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自我修养: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演员自我修养》,第一次看到这本书就是在周星驰先生的那一部《喜剧之王》里面。
小角色尹天仇,抱着一个当演员的梦,也没有练习班可以上,所以只好天天捧着这本书。最经典的那个镜头就是他躺在床上,一个很小、很脏、很破,一看就特别便宜的地方,但是他躺在床上看着这本书,然后镜头从上面拍下来,就是《演员自我修养》。
这本书不是一个理论书,而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它不仅教一个演员怎么能够成为一个好演员,还简直就是一本职场进阶手册。
有一种说法是你想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去演他。
你想尽一切的办法去模仿他,去琢磨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情,每一个决策,每一个想法,直到你模仿得天衣无缝,你就跟他一样,他也跟你一样,大家看你们都是真的,那你自然就变成了他。
当你模仿一个首席执行官,不仅仅是外形像、扮装像,从心理的活动到阅历,到决策都像,到这个时候,你就有能力做一个首席执行官。
这本书是俄国的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一个作品,戏剧界的一个大师是有一个表演体系的,这本书是他对于这个表演体系的系统的归纳总结。他也是第一个对于戏剧表演艺术或者表演体系做科学研究和全面阐述的这么一个人。
他的这个理论流派叫作“体验派”,就是说演员要沉浸在角色里头。在表演角色的时候,角色的情感就应该是演员的情感,演员在舞台上的时候,就应该像这个角色活过来了,演员不再是演员,而是那个角色,不是演员在舞台上演这个人,而是角色自己在舞台上活过来了。演员说的每一句话,不是照着剧本去说,而是这个角色在台上就要这么说,所以这就是他主张的这种体验派的戏剧理论。
原来以为它是一个理论书,结果看了很像日记体的小说。主人公就是“我”,这个“我”加入了一个剧团,跟一群朋友和一些在剧团认识的人,向一个导演学习演戏。通过导演给他们每一次讲戏,以及主人公的一些心理活动,整个贯穿下来,变成了一本去教演员怎么样在舞台上面能够表演得更好的书。
它这里面涉及的内容很多。比如说,它就提到在跟导演学习的过程当中,要学习怎么做舞台动作,怎么培养想象力,怎么培养注意力,怎么控制肌肉等等。包括情感、内在驱动力,以及如何表现这些内容。
一个演员从一个跑龙套的到最后的老戏骨,和一个职员从职场小白变成一个成功的商业人士,背后的逻辑和过程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这本书一共有十六章,讲了十六个作为演员需要锻炼和学习的地方,把它们糅合在一起,总结提炼了八个方面,与职场的发展一一对应。今天就通过《演员自我修养》这本书,来跟大家分享我从里面获得的职场发展的一些收获。
一、排演首次考核 VS职场面试
主人公跟他的朋友一块儿去导演的剧团报名,想要加入这个剧团跟导演学演出。导演说:“你们先自选题目表演一段给我看看,我才知道你们的表演水平在哪儿,对你们表演素质有一个大概的判断。”主人公就跟几个朋友商量说:“我们就演一段吧,演啥呢?演莎士比亚的《奥赛罗》。”
回家以后这主人公就开始读剧本,一边读一边情绪就上来了,对着镜子开始演,灵感全都出来了,当天就搞得很晚。结果第二天排练就起晚了,等他到的时候,发现迟到了。
虽然小伙伴们没有去责备他,也都比较理解,但是负责帮他们排演的副导演觉得不行,说演员就跟士兵一样,说几点到就是几点到,不能迟到。而且对于一个演员而言,第一次进行彩排那是非常重要的,要给所有的人留一个很好的第一印象。所以他说今天不排练了,明天开始,然后大家因为这件事就全都撤了。
等到第二天正式排练的时候,就发现头一天在家里念的剧本、背的台词,都变成累赘了。在台上也不知道手怎么放,话怎么说,跟其他的人配合起来也格格不入。为啥呢?主人公觉得,在家自己排演的时候没这么多人,没这么多元素,对着镜子就行了。结果到了排演现场,又有一些道具,还有别的演对手戏的,台下还坐着副导演这些人,就开始变得特别拘谨、紧张。
一路紧张,最后到了要演出的时候,觉得没法过了,演出肯定很糟糕,然后他在台上就觉得很煎熬,一分钟都熬不下去,一秒钟都不想多待。结果,反而因为很多的思想在脑子里面,让脑子突然有一个瞬间说:“管它呢!我就按照情绪来,我就按照我想演的这种方法去演!”
