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的会越过越好?

2022-08-18  本文已影响0人  川叔院子

当我们的生活不太如意的时候,我们总会在心里说,没关系,再过几年就好了。

或者,当我们蜗居在一个小小的地方时,我们也会给自己画张大饼:等过几年,我买个大房子……

前两年大热的电视剧《三十而已》里的女主之一王漫妮,当年来到上海的时候,也是对自己充满了憧憬:一定会在这个美丽的城市谋得立足之地。

当我们有上述想法的的时候,我们的心理是基于一种线性思维,即认为我们的生活会呈现一种线性增长。

《事实》一书里,总结了人类认知上的十种错误的认知方式,其中之一就是“直线思维”。

在书中,作者以他的小孙子举例。

出生时,他的小孙子身高0.49米;6个月后,小孙子的身高达到了0.67米。

如果按照这个生长速度,那么在十岁的时候,他的小孙子就会长成一个4米高的巨人。

然而,世界上有4米高的人吗?显然没有。

但是为什么会得出“十岁时会长到4米”这个结论呢?

就是因为直线思维的原因。

我们简单地把一些事情看作直线增长,自然会得出那个“十岁身高4米”的谬论。

其实,世界上很多事情都不会一味地直线增长,总会存在起伏和反复,也会存在停滞的现象,比如我们人类的身高变化。

所以,当我们有“自己会越过越好、自己的收入会增长”等想法时,我们其实就犯了这样的思维错误。

通常,我们存在直线思维的时候,一方面是因为认知存在偏差,另一方面是当时的我们还处于增长期,自然看不到增长有停滞的时候,也不会明白“盛极而衰”的道理。

比如说,我们20多岁时,虽然收入很少,但是我们会认为随着能力的提高,收入也会水涨船高。

可是,真实的情况是,当我们跨入30岁时,我们差不多就达到了自己的巅峰状态,然后会慢慢步入下降通道。

尤其是35岁这个职场的大坎,更会令我们遭遇许多之前从未想过的问题,比如身体的各种毛病显现、家庭的各种羁绊、父母毛病的增多,孩子的各种突发状况等等。

这些,都会牵扯我们不少精力,当我们被这些事情弄得无法专注于工作时,随之出现的就是收入下降、调岗、被辞退等遭遇。

现在各种中年危机的话题层出不穷,也有许多三四十岁被辞退选择轻生等新闻,都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确确实实地存在,虽然酿成悲剧的比例不高,但是饱受这种困境折磨的人不在少数,一些挺不住的就会选择极端的出路。

由此可见,我们的生活真不一定会越过越好,就像一个段子说的那样,人生总要面对一些起起落落落落落落落落……

好在现在信息渠道发达,以前那种不为人知的中年危机,如今通过网络的传播,再加上刻意地渲染,已经人尽皆知,甚至一些20多岁的人已经在为未来的35岁“大限”预作筹谋。

这种筹谋看似夸张,但是有备无患,总不会是坏事。

如果我们已经预知了一个不好的结果很大概率会出现,那么我们为了纠正这个不好的结果,必然会做出一些努力。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人生不一定能越过越好,那么我们就得为可能的不好做好预案。

这种预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得有个规划,就像做项目那样,有一个时间倒推的计划表,那么我们在应对起来时,就会更有计划性。

其次,我们得调低自己的预期。

这就需要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世间处处存在金字塔,只有少数人能站在塔尖

如果认为自己有登顶的实力,不妨更加卖力一些。

如果认为自己实力不太强,就得学会面对无法登顶的现实,并且做好相应的心理建设。

最后,自然是做好按部就班的工作。

什么叫“按部就班”呢?因为我们已经提前知道了结果,知道事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下跌,那么我们就该在发展爬坡的阶段发力冲刺,等到了一定的高度,觉得再努力也不会有提升的时候,差不多就到顶了。

这个时候,我们就该做好走下坡路的准备了。

这就需要我们前面提到的“调低心理预期”作为配合。

综上所述,我们的人生存在一定的概率会掉头向下,这样说,其实比较委婉了。

人生的道路,说白了就是上升登顶后然后往下落,这是自然的规律,谁都避免不了。

在明白这个规律的前提下,我们提前做好预案,搞好心理建设,同时在规律所揭示的几个阶段做相应的工作,接下来的,就交给命运来把控了。

需要插一句的是,有些人,可能存在逆袭或者二次崛起的可能,但这不会是普遍规律,不要拿小概率事件来要求自己,只需要坚持努力不放弃,逆袭或者二次崛起之类的,就等命运女神来垂青吧,但请记住,有时候,这个幸运儿不一定是你!

【2022.8.18】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