,需要人为禁止的必然是自然天性强烈欲求的。

弗洛伊德认为文明是建立在对本能的压制的基础上,对本能、特别是性欲的抑制,使其升华成高级的精神文化,即以艺术的形成展现出来。

弗洛伊德使用分割法来解释爱恨的心理活动。人的意识将意识到的一切划分为自我和外界两个部分,又将外界划分为快乐和痛苦两个部分,由此形成了四组复合组合,自我-快乐,自我-痛苦,外界-快乐,外界-痛苦,人心想要做的就是将外界-快乐吸纳进入自我的范围内,而将外界-痛苦彻底排除在自我外部。

外界-快乐可以被称为爱的情感,即一个外界对象伴随着快乐的体验,外界-痛苦则可以被称为恨的情感,即一个外界对象伴随着痛苦的体验。人们对爱的对象常常会有过分的控制欲求,甚至会有“合并”“吞食”的倾向,正是想将外界-快乐吸纳为自我内部的心理体现;而对恨的对象则有将其损害甚至毁灭的倾向,则是恐惧其进入自我内部、对其进行彻底排斥的体现。

弗洛伊德对犹太教和基督教的解释。犹太教是一个神明选定一个种族要求其对自身信仰,这是不可思议的。

犹太教是一个高度精神化的宗教,它是一神教,这个神明没有形体、没有名字,禁止偶像崇拜和仪式,是纯然的精神。

犹太教是一个父亲宗教,神明是上帝耶和华,基督教则是一个儿子宗教,神明是上帝之子耶稣。基督教对犹太教的取代实则儿子对父亲的取代。

基督教的保罗称原罪是人类反对上帝的罪恶,只能以死赎罪,上帝之子耶稣通过自己的死亡而承担了所有人的罪恶,对人类进行了救赎。

无罪的上帝之子通过牺牲自己而救赎有罪的众人,弗洛伊德认为这是有意的歪曲,真实的情况可能是原罪是弑父之罪,而耶稣、承担罪责的人则是此次罪行中罪孽最深重的人,其他参与者通过惩罚他来对被杀死的父亲表达歉意、对自身的罪恶进行转移洗脱。这也是基督教圣餐的意义所在。

阿德勒.

阿德勒试图矫正弗洛伊德对人性的消极部分、本能欲求在心理学上的过分解读,他肯定人性的积极方面和美好的情感,认可意义的存在和道德价值对个人和文化的驱动作用。

荣格.

心理学是一门关于意识的科学。意识是精神事实对自我的一种关系,是对外部世界的知觉和定位。

自性(Self)即全部的人格。

自我(Ego)是有意识的人格,从属于自性,是自由意志在意识域的内部。

荣格认为意识是无意识的产物,无论意识延伸得多远,也仅仅只在无意识领域里保持着一小片范围,如同被大海包围的小岛。

荣格认为每个人都有高级功能和低级功能,如在理智上强有力的人,在情感方面可能容易被影响、欺骗。低级功能是意识的薄弱地带。

乱伦象征人与其自身相结合,意味着个性化或自性化。

原人是人类的完满状态,超越性别之分,出现于时间始末。

荣格认为爱欲(Eros)崇拜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夏娃,生物性的、母亲、受精的对象;第二阶段是海伦,浪漫与美层面的性爱;第三阶段是圣母玛利亚,精神性的、宗教信仰意义的;第四阶段是智慧。

无意识有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是非个人的心理内容、神话特征,是人类的心灵的历史,堆放过去遗迹和记忆的仓库,属于一般人类、具有集体性质的意象,即原型。

荣格认为宗教是伟大的心理精神治疗体系,基督教教义完美表述了心理经验的本质,人们从现有的信仰体系中寻找行为指导原则和心灵支撑点,躲避无意识的混乱。

但基督教也造成了情感价值和道德价值的绝对性分裂,全部的光辉与善德归于上帝,全部的黑暗与邪恶归于恶魔,人们以为用这种方式就革除了黑暗和邪恶,但这对人类的心灵来说是一次深重的毒害,这导致了人类的心灵的分裂,将人同时变成上帝和恶魔。