恐惧到了极点,结果这一个瞬间他觉得可以不管不顾,就这么来吧。结果反而那一瞬间的表现特别好,让大家觉得,他真的进入到了那个角色了,他确实是把这个角色演活了。第一章到这儿就结束了。
我读第一章的时候就觉得,这不就是面试吗?我们每个人在最初求职的时候,面试的过程就是公司派了一些代表来看你有什么能力,什么经历,对你摸个底。只不过最后加一个判断,觉得你过关还是不过关,要你还是不要你。
所以对于一个求职者而言,也跟这个主人公一样,自己要先有一个剧本,也就是有一个简历,有自己的过去的经历,准备好一些自我介绍,这都是你自己的一个剧本。你应该提前去准备,目的是让对方对你工作的经历和工作的素养有一个大概的判断,所以其实是非常类似的。
而且我们会发现,在家里练习面试和真正的面试不一样。当你真的面对面试官的时候,你会发现你背得滚瓜烂熟的自我介绍,说的时候就会打绊子,然后你的腿会不自觉地发抖,因为环境变了。然后那个小的细节也是一样,你别迟到,你迟到可能失去的是一个工作的机会,而不仅仅是一次彩排的机会。所以是一样的,那我们就可以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去学,我们怎么样能够准备得更好。从这一点上,我觉得从职场的角度去读这本书,收获就非常大。
那么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就是你只准备好内容是不够的。从你准备面试的角度来讲,只准备你的简历的内容是不够的,你还要想很多简历上没有的。
比如说人家看到你这段工作经历可能会问什么问题?他可能会对什么感兴趣?他知道你在这个公司工作后他的想法是什么?你希望能够给他传达的信息是什么?是你具备怎样的能力,还是具备怎样的经历?还是你觉得“这个公司都要了我,难道我还配不上你们这个公司?”这些都是可以在剧本之外,通过准备,在面试过程当中沟通传达给对方的。
所以最后你要表现的是,你到底是不是这张纸上说的那个人,就好像一个演员,你在舞台上,到底是不是这个剧本当中描述的那个角色?我们在面试的现场也要表现出来,自己到底是不是简历上面所说的那一个人。这是第一个启示。
第二个启示就是,太多的套路反而会被套路所束缚,一旦离开了套路,你的差距会非常大。
在剧本当中,剧本实际上就是一个套路,你在演出的时候会加入更多的套路。比如说我们表现仰慕的时候会怎么样?会做出两眼放光的表情。还有我们生气的时候会眉头紧皱,这都是套路,在正常的生活当中可能不会做这么夸张的动作。可为什么到了表演的时候你就会去做呢?这是因为你要用外在的这些方式去隐藏内心的不安定。
所以在这一点上,这本书也告诉我们,你不要准备太多套路,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表现出来是什么样的人。如果简历上的描述和你真实的反应,或者和你真实的表现不是同一个人,让大家觉得不搭,那你的面试极有可能会失败。
最后一个启示是什么呢?就像演员,好的准备,是要了解剧本当中描述的这个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有什么样的背景?他有什么样的经历?他为什么在舞台上面会这样去表述?他为什么在这些事情上面会有这样的选择?
一样的,在我们准备简历,或者准备求职的时候,我们也应该知道,我们求职的对象,这个职位是干什么的?它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它看重的是什么样的能力?这个时候你才能组织你的内容,让自己表现得更靠近这个职位,让自己更像是那个它需要的人。所以人在江湖混,演技很重要,演技好了,你才能真的让自己变成那样的一个人,才能真的表现出来你是那样的一个人,让别人接受。
所以第一个总结出来的方面,就是对于面试和求职的一些启示和建议。一定要让你的剧本,也就是你的简历,和你在面试当中的表现完全匹配,才能真的通过面试去拿到一个适合你的职位。而且你拿到了这个职位之后,才能真的把活做好,而不是通过一些套路,看似达到要求去拿到这个职位,但是真的让你去做这个人的时候,你又不是这个人,那你在工作的过程当中就会露馅,这是第一个方面。
二、表演是门艺术 VS工作也是艺术
第二个方面,导演说表演是一门艺术。导演对大家不是有考核吗,大家表现其实都不好,因为刚来都需要学习。导演就点评,说最好的表演是每一次都沉浸在其中,不刻意地去想怎么表达,而是自然地按照角色自身的特点去把它表达出来。
导演还给了培养方法,方法是什么呢?就是有意识地控制,有意识地接近角色的精神和他的肢体,等你熟练了之后,再无意识地把它表现出来。
大家如果看过《喜剧之王》就能够体会,周星驰演的那个角色在给小混混讲,怎么去收保护费,怎么表现一个恶人。他给这些小混混讲的是什么?就是要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地表现出来,其实说的就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讲的:沉浸其中,有意识地去模拟,然后再无意识地表现。
光做到这一点还不够,导演说你还需要强大的体力和精神的储备,要是没有的话,你的表现就会非常不稳定。精神特别充沛,你就很饱满,就能表现出来。
那我们再来看一看工作过程,我们经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日常的工作其实也是一门艺术。为什么?艺术代表着始终有一个空间可以去做得更好。科学是精确的——是就是,不是就不是——而艺术是你始终有空间去发散、去成长。
所以对于我们每一个人,如果我们把工作看成是科学,那我们只需要做到工作要求的每一个步骤就结束了,然后你的个人成长也就停在这儿了。而如果我们把工作当作是一个艺术,每一次可能都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有空间可以去挖掘、去成长,这才是我们职场能够持续变化,变得更好的一个源泉。
所以最好的员工是什么样的员工呢?就是不管做什么,都花心思尽量做到最好,即使是重复了无数次的东西,都想办法能不能让它做得更好,而不是简单地重复。
