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稿读书想法

“爱”与“被爱”

2022-07-02  本文已影响0人  无愠色

        人都有想要获得爱的愉悦,想要唯一被爱的想法,想要证明根植于内心深处恐失去的自己的存在,想通过幻想获得永恒来抵挡时间的消逝。

    人因为被另一个“人”喜欢,而获得自我存在的证据,找到自己编造的剧本里放大的自己的角色,从而获得安全感,和掌控感。

    但人也是需要去“爱”的,能够有一个让自己全心全息去付出的“人”也是人所需的一种自我实现方法之一,在对特定对象表达爱的过程中,自己获得了强烈的感受,付出感和给予感,这些感受的更深层次就是“我”,我是存在的,我是独特的。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用,希望自己存在,希望自己能够在良性的情绪反馈中找到自己。

    自己从小是一个很喜欢小猫的人,小猫高冷、不粘人,但我就是喜欢照顾和“伺候”它们,因为我可以对着它们付出,在付出的过程中,它们给不给予我反馈都是一样的,因为归根到底是在自己和自己说话。当然能够有正向的反馈,我也是很愉悦的,也是可以深刻的认识到自己是存在的,能够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人在退休后会忽然进入到一种无所事事的空旷寂寥里,这样的寂寞没有目标和应该做的事让人不适。

    同样的,人的自我的情绪不能寄托在某几个特定的对象上,也会感到焦躁厌烦,就像是在大雪中漫无目的的行走,没有目标物,就会迷茫痛苦不安。

    这也是为什么有句话叫“人会对自己帮助过的人更有好感,自己帮助过的人,更愿意一次又一次的帮助”。在对外付出的这个过程中,帮助了别人,也证得了自己的存在,甚至是会将自己帮助的人当成自己的一部分,自己的自我获得了极大的认可和完成度,能够给人一种成就感,这样情绪上的隐性价值是难以忽视的。无形中构建了自己的世界,身边的人都是自己的NPC,这样的掌控感和稳定感,会让人觉得安全。

      自己上初中的时候有一个很好的朋友,每天早餐的鸡蛋,她都会把碎裂少的那个留给我,会在冬天把她加绒的被子给我盖,会带我适应学校里的生活,因为我先天性格很是自我,她对我无微不至,我也很开心,就在这样的“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良性的)的相处中,我们都获得了自我的成就感和愉悦感,也把自己当成彼此的一部分,难分难舍。

  不过因为我那时候太过幼稚任性,被“爱”的多了,就开始狂妄自大、不珍惜感情、自己跑去跟别人玩,我们也最终分崩离析。

    “爱”与“被爱”是暂时直观感觉上的态度,感情发展要靠长期心底的道德和珍惜。

    自己给弟弟定的家规他很喜欢,自己开开心心的遵守,在遵守详细规定的时候,他得到了“自己这个时候在做这个的”强烈感觉,就会一次一次的去遵守,还许下了要更新365天的壮言。这是变相的“被爱”,被关注,有机会去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这是自己的功课。

      我性格不算是温和,但是弟弟们都喜欢跟我玩,我很自我,喜欢画好规矩,带着别人去遵守自己的规矩。

      对方在遵守规矩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成就感”,和明确的自我的“存在感”,还有一种真实感,头脑中会去无意识的想这条规矩和它的主人,自己会同时浮现自己和给自己定规矩的人,无意的拉进了心里防线的距离。

    弟弟喜欢和我玩“女王陛下和他的小翔子”这个游戏也是因为在照顾和“伺候”我的过程中自己找到了自己的存在,就像是自己玩游戏一样,自主性、自我证明都得到了落实,对我而言,一方面享受了对方的照顾,一方面只要回馈正向的情绪反应,也给予对方真挚的关心对方就觉得足够了。

    为一个人好,未必就是全心全意跟前跟后照顾饮食起居,对方会自己照顾自己,这都是最起码的生活,长这么大不会不会,这其实就是满足自己的欲望,以及坚守“付出就一定有收获”的错误想法,在给对方压力和占领道德至高点的情况下要求回报。

  这是隔断了“爱”与“被爱”的联络和流动性。

教育也是这样,只要有人就会这样。

一位北大毕业的妈妈在孩子上一年的时候给孩子说自己当年没好好学习,想上一年级的课,孩子自己自发主动的学习给妈妈讲课,结果自己考上了北大。

孩子有“爱”的心理,有付出的心理,人都有付出的心理。

    我给弟弟定制了家规,我也告诉他,我每天准备自己的工作,自己想偷懒,想让他叫我起床, 想让他提醒我好好学习是一样的道理。也许在别人眼里我总让他们做这做那是对他们不好,但是我自己心理很清楚,这才是真正有益于人身心成长的交流方式。他们在觉得快乐和舒适的时候又会继续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

      大家都舒服,才是真的“爱”与“被爱”。


行文提纲

    1. 人为什么都需要“爱”和“被爱”?

    2.“爱”与“被爱”的表现

    3.“爱”与“被爱”不可分割,互相流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