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表达的爱(十)
腊月二十四的上午,刘英在摊子上吃过早饭,清理了门市上的破旧纸箱垃圾,再回到作坊里去做清洁卫生。刘英做完了这一切,回到家里都11:00了,她打开家门,屋里静悄悄的,刘玲的房间也没有开灯,刘英说:”快中午了,还没起床吗?”她说着就推开了刘玲的房间,看到刘玲还坐在被子里看手机。刘英有些生气的说:“又没有起来做早饭吃,灯也不开。你读了这么多的书,哪个老师告诉你的?看手机学习可以不开灯。不吃早饭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呢,你是不会煮饭,还是……。”
刘玲说:“哪个跟你说的我不会煮饭,我在沙发上你要说我,我在被子里你也要说我,你就是看不惯我,我走好了。”
刘英听着像是被鞭子抽打了似的难受,但是她还是说:“你每天都能正常吃饭,正常的学习生活,我还会说你吗?你整天死气沉沉的不开心的样子,我看着都难受,十八九岁的女孩子活得像个八九十岁的老太婆,躲在角落里,灯也不开。整天拉着一副脸,像是哪个欠了你什么似的。”
刘玲恨恨的说:“你看不惯我,我马上走好了。”刘英也感到特别的难受,也很无奈,他觉得刘玲每天吃那点点饭,只能是把命吊着,根本满足不了身体需要的营养。她说:“你要回去,就跟你爸爸妈妈打电话,说好了我送你走,免得你在我这里不开心,我看着也很难受。我不图你帮我做什么,你起码的是要照顾好自己,三顿饭要吃好,像个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刘英说着就去拿汤圆面开始包汤圆,并吩咐刘玲把燃气灶打开烧水。不一会,就煮好了一碗汤圆,让刘玲端到餐厅里去吃,她自己又开始忙着做午饭。刘英默默的在厨房里做好了午饭,还是把自己和先生的饭菜用保温盒装上拿到摊子上去吃,把刘玲的饭菜都留在锅里,让她自己在家里吃。
刘英刚刚走到摊子上,刘林就打电话说她要回去,刘英说:“要过年了,你往哪里走呢?”
“你不要管我往哪里走。”
刘英把上午回到家里的情况跟先生说了一下,先生听了,端上一碗饭,立马赶回家去,劝说刘玲不要走,还有几天就要过年了,等我们忙过了这几天,就能很好的陪陪她。大约过了半个多钟头,先生回到摊子上,无可奈何的说:“没办法,我好话都说尽了,她还是要走,可能是要去找她妈妈。”
刘英无言以对,她的心像被刀割似的疼痛,却不知道如何是好。回到小镇上才三天的时间,因为她的唠叨,刘玲就待不下去了。自从刘玲来了以后,刘瑛的心情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刘玲不主动叫人,也不跟任何人沟通交流。刘玲说她们之间有代沟。刘英承认姑侄俩年龄相差了40多岁,许多观念是不一致的。刘英还忽视了彼此在各自所处的环境里养成的生活习惯。刘英是像对自己的子女一样,希望她有个好的生活习惯。她认为的好习惯,起码是能够好好吃饭,好好睡觉,爱护好自己的身体。可是事与愿违。回想起这20来天的时间里,他们相处的并不愉快。刘英明显的感觉到刘玲在她这里还是很不自在,也不开心。但她不知道要如何才能让刘玲开心起来,叫刘玲出去逛街散步也不去,也不说话,买回来的零食也不吃 ,家里吃的用的有,她自己又不动手。还有就是刘玲的个人卫生习惯,也让刘英感到特别的无奈,叫她每天晚上洗澡睡觉要换睡衣,刘玲却说,我没你那么讲究。叫她多吃点饭,她却说,她不饿。叫她多穿点,她说,不冷。
先生说:”叫你不要多嘴,不要多嘴,毕竟不是自己生的,你就是管不住你那张嘴。”先生说着端着碗又回作坊里去,他还是希望能让刘玲留在这里过年。两个小时后,先生打电话说:“她还是走了。进退的话我都跟她说了,她还是说,要去找她妈妈。该说不该说的我都跟她说了,她都这么大了她也知道。我给她拿了200块钱,她也收下了。”
刘英说:“她要去找她妈妈,我们也没有权利阻止她,她已经三年没见过她妈妈了,就让她去见一面吧。”同时刘玲也给她发了一条微信:我上车了。
刘英回信息:都是我的错,我把你当成了自己的儿女,看着你不好好吃饭,不好好睡觉,头发一把一把的掉,我就很心疼。你姑爹都把你留不住,你执意要走也没办法,你多保重,到了就报个平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