我们推崇的日本的所谓的匠者精神的代表,做的都是很简单的事,比如扫地、炼铁,都是很简单的事情,看起来好像就是重复,但是人家就在每一次的重复当中,都去想能不能做得更好,能不能做得更精益一点,效率更高一点,成本更低一点,效果更好一点,慢慢地人家就成了匠者之神。
所以我们怎么样从表演好还是不好,来推理我们在职场上的习惯好还是不好呢?导演说了,有几种不好的表演,大家一听就明白,我们真的经常能够看到。
三种不好的表演,对应三种不好的职场表现。
第一个不好的表演是什么呢?叫表演艺术。
啥意思呢?就是这个人一开始也有体验,他刚拿到这个角色的时候,也去体验,也去想,但是体验完毕之后,他觉得行了,这个角色已经吃透了,就不再去投入新的感情,就靠自己记住的这些重复确定的动作来诠释角色。
那这样的演员,你会发现他是程式化的,他演什么都是一个模子,他演什么都是这些套路,而且这一个角色,在整个戏的过程当中没有变化,你第一天看这个角色长这样,到了这个剧最后,这角色还长这样,这就是所谓的表演艺术。
那对应的职场表现是什么呢?就是自我满足。我们看到很多人在职场上也是这样,初来乍到,他也学,可是学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觉得已经可以自如地完成工作所有的内容的时候,他不再学了,不再花心思了,因为已经可以应付这个工作了。
可是大家想一想,这样能够支持长远的发展吗?不行!你停滞在这个地方。就好像一个角色,从第一集到第五十集长得都一样,最后主角一定不是他。主角一定是第一天出来的时候,和第五十天的时候不一样,这才能当主角。我们在职场上也是一样。你想不想当主角?想的话你就想办法,让每天自己变得更好一点,而不是跟以前一样。
第二个不好的表演,叫作舞台匠人。
舞台匠人是什么呢?精心设计,用约定俗成的手法去表现角色,用外部的手段去塑造一个假的感情。我们是不是经常看到这种?表现嫉妒就是咬牙切齿,表现伤心就一定要捂着胸口,不捂着胸口好像就没心可伤一样。哭一定要掩面而泣,绝望的时候一定要扯头发,这都是属于舞台匠人的这种表演方式。
那对应的职场表现就是标准套路,就是非常机械地按照既定的标准操作流程和规范,不考虑场景,也不去优化。最常听到这些人说的话就是,“规定是这样,流程是这么要求的。”哪怕他内心知道,规定可能在这个场景不一定最实用,或者说流程可能有问题,他也不去反映,也不去主动地修正,他甚至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规定就是规定。
但是在规定之外,碰到特殊情况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有一些灵活的处理方法呢?至少能不能及时反映?能不能及时沟通?去为临时发生的紧急情况找到一条处理的方法。
标准套路的人是不会的,他只会去按照标准套路去做。那这样的人到最后在职场上会有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长此以往,他会失去应对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因为他始终都是按部就班的,他始终都有那个套路,所以他在工作当中也没有新意,他不会去处理新的东西,因为没有一个先验的东西在这儿摆着供他去学。
所以这个也是我们每一个职场打拼的人需要注意的,要有足够的灵活性,在按照既定的规范去做的时候,也要学会怎么处理新的问题,灵活应对,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叫过火表演。
我们见到过这种抢戏的,比如说周星驰在《喜剧之王》里面就有一个镜头,他表演一个要死的人,中枪了不死,跑到画面中间歪歪扭扭好几下,导演就问他在干什么,他说要表达人物对生的恋恋不舍,这就是抢戏,就叫过火表演。为什么呢?他是把自己的表演,放在了整个场景之上。
那我们在职场上,是不是也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人呢?一个团队,大家在一起工作,他自己要出风头,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团队之上,对不是自己职责范围的事要么越俎代庖,要么是批评指责,而且是当众地批评指责。假如你有很多种更好的处理的方法,你可以替人家去做,但是是不是应该事先让人家知道?你可以去批评,你可以去提建议,但是是不是可以私下里做?为什么要让自己出风头的利益,凌驾于整个工作或者是整个团队的利益和安排之上呢?
所以这些其实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个不好的演员,一个不好的表演,和在职场上不好的习惯是一一对应的。
为什么?因为在职场和工作当中,你就是一个角色。假如你是一个分析师,你就是分析师的角色;假如你是一个项目主管,你就是项目主管的角色;假如你是一个首席执行官,你就是首席执行官的角色。我们每一个人,不是天生就是做分析师的,不是二十四小时都是首席执行官,我们只有在工作的那个环境才是这样的一个角色。所以,你要做的,实际上就是在那个环境当中,用合适的方式去演好这个角色,履行他的职责。
所以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印证了,成为一个好的演员和成为一个好的职员,逻辑是一样的。因为你们都是在塑造一个角色,能把这个角色塑造好才是最终目的。
这是第二点,表演是一门艺术。我们说工作也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特点就是有空间让你去成长,而且你也必须要不断地挖掘新的空间去进行成长。
三、舞台动作 VS职场行动
那接下来的学习,就到了舞台动作部分。导演说,“你们当演员,最简单的,要知道在舞台上怎么做动作。”所以导演就给他们安排一个小练习,练习很简单,幕布拉开,在舞台上坐着,坐十分钟,然后幕布再合上就结束了。然后这帮人就特别不自然,特别别扭。为啥呢?大家觉得,在这舞台上面坐着总得干点什么,不能干坐着,那弄点啥呢?