荣格认识到对理性的绝对强调会导致心灵的失衡。荣格认可全部的人性,无关乎道德价值。他认可完整甚于完美。

荣格认为在五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中,人类的道德没有取得明显的进步,但人类的意识、意志和智能却实现了超越,但这种巨大的拓展却很危险,当个体的意识状态发生重大变化,无意识也会相应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能导致二者的失衡、解离,表现为个人的为神经症、精神疾病,以及社会的异常。

荣格认为现代文明是一种巨大的倒退,理想由神降落到人。国际化加速和宗教弱化,个体如果不实现自身内心人格整合,就不可避免被集体心理钝化或溶解。

弗洛姆.

弗洛姆认为现代工业制度的思想核心为生活的目的是满足一个人全部的愿望和主观需求,以无止境的生产和消费,不受限制的个人自由,来达到完全的幸福。

现代社会是一个以私有财产、利润、权力为生存支柱的社会。个人价值开始外化、物化,即一个人的存在价值不再是根据内在品质来进行判断,而是取决其所拥有的物质财富。现代社会正在验证娱乐消遣是不是令人满意的解决人类生存问题的方法。但我们无法倒退回原始社会,只能继续发展。

社会性格是个人心理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拥有财产的形成由过去的保存物品到现在的消费物品,社会性格就由囤积型变成交易型。

社会要怎样去影响社会成员去接受社会的思想意志、愿望情感?通过潜移默化的灌输过程、奖惩机制和相应的意识形态、思想情感体系。

弗洛姆认为无意识基本上是由社会决定的。价值和道德属于主观内容,所以是无法进行客观的正确说明的。

语言是盛装人类体验的容器,但人的体验往往会满溢出这些容器,当我想用语言去传达我所体验到的一切时,它枯萎了,变成一堆枯燥乏味的思维。

有时候判断的依据的关键不是他们的信念,而是他们主张信念时的狂热情绪,这种狂热很可能在掩饰着和他们主张的信念完全相反的内心冲动。如主张绝对平等的人,其价值取向还是对财富地位的渴望,心理动机是嫉妒。

战争和痛苦更能激发人的高尚和牺牲精神,和平时期更能助长人的自私自利。

存在无意识的认知,即自我压抑了自己的认知,把它压抑到无意识的领域不被意识察觉,因为自我判断这种认知会不利于生活。

弗洛姆对爱的论述。弗洛姆认为爱的含义非常广泛,虽然形式多样,但本质相同,即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是关注、认可、理解、喜爱、分享、奉献。爱就是与世界、与代表人类的人性发生联系。弗洛姆认为人对爱、真理、信仰、理想等的高级精神追求是无法用自然生存来解释的。人不仅仅只为了生存而活。

对理性的强调和对本能的压制使得人类失去了自然状态时拥有的统一性,为了进行弥补,人类寻找了替代的统一性,那就是体验与他人联合。弗洛姆认为渴望与他人联合的欲望已经根植在了人类的生存状况中,并已经成为人类行为的重要动力。

弗洛姆认为的欲望是消极意义上的,即欲望要克服的是内心的空虚、孤独、恐惧、无能等消极情绪,因此他认为欲望是不可能被满足的,因为这些消极情绪是不能通过欲望满足来消除,相反,享乐的高峰体验一过,内心反而会更加低落,因为享乐没有给内心带来积极的充实和发展,只是一种虚幻,因此高峰体验过后,心理又重新降落回原地。

弗洛姆对人类的原罪的论述。人类始祖的堕落是来源于他们的自觉,彼此成了分离的、孤立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觉察到了自己是单独的个体和彼此之间陌生、距离和无法克服的隔阂。人类的原罪就是人类的异化,人类不再是与自然处于同一状态中的一员,而是将自身与万物割裂开来,与自然进行了彻底的决裂,于是人类被自然驱逐了。人在拥有理性的同时必须承受与理性相伴随的痛苦体验以及绝对孤立状态的折磨。

