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生玩死亡游戏”谈谈孩子的死亡教育
日前,“大学生玩死亡游戏意识丧失”的新闻让人觉得匪夷所思,湖南某大学男生因为好奇,和同学们玩起了死亡游戏,通过抑制呼吸、压迫心脏使大脑缺血缺氧,最终丧失意识,直接危及生命。该名男生因为“游戏”导致重型颅脑损伤,虽然目前已无生命危险,但是大家依然对这种拿生命当儿戏的态度既感担心又觉愤慨。
全世界都知道,在中国,“死”是需要避讳的字眼,但同时我们又轻视生命、漠视死亡、畏惧死亡。中国家长喜欢在孩子面前用各种美好的话语包装死亡,其实这种行为很容易造成孩子对死亡的误解,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
白岩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没有死亡教育的书籍,没有死亡或者生命教育的课程。
圆满人生在对111位丧属的调查中发现,逾七成的人正在遭遇失眠、健康变差等问题,82%的人在亲人去世后感觉没有了寄托,三分一人更透露曾有自杀念头。
张淑美女士是台湾高雄师大教授、教育学博士,她在《儿童生死教育之理念与实施》中指出,儿童在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如果无法得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一生。
有人片面地将死亡教育理解为死亡体验,但其实不是这样的,死亡教育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只要留心,你就会发现每一天自然都在进行着新生和死亡,告诉孩子:今年看到的花不是去年那朵花,今天的24小时完全有别于昨天的24小时,陪伴爷爷奶奶的时间过一天就会少一天……让孩子明白,生命没有重来的机会,死亡就是永远消失。
死亡是庄严的,但是圆满人生公共殡葬服务平台在治丧中发现,国内很少有家庭会让12岁以下的孩子参加亲人的葬礼,甚至绝大多数家长会认为上学是比参加葬礼更重要的事情。但在我们对20-35岁人群的调查中发现,没有参加亲人的葬礼,或是没有以正确的态度参加亲人的葬礼,是他们永远无法释怀的追悔。
也许很多家长会问,多大年龄的孩子可以参加葬礼呢?其实,当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有了基本的自控能力之后,就可以带孩子参加葬礼了,在这个过程中既要树立孩子对死亡的敬畏,同时也要引导孩子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死亡——正因为死亡的不可逃避,所以我们要更加珍重地对待亲人朋友,让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不是虚度。
以前遇到过一位家长,在葬礼前,她跟5岁的孩子说:“奶奶死了,不能动了、不能说话了、不能再做任何事,以后我们就看不到奶奶了。我们都很伤心,一会可能会哭,因为舍不得奶奶,你是不是也舍不得奶奶?”孩子点头,在葬礼上哭得难过又真诚。
葬礼后,她跟孩子说:“虽然奶奶死了,但是奶奶给你织的毛衣,给你买的画笔会一直陪着你,如果你想奶奶了,我们可以看看奶奶的照片,也可以到墓地去祭拜奶奶。奶奶最喜欢你画的画了,你以后也要认真画画,不要让奶奶失望。”
参加葬礼,对孩子来说是最直接的死亡教育,不仅能让孩子认识到生命只有一次,认识到生命的脆弱,还有利于让孩子学会珍惜生命,善待生命,珍惜当前。
★如果你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向孩子讲述死亡,在这里推荐两本童话书籍,献给所有曾经历生离死别的孩子,与不知该如何解释生死的大人。★
★爷爷变成了幽灵★
作者: [丹麦]金·弗珀兹·艾克松/图[瑞典]爱娃·艾瑞克松。
这是一个温馨而又可怕的童话鬼故事。爷爷舍不得离开心爱的小奥斯本,他没有变成天使,没有变成泥土,而是变成了幽灵,出现在艾斯本的房间。
书上说,人如果在世上还有一些事情没有完成,就会变成幽灵。艾斯本不想让爷爷一直这样到处游荡、叹气,就帮爷爷找没有完成的事,他们一边找,一边回忆一起做过的事……原来,爷爷是忘记了和艾斯本告别。
这本书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理解到生命的必经过程和人生的真谛:要正确面对亲人死亡,懂得珍惜每天拥有的快乐时光。
★一片叶子落下来★
作者:【美】巴斯卡利亚,任溶溶译
书中一片叫做弗雷迪的叶子和它的伙伴们经历了四季的变化,逐渐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在于经历美好的事物和给别人带来快乐;明白了死亡并不代表一切毁灭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新生。
本书配上表现四季变化的照片和绘画,更营造出温暖的意境。
这是一本关于生命的童话,以一片叶子经历四季的故事讲述生与死之间的微妙平衡,文字简单,寓意深刻,最适合用来做生命教育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