这个时候脑子里面有两个观点在发生冲突:一个观点说是在舞台上就得表演,就得演点啥,才是真的在舞台上;还有一个观点就是,不用理会观众,也不用理会他怎么想,坐着就完了,啥也不用干。所以大家演完了之后都很不自然,下来就纷纷地跟导演进行探讨,问为什么自己觉得特别不自然。
导演就说,他们觉得不自然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在台上的这段时间没有目的。在舞台上所做的一切都是有目的的,无目的的动作是无效的。不能没有目的去乱做动作,但也不能为了做动作而做动作。
什么意思呢?就是舞台上面的所有的表演,都要围绕着一个目的去开展,而你的剧本当中,如果没有说这个目的的时候怎么办呢?就靠自己的想象力,去设定一个场景,想象“假如”是激发创造的源泉,那就是你要有好奇心。
那运用“假如”是什么样的原则呢?这个也很有意思,叫作“规定情景中感情的真挚和情感的真实”。
讲了三个概念,第一个叫作“规定情景”,就是你有剧本,你是这个人物,然后你有背景的环境,这是你的规定情景。然后什么叫“感情的真挚”呢?就是你要有活生生的人类情感,你不是木头,你是有情感的。第三个叫“情感的真实”,就是你这个情感是真实的,不是装出来的,它是在一个内在的情感驱动下表达出来的一个情感。
很多人一上舞台,一开始就想激起自己和观众的这种情感的交流,强烈的情感互动,然后就展示自己最优秀的这一面给观众,那其实是一种失败的表演。
那真正好的表演是什么呢?要研究这个角色,要收集他所有的信息,要知道为什么他是他,运用想象力来进行补充,直到你的表演逼真到说服观众。
在职场上面一模一样,我遇到的职场刚入职的这些同事经常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我应该怎么表现我自己?到一个新的环境,到一个新的公司,刚刚从学校毕业,怎么表现自己?怎么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就能让大家见到自己的能力?怎么树立在公司的良好的形象?这恰恰就落入到了功利的陷阱,你越想表现,越想在工作当中做一些特别突出的东西,往往适得其反。
所以我们就说,在工作当中有两个误区:第一个误区就是觉得自己一定要动,一定要做点啥,才能表现出来自己在工作,一定要做点什么能挣表现的东西;第二个误区就是认为应该少犯错,所以能不动就不动,这两个极端都不对。
所以在职场上的行为应该怎么样呢?一样的,有目的而动。就是你要做一件事,或者你要完成一个任务,你所做的所有的东西,都应该围绕着“怎么能让这件事做得更好”“自己怎么能够学到东西”或“让自己变得更好”。围绕着这些目的去做,才能有所取舍,判断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归根到底,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职场是一个凭本事吃饭的地方,所以你得有本事,才能真的吃好饭,而不是说我刚来的时候表现得特别好,或者我通过做一些事情,更多的人知道我,我就自然有更好的发展。所以职场动作有这么几个原则,它对应的就会是这样:
第一个,规定的场景就意味着,你在职场上要做跟工作有关的事情。在职场上,不要做太多跟工作无关的事情,那对你没好处。
第二个,感情的真挚就是要投入,要花心思,要花时间。你做某件事不应该是因为所有人都在做,所以你要做;领导让你做,所以你要做;你觉得做这件事能有表现,所以你做,而应该是你认为这件事该做,这件事你要投入,所以才真的花时间用心思去做。
第三个,感情的真实,就是你花时间用心思去做的,真的是你认为对的事,而不是因为这是老板喜欢的,你做完老板会高兴。长此以往去做的话,你会被异化,你会变得不是自己,你的职场不是你的职场,而是你揣摩当中的领导的喜好给你规范出来的一个职场。
到最后你会发现,不同领导还有不同的喜好,那你怎么办呢?到最后有什么东西是自己的呢?有什么是你的本事呢?没有。所以就落到套路,你只能用一些规定的动作去表现你的能力,或者表现你的情感。
所以给所有职场新人的一个建议,就是不要总想着做露脸的这些事,出风头的这些事。把自己的该做的事做好,在自己该做的事情上,在你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事上花心思,不停地去优化,让这件事做得更好,让自己的能力更强。
水平到了,能力到了,自然有表现的时候,这个一点都不用担心,就好像一个演员,只要他的演技到了,对角色的揣摩到了,他都能够从跑龙套的,最后变成一个角儿。
一个朋友,他是学建筑的,但是他毕业的时候不想学建筑,他对影视这些东西特别感兴趣,所以他就学了一段时间的德语,然后跑到德国去留学,学导演、学编辑。回国之后没事干,就变成一个北漂,那个时候就是有什么活就接什么活,比如哪个公司又要拍广告片、介绍片或者婚庆视频,反正有什么就做什么,大家也都是尽量照顾他。
有一天就有人给他推荐一个工作,说冯小刚工作室缺一个助理,你愿不愿意去?他那个“助理”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端茶送水,不是真的助理。他说,去,有活干就行,然后他就去了,在那儿就干一些打杂的很小的事。直到有一天,冯导特别着急,他要把一个九十秒的电影介绍片段变成六十秒,但是刚好那天的编辑身体不舒服,没来,他就在工作室里面喊,谁会剪片子?这哥们就举手说,他学过,他会剪。冯导说,那就你剪。
剪了六十秒,剪完了以后一看,就拿走用了。第二天有人跟哥们说,“你火了,昨天冯导接受访谈的时候,你这六十秒的片子被夸了五分钟。”这个片子叫《非诚勿扰》,从《非诚勿扰》之后,冯导几乎所有的电影的剪辑,都是这个人,这是我的师兄。