弗洛姆认为医治人类异化原罪的唯一方法是爱,即从自我为中心中挣脱,与世界重新联结为一体,实现人类对自然的重新回归。

弗洛姆认为幸福不仅是一种心理状态,还是整个人格的状态,是完整的人格、和谐的生活、完美的道德、完善的智慧,他燃烧自己却不会化为灰烬。弗洛姆也认为人类的目的就是对自爱和利己的人性的超越,达到完满的人性。

弗洛姆对信仰和宗教的论述。弗洛姆的宗教概念是泛宗教含义,即宗教不一定是与某种神的概念或偶像相联系的体系,而是为群体所共有的、给个人提供定向的框架和笃信的对象的思想行为体系。某种宗教,如果成为个人的行为动力,就扎根于其性格特征中,如果为群体所共同信奉,就扎根于其社会性格中,而不仅仅是教条信念的总和。

信仰不是对某种观念的盲信,而是对自我的存在、人际关系、社会秩序、万物运行的确信,从而摆脱恐惧和疑惑,积极地追求生命的意义。与其说拥有信仰,不如说在信仰中生活。

因为人的进化导致人的本能支配限度低、理性智力的支配程度高,人的心理特性为对未知的事物是恐惧的,人不是凭借本能去行为和生存,而是依靠思想、智力的判断去行为,人的特性导致人如果对世界和自身所处位置没有一份互相关联的图谱,即对世界完全没有确定的认知,人是完全没有办法去行动和生存下去,他将会是完全盲目和困惑且混乱的,人只有有方位才能确定目的,才能协调一致地行动。

在人类的理智还没有办法去理解这个世界的全部现象,但人的好奇心却在探寻世界的方方面面时,为了稳定人们的心理,给全部问题以解答,宗教应运而生,给了人们一幅世界图景,对外在现象和内在心理都给出了一定的答案,因此宗教对世界现象的解答从它的诞生缘由就不可能是完全正确的,而是在当时情况下所能做出的近似说明,宗教存在的目的本来就不是理性科学的,而是出于心理需要。

每个人都有一种世界图景,在出生起就由其所在的社会潜移默化地赋予了他,这就是每个人的世界观。

卡伦·霍尼.

卡伦·霍尼对神经症的论述。神经症是对正常行为方式的偏离,起源于焦虑和对抗焦虑的防御措施,是为了缓解内在冲突而导致的心理紊乱和失调。

长久以来,人们确信人格中存在着基本冲突。因而人格统一就成为了目标。让一种倾向占据主导地位而压制其他倾向是整合人格的无意识行为。

卡伦·霍尼对爱的论述。卡伦·霍尼认为爱包含了过多的感受和欲求,以至于难以被认为是一种真正的感情,获得他人喜爱认可的需要,通过对方实现自我的需要,征服支配他人的需要,因自身虚弱而依附他人的需要,都可以被称为爱。她认为不能把任何一种表现出来的态度都作为爱的标准,甚至爱不应该是完全利他主义和奉献精神的。她认为爱是一种给予和获得感情的能力。

卡伦·霍尼认为爱在我们的文化中被过高评价和强调了。爱是一种补偿心理,因此符合我们的生命需要。而爱情被高估,是因为爱情既能满足被人喜爱的需要,也能满足支配他人的需要。

无论是叔本华的超越个体性原理,还是尼采的酒神精神,卡伦·霍尼认为体现的是受虐心理的共同原则,即将自我消融进更巨大的事物中,通过消除自己的个体性来获得满足,她认为大多数提倡放纵、享乐主义的文化倾向都是要克服这种个体的有限性。

卡伦·霍尼认为无论是保持、发展个性还是压制、放弃个性,都是解决人类问题的合理目标。

特别说明:此文为作者的读书笔记,部分内容摘录自著者著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