所以通过这个例子大家也可以看到,就是你最核心、最重要的,是要让自己有本事。所以你所有的动作,都是围绕着让自己有本事,让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人这个目的去做的。而不是要么什么都不做,或者是为了动作而动作。所以做演员也好,或者是在职场上发展也好,其实都是一样的。我们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来指导我们所做的所有的动作,我们才能变得更好。这是第三个,就是你的动作要围绕目的而进行。
四、想象力 VS “5W1H”
第四个叫想象力。对于演员而言想象力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大家其实都可以理解,因为一个剧本会省略很多信息,剧本不会告诉你非常多的细节,它只会告诉你,这个情节是怎么样去发展的,但是演员需要用自己的想象力去补齐,想象到底这个情景发生的背景是什么,然后要塑造一个有连续性的这么一个心理。
《人民的名义》最开始的时候吃面的场景,大家都说侯勇演得特别好,为啥大家觉得吃面演得特别好呢?就是因为他的表演非常符合当时的那个场景,符合他的那个人物的设定,跟他的本身的背景严丝合缝,而且能表现出来这个人的性格,所以大家觉得演得特别好。你想想他如果吃的不是白水面,而用鲍鱼泡面,是不是就有问题了?跟他这个背景好像不太搭。
还有演尸体,周星驰在《喜剧之王》里面也演尸体,被别人踩到脚,踩到流血也不动。导演说,“你这都流血了,怎么不动呢?”他说,“导演,我那个时候是一个尸体,我不能动”,这就是一个想象力的补足。
想象力还可以补得更足,假设我们这有一个电视剧,让我们去演一个尸体,大家自己可以想一想,假设你要演一个尸体,你打算怎么躺在那儿?你是扭曲地躺在那儿,还是像睡着了一样躺在那儿?你是面朝上还是背朝上?这是不是跟你的死法有关的?所以你会需要大量地应用想象力,去想象出来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然后把它表达出来。
所以想象力和幻想是有不同的,想象力是符合逻辑的,它是有可能存在的,而幻想是可以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激发想象力有什么样的方法呢?就是通过回答问题。
你有两种方法回答问题:第一,你要运用你的想象力,想到什么答什么;你如果不想用想象力,就得用逻辑推理,一步一步严丝合缝,把一串问题全部都回答出来。所以准备一个表演的过程,其实就是演员不断地通过想象力问自己问题,找到一个合理的场景,然后把它表现出来。
比如说吃面,是什么时候吃?是早饭还是午饭?是一个人吃还是多个人吃?吃的是什么面?在哪儿吃?是站着吃还是坐着吃?桌子上有没有配菜?要不要放一瓶醋?是狼吞虎咽还是细嚼慢咽?为什么是吃面而不是吃别的?这些都需要去补足。
所以在那样的一个环境下,因为他演的是一个清官,家里很清贫,性格又特别好,错过了饭点,不想去麻烦别人,随便凑合着吃两口就得了。所以他吃的是白水面,就放两颗蒜,蘸着吃。因为北京人吃面的时候爱吃蒜,好像没有什么配菜,完全都符合当时那个场景应该发生的事。他虽然是在表演,但是给你的感觉就是,真实就应该是这样,这就是好演员。
那我们在职场,怎么样变成一个好职员呢?我们在职场上其实也一样,我们接到的每一个任务本身都是一个规定场景。领导让你做的这件事,它是一个规定的场景,但是也有很多省略的内容。比如说,领导说“你能不能把我们所有竞争对手上个季度的经营状况做一个总结?”这是一个规定场景,你也知道你要做什么,但这里面有足够多的细节吗?其实没有,你还是应该通过询问,通过揣测,去找到为什么要做这个任务,领导交待这样的一个任务是为什么?领导想什么时候要?他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他要证明竞争对手有了新的举措,还是证明我们现在其实做得比竞争对手好?要细到什么样的程度?要突出表现什么样的内容?
再比如说领导跟你讲有一个项目,或者说你要立项,在立项的时候,你至少要说明白,你这个项目目的是要干什么,为什么该立项?需要什么样的投入?你还得想决策者是谁,他们决策的依据是什么?有什么对于他们来讲是可能接受的?有什么对于他们来讲压根就是不能接受的?你的投入和回报应该是怎么样的?所以这些都是你在动手之前,需要去花时间想明白的。
就好像一个演员,他要去塑造一个角色,他在去演之前要把所有的这些背景补全。每一项工作都要回答5W1H,甚至在这本书里面,基本上就是这么写的。一个演员他要知道这件事,或者这个场景,是何时、何地、何事、何人发生的。
在职场上面,经常用的5W1H,不就是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为什么和怎么办吗?你顶多再加一个H,就是How much,多少投入,就变成了5W2H,所以它完全是相通的。而最好的培训和教练,就是不停地提问,而不是直接给答案。领导通过提问来刺激、激发你的想象,让你去想各种可能性,从逻辑上面去推导,这个问题为什么会发生?你应该怎么去做?这才是最好的教练。
五、集中注意力 VS聚焦重要事项
第五个方面叫作集中注意力。这伙人终于到了第一次在有观众的时候进行表演了,但不是真的观众,就只是导演、工作人员,再加上副导演这些人。但是这些人表演的时候,发挥得特别一般,跟彩排的时候不一样,甚至椅子被撞倒了,都让他们的表演停下来,他们要去看椅子是怎么撞倒的,要不要扶一下,这就完全打乱了整个演出的节奏。
所以导演就跟他们讲,每一个演员都要学会把注意力从观众席挪开。为什么?因为是在舞台上面,必须要让所有的人对舞台发生的事感兴趣。在最简单的动作上面如果挪开了注意力,观众也会觉得你非常不自然。
导演又讲了一个印度的故事,说印度有一个邦主,邦主要选一个大臣做宰相,他怎么选呢?他就说:“你们每一个想当宰相的人,我给你一碗牛奶,这个牛奶是满的,然后你们从城墙的这头走到另一头,只要这个牛奶不撒,你就是丞相。”
他考验的是什么?就是注意力集中。你是不是能够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能否时刻保持注意力集中。然后旁边有好多人开始捣乱,大多数的人牛奶撒了,就有这么一个人端着这碗牛奶,小心翼翼地从这边走到另一边。他就看着牛奶,哪儿都不看,旁边有人开枪他都不理,最后就到了,一点都没撒,然后他就成了大臣。
这邦主就问他怎么做到的?这人就说:“我所有的注意力都在碗的边沿,我看看牛奶是不是要撒。”所以这就是注意力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地方。我们到职场上其实也一样,我们在职场上每天要做好多事,也有很多的场景是打断我们的。领导一个电话、一个微信、一个邮件,可能都会打断我们工作的节奏。那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做的是什么呢?聚焦。
5%的职场精英,他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习惯就是以结果为导向,能聚焦在最重要的事情上面。在这儿也是一模一样的,就是关注这个工作是不是做好、做对,自己是不是有进步,而不去关注其他的东西。
同时关注自己做的这件事是不是最重要的,不要被其他的事情所干扰。
导演也讲怎么样去培养注意力,在舞台上面,人家的做法是非常有针对性的。聚光灯打下来,在舞台上面最亮的那一圈,就是你所有的注意力都要集中的地方。所以刚一开始他们的练习就是,哪儿是最重要的场景,聚光灯就打到哪儿,然后所有的演员,包括底下的这些观众,自然地就把目光集中在什么地方。
经过一段时间,大家都习惯了之后,再把这个光圈放大,覆盖更大的范围,看看是不是还能够保持注意力的集中。那一直放大,到最后整个舞台都是亮的。然后底下就算有观众,这个时候大家依然能够保持很好的注意力。
深度工作有一个原理,一模一样的方法,我们怎么样能够深度工作?就是聚焦,就是你把手机都关了,电脑关了,你就专注在你要做的这件事上,所有其他的能够干扰你的这些东西,把它全部关闭,拿开。你在一个独立的空间,只能做这一件事。
先把这个练会,等你熟悉了这个之后,再尝试着把手机放在旁边,但是不要看它。你规定自己每两个小时看半个小时,等你再熟悉了之后可以拉长时间,灵活地去判断,说我看一眼,这东西不重要我就把它放下,这东西重要我就处理一下,那个时候你会进退有据。
所以所有的这些原理,基本上都是相通的,我们都可以去借鉴,然后结合我们所听到的在职场发展或者管理方面比较好的方法灵活应用的,所以这是第五个方面,就是集中注意力。
六、单元和任务 VS工作拆解
什么叫单元和任务?就是读剧本。前面说的更多的是关于表演,在舞台上面怎么去演出,怎么去塑造人物,而单元和任务讲的是怎么样去读剧本,这是演员看不见的功夫。
我们在看一场戏的时候,看不到演员是怎么读剧本的,我们只能看到他的表现。那导演就讲,剧本是会被切分成为很多的单元,每一个演员自己有自己的方法。但切分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演员不应该根据每一个细节来进行表演,而应该根据重要的单元表演。这些重要的单元,或者重要的这些场景,连起来会像航路上的灯塔一样指挥着演员一步一步从这儿走到那儿,去塑造这个形象。
举个例子,你要演一个人下班,那基本上可以划分成四个单元。离开公司是一个单元,在路上是第二个单元,进家门是第三个单元,换衣服是第四个单元,一共四个单元,从公司出来一直到到家里。然后在路上这个单元,如果你觉得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再拆分,比如说我买个东西,遇到一个熟人聊了两句,还撞着一个人,如果有必要的话,你也可以把这些东西再拆分出来,变成一个要表演的单元。
那每一个单元,都应该包括一个创作任务,就是你做这个单元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在戏剧上面,你撞到一个人是不会白撞的,它一定是要有一个想表达的东西在背后的。因为每一个镜头都很珍贵,你不会花这个时间去做一个无意义的事。所以对于演员而言,你一定要把每一个单元包括的任务抽出来,要明白这个任务是什么,然后所有的任务加到一起,这就是你的目标,就是你对这个人物的塑造,就是你对这个故事的阐述。
舞台上有数不清的单元和任务,对于每一个演员而言,他绝对不能把每一个单元和任务一视同仁,他一定是要有侧重的。假如有一些重要的单元最能够体现人物性格或性格变化,那可能就是他要着力去处理的地方。
那对应到职场上面,是不是我们每一个任务,或者每一个项目,也都是一样的逻辑?我们在做工作规划的时候,每一个工作,每一个项目,我们自己也得拆分,它有一些是有自然的步骤,有一些就是我们人为去给它规定的步骤。我们拆分的目的是什么?就是知道这个工作,这项任务,到底有哪几个重要的里程碑,有哪几个重要的阶段要去完成,然后再一个个地去完成这些阶段。
所以每一个步骤或者阶段其实都有它要完成的任务,这跟剧本的切分是一模一样的,然后所有的阶段步骤加到一起,就是我要完成的项目本身。而且同样的是,在所有的步骤当中,有的是重要的必要的步骤,有的可能是不太重要的,不需要太花时间的步骤。而对那些不重要的,不需要太花时间的步骤,你甚至可以外包,这样可以让你的效率更高,让你的精神更加集中。
如果你做过建筑,或者对施工稍微有一点了解,那你一定会听过一个词,叫作“关键路径”。什么叫关键路径?比如你家里装修,你有好多事要做,要把这个地板弄平了,要把墙弄平了,然后要走线,要铺地板、要刷墙,它是一件事一件事挨着的。可是每一件事呢,又有很多小的步骤,有一些步骤是可以并行的,有一些步骤,是必须要等到前一个步骤完了才能做的。
就比如说你要装管道,就一定得先钻个洞,这个管子才能装。你要走线,你一定是要先把布线的路画出来,所有的这些步骤会存在一个前后的逻辑关系,然后它又是一个并行的。那什么叫作关键路径?关键路径就是所有最花时间的加到一起——你的工期比如说是三个月,它为什么是三个月?它不是两个月零三十天——它减无可减的所有的这些逻辑上的步骤,叫作关键路径。
所以我们在做任何一个项目的时候,应该始终关注关键路径。比如说,我要先挖布线的线路,先挖出来坑才能把线放进去,所以当这个坑还没挖的时候,线早到一天晚到一天影响不大,它就没有影响到关键路径,可是如果这个坑挖好了线还没到,就得白白在这儿等。等的时候可能没法干别的,只能等,这个时候的变化,就是关键路径的变化,得误工了。
所以我们在做项目的时候,或者是在工作拆解的时候,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找到关键路径。这个跟我们在这本书上读到的,对于舞台上的单元和任务怎么去取舍,怎么去抓住那些能够反映角色的性格变化的这些点,是非常非常类似的,也是可以给大家借鉴的,所以这是第六个方面。
七、最高任务 VS结果导向
什么叫最高任务呢?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每一个伟大的作家,他之所以能写出伟大的作品,一定是有一个伟大的目标在背后的。就是一个戏剧的作品,它一定是要表达一个理念、一个观点、一个信念。越是伟大的、经久不衰的、经典的这些东西越是这样。我们看莎士比亚的戏剧,看四大名著,其实它都是一样的,它各种各样的小的细节最后集中起来,是表达了一个大的社会现象,或者是一个观点、一个理念。
那对于演员而言,剧本里面发生的所有的事情,不管是大的、小的,不管是演员通过想象把它补充出来的,还是说在剧本里面明确写出来的,还是说你表现出来的这种情感和动作,归根到底都是要完成这个剧本的最高任务,就是它最终要表达的那个核心的观点是什么。演出中所出现的一切都要符合最高任务的要求,哪怕是最小的细枝末节。如果你想要表达的一个场景,或者一个动作,跟最高的任务没有什么关系,甚至是破坏最高任务,那在这种时候这些动作就不要做,它就是多余的。
对于职场来讲,也是一样的。戏剧当中的最高任务,在职场当中就是结果导向。就是你职场上所做的所有的东西,都应该围绕你想要达到的结果。你要么是让这个事做得更好,要么是让自己变得更好,或者是两者皆有。如果你做的动作既没让这个事更好地完成,又没让你自己有更好的收获,那这事就别做,它就是多余的。所以在这一点上,电视剧不是越长越好,工作也绝对不是做的时间越多越好,或者你干的活看起来越多越好。
所以在职场上,很多人埋头干活,但是有的人清楚为什么埋头干活,有的人不清楚。他看到别人都在干,或者是自己被要求干,所以就去干了。虽然他们干的活很类似,但一个是有意识地干,一个是被动地干,慢慢地两者会有很大的差距。
所以对于职场人,我给大家的建议就是,你一定要尽早地明确你的最高任务是什么,就是你的结果是什么。比如说我是做分析师的,那好,做分析师做到什么样的程度算是做到位了?算是个优秀的分析师?或者做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你差不多可以往上晋升了?这个是你第一天就要搞清楚的。
那也可以是什么呢?就是你现在正在做的一项工作,一个项目,它的目的是什么也要搞清楚。它跟你这个岗位的最高任务之间是什么关系?你现在正在做的这个事,虽然你可能很清楚你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做到什么样的程度是好的。但是它跟你这个岗位的最高任务如果不搭,那你做了可能也是白做,或者是无用功。
那第三个就是你需要给你现在手上所有要做的事按照结果导向做一个排序。什么是能够让你尽可能靠近想要的结果的,什么是没有帮助的。当然有一些可能是你这个职位所规定,或者岗位所规定你不得不做的。可能跟你的个人的想法是有差距的,但这些你一定要做,因为它是你这个岗位所要求的,你不能不称职。
但是你做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可以收手了呢?就是符合岗位要求就可以收手了。如果它不是你的发展目标方向的话,你不需要在这个上面花更多的精力,甚至你可能会发现有一些事你不做也就不做了。
所以工作效率从哪儿来?工作效率就从你做的每一件事是不是离你的目标更进一步来。公司奖励的是结果,而不是你够不够努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要强调OKR,也就是关键结果和目标之间的关系。公司奖励的是这个东西,而不是你花了多少时间在工作上。所以这是第七个,最高任务。
八、内在驱动力 VS工作意义
导演说所有的元素和心理的技术都分析好了,都练习好了,最后需要有一个能够把它表现出来的艺术大师,这个艺术大师是什么呢?就是演员。而演员,作为一个演奏灵魂乐章的艺术大师,他应该有三个驱动力。
第一个驱动力叫情感,就是你愿意投入多少情感在角色上面,这个是必须要有的。
你如果对这个角色一点情感都没有,你的表演一定不会好,这个道理我相信大家都可以明白。但是情感本身是很难以驾驭的,它一般不太听指挥,你情感来了就来了,没了就没了。所以在这个情况之下,我们还需要第二个。
第二个就是智慧或者才智。
在创作的过程当中,它是你精神生活的一个推动力,你用它来规范、调动和控制你的这些情感。
第三个,就是意志力,就是你需要持续地练习和持续地改进。
这三个动力,情感、智慧、意志力,是三位一体的。当说到一个东西的时候,你不能不管其他两个,这三个必须要相互作用,相互匹配,三个力量加在一起,协同合作的时候,演员才能够自由地创作。
一样的,我们作为职员,在职场上要想获得好的发展,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找到我们在职场上的意义。我们做这份工作的意义是什么?都应该要找到。这个意义未必是高大上的,它可以很简单。
比如你就是想挣些钱,让家人过得更好。或者你就是想让自己见识更多的未知世界,尝试新的东西。它甚至可以是说,你做这个工作就是挣钱,然后用挣的钱去支持其他的兴趣爱好,都可以,但一定要有一个意义。
为什么?因为你明白了这个意义之后,你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你才不会浑浑噩噩、虚度光阴,你才知道要朝哪个方向去发展。然后这个目的和意义,才会是一个尺子,帮你去衡量到底该不该做某个事。
比如说有一件事非常耗时间,也有可能会失败,领导现在找你来谈,希望你去做这件事。而你自己对于这份工作的意义的定义就是,你就是想挣钱,然后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那你的选择可能就是这个活你不接,因为它会花太多的时间,这与你的目的不符。
而如果你的目的是说,你喜欢这个工作,你希望在这个工作上面做更有挑战的事,那你就去接。你可能不会太在意说,它有可能会失败,或者要花大量的时间,因为它是符合你的意义的。
而如果你没有这个意义,在脑子里面没有取舍,最后你的借口可能就是,这领导要求的,好像是自己被动的,没有选择的,但其实是你自己选择放弃了选择的权利。因为你没有选择的标准,所以你就无从选择,到最后就变成不选择,然后变成被别人选择,或者被别人决定你的选择。
最后一点,如果你明白了你这个工作的意义、目的,你就不太会在意短期的一些波动。你会看更长远的东西,会去更长期地规划和判断,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个也会对你长久的职业发展有非常好的作用。
所以到这儿,我们其实把这本书跟职场能够契合的,能够借鉴的东西都讲得差不多了。我们再回顾一下,导演怎么样培养演员和咱们在职场上怎么样去进阶,底层逻辑是一样的,八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你怎么准备面试?你要让自己变成那个你想要表现的那个人。
第二个方面,最好的工作方式是什么?就是不要出戏,不要抢戏,要真的按照剧本的人物的设定去做该做的事。
第三个方面,在职场的动作怎么去选择?要符合你的人设,不要想太多的东西,也不要为了做动作而做动作。
第四个方面,立足全局,全面思考。我们接到的信息有可能是不完整的,我们要通过讨论,通过询问、咨询,要知道我们所做的工作的全面场景是怎么样的,才能够更有目的地把这个工作做好。
第五个方面,集中注意力。始终把你的精力放在最重要的、对你最有帮助的事情上。
第六个方面,在做工作步骤拆解的时候,要把它拆解成单元和有意义的任务。拆解的时候还要注意,所有拆解的原则是子任务加到一起要能够完成你原来想完成的那个大的任务。
第七个方面,结果导向。一定要时刻记着你的最高任务是什么,要围绕着它去组织你所有的行动。
最后一个就是要找到工作的意义,因为工作的意义才是指引你职场发展的关键。就是你要明白自己在职场的发展最终是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状态,然后以之为目标,有计划地做好每一件能够让你朝着这个目标更进一步的事。无论在做什么微不足道的小事,只要跟目标的方向是一致的,坚持下去用心做好,你就能成功。
喜欢这本书是因为喜欢周星驰,我们其实都知道,周星驰不是从第一天出道就是喜剧之王的。《喜剧之王》其实就像他的自传一样,他也是一个穷苦人家出身的。我们在很多周星驰的电影里面都会看到一个场景,就是他在吃烤鸡翅膀,为什么呢?
他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他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他们兄弟姊妹也有好几个,他妈妈有一次做晚饭给他们准备了鸡翅,然后就夹给他吃,他就说他不吃,还把鸡翅扔到地上。他妈妈就很生气,然后就打了他,又很心疼,就把这个鸡翅拿起来,把上面脏的东西擦掉,自己吃了。
多年以后,在访谈的时候他说到这件事,周星驰就说了一句,“妈妈,如果我不把这个鸡翅扔到地上,我相信你是肯定不会吃的。”所以他把鸡翅扔在地上,是想让他妈妈吃,而不是自己吃。
他也是在一个非常困苦的情况下成长起来的,他不是第一天就这么成功的。
他报名去参加无线电视台的培训班,我们第一次在荧幕上看到周星驰是《射雕英雄传》,八三版的《射雕英雄传》。他演了两个龙套,一个在字幕里面叫宋兵乙,还有一个角色压根在字幕里面都没有。他一共出现了三次,两次是以宋兵乙的场景出现的。第一次,六句台词,第二次,两句台词。第三次,被杨康抓住,给梅超风去练九阴白骨爪,爪子摁到头顶,抓了五个洞,死了,加上他临死之前的那句“啊”,一共九句台词。五十九集的电视剧,一共出现过三次,九句台词。他从这儿开始就不停地琢磨,不停地花心思,不停地用心去演,到最后变成了当之无愧的喜剧之王。
最后,我愿意用这本书的封面上挺不起眼的地方写的一句话来告诉大家,我们怎么去面对我们的人生,怎么去面对我们的职场。我希望大家都能好好地琢磨一下这句话,这句话就是: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演员自我修养随笔/恒之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