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记忆简书电影院电影漫谈

想来想去,华语第一青春片还是它

2018-05-24  本文已影响756人  Sir电影

20年,能改变什么?

不知道。

但“一晃二十年”的感觉,你就是知道。

这不光是一个人用来长大的时间。

也是一个旧年代结束、一个新时代开始的时间。

是,时代也就是一晃而过的东西。

自从Sir干了毒舌电影,身边90-95后的同事慢慢增多,Sir倒没觉得老(他们肯定觉得)……

但这些天,他们也开始讨论一个“老话题”。

一个曾经是Sir青春期的话题,突然又变年轻了——

《香港制造》。

在Sir20岁的时候,它是和《发条橙》《猜火车》一起出现在Sir面前的。

对Sir来说,它们就等于“一生必看系列”。

为了纪念《香港制造》拍摄20年,导演陈果将菲林用4K数码修复,在2017年7月重映。

这两天,刚刚出了高清资源——

《香港制造》

当时拍它的陈果,时隔20年后,已经58岁。

当年他长得有点油腻,调侃的话,叫“长得很着急”。

但现在更神奇,居然还是那副样子。

也许心年轻,人就年轻?

可能从《香港制造》开始,他一直保留住了那份当年的不甘和激愤。

他确实是影响了一代内地青年的小众导演。

上学时,我们就听说过陈果的“回归三部曲”,从97年、98年、99年,他按照一年一部的速度拍出。

《香港制造》(可能是李灿森主演过的不多拿得出手的好片)、《去年烟花特别多》、《细路祥》。

Sir全看过。

再到他的“妓女三部曲”。

从2000到2002年,三年陆续出了《榴莲飘飘》(秦海璐出道的电影)《香港有个荷里活》(周迅早年文艺片)《人民公厕》。

Sir也全看过。

这六部电影的作用,这么说吧——

几乎填补了当时香港只有商业片、没有独立电影的空缺。

陈果的片,和他的气质很像。

他喜欢讲述小人物的生活,喜欢包装一个粗陋又臃肿的怪诞现实。

一个内地青年看了惊奇、但务实的香港人会绕道而行的现实。

这种风格,放在当时香港的商业大环境里,就是作死,却成就了陈果在香港影坛上的独特地位。

人物,香港制造;故事,香港制造;台词,香港制造。

谁都会记住《香港制造》里中秋说的:

每一架飞机

都是为阿屏而打的

直到现在,这句话还被不少老文青奉为最浪漫的情话。

或是,被无数愤怒的青年视为青春残酷物语的台词:

我最讨厌成年人

一方面说教导你

另一方面又害你

但这些都随风而逝,是属于上一个时代的“喜欢”了。

然后呢?

然后就没有什么大的然后了。

此后20年,陈果尝试了不少风格,逐渐把自己尝试没了。

从灵异片《饺子》到科幻片《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开往大埔的红VAN》,风格越来越难以捉摸。

难以捉摸的意思就是……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其实,本片作为香港本土的科幻小说改编电影,故事蛮不错,可惜小说烂尾,下集拍不下去了。

直到2016年,陈果拍出了3.8分的《谋杀似水年华》后。

喜欢他的影迷,难以置信地发出疑问:这是陈果拍的?

演员阵容倒过得去——除了Angelababy,还有郝蕾、潘虹这样的戏骨。

对于这种混搭的迷之选角,陈果是这么解释的:

那这次其实之前讲好,明明确确讲好这是一个商业片,所以在演员方面一定要找一些好的演员或者现在非常火的演员去做。所以这点大家是共通的。

                                                                                         ——新浪娱乐采访

这么想,是可以。

他从背对商业,转为了面对商业、随个大流。

但这么想,又确实太简单。

你面对商业,商业未必面对你。

斥资3千万的《谋杀似水年华》在情人节上映,内地票房只有1千多万。

而他当年“背对商业”,又是什么收益呢——

《香港制造》,当年只花了50万制作费,票房191万。

钱倒不是最重要。

《大话西游》没在内地挣到钱,却让好几代人记住了刘镇伟、周星驰。

关键在于,《香港制造》打响了陈果的名气,让他在一堆大牌中,立住了自己的独立标签。

这个,钱真砸不出来。

香港回归后,一堆香港大导演纷纷北上,有的赢,有的输。

但无论赢输,他们或多或少都放弃了某种“香港制造”。

陈果最后才去,去了就输,也许因为他只懂“香港制造”?

现在再看《香》,不知为什么,它好像给全体北上的香港导演立了一个莫名唏嘘的大flag:

赢了,不是因为“香港制造”。

输了,证明“香港制造”输了。

所以今天,不管你看没看过,Sir都想带你重温一把《香港制造》。

二十年后再看它,很多事你都会有了答案——

1997年,在我们眼中的收复之年,也是香港青年眼中的动荡之年。

有本事的,还好说。

没本事的,心更慌。

住在公屋里的中秋(李灿森 饰),就是一个还想用“古惑仔”的生存方式,混个出人头地的废青。

中学三年级没读完,他就退学了。

他不怪成绩,他怪教育制度。

既然是制度,那么就不只他一个人咯。

学校很冷清,但街上很热闹。

有一群像他这样不读书、跟个老大就开始混黑道的年轻人。

他也和这群人一样,收小弟、收账、砍人,成天幻想做件大事,然后上位。

但,没一件能做好。

他收过唯一的小弟,是个弱智的流浪男孩,叫阿龙。

除了被人欺负会求中秋帮他报仇之外,一点屁用没有。

中秋也没用。

他想收债。

但一分钱没收到,就爱上了债户——5座7818,欠债人的女儿,阿屏。

一冲动,他还偷老妈的钱,想帮阿屏还。

他还想砍人。

首先想砍的,就是在外面包二奶的老爸。

但当他看到真实的剁手,自己先吓软了。

他以为练练胆就好,于是接了暗杀的大单(赚到钱,还能为阿屏付手术费)。

但一见那几个内地来的暗杀对象,他又怂得手抖,扭头就跑。

他以为学习不好,就可以混江湖,因为江湖很简单呀,不就是砍人、搏命?

但他渐渐发现,他成不了社会人

你是穷屌,你怎么混,都是在社会之外。

而“社会之外”,都是悲命。

阿屏,因为肾病死在床上,年方16。

阿龙,帮人运毒被捕,随后被黑社会枪杀。

中秋呢?完全无能为力。

只能傻逼逼地泄个愤,比如……往楼下丢个电视咯。

最偶尔的时候,他才会发个狠,拿枪指着坏人的头:

你说过,年轻人最大啊!

那我就大给你看!

但然后呢?

然后,你如何改变这个世界?

世事变化得太快了

当你还来不及改变的时候

这个世界都已经不同了

大世界来了,而香港是个小世界。

他是里面更小的东西,是香港制造出的一只低级生物。

低级到,就连名字也是随便起的。

我老爸跟老妈干那回事

就在中秋节那晚把我生下来

于是我叫中秋

低级到,你没办法改变,你只能慢慢习惯成年人的世界。

再回看《香港制造》,你发现陈果在问一个问题:

香港真正制造了什么?

制造了无数住在公屋的烂仔?

制造了跑路的老爸、欠债不还的老妈?

不,那都是局部。

从整体看,它制造了“一代逐渐缩小的人”。

慢慢适应,那些从大世界涌进小世界的习惯。

电影里,老大荣少在打call机时,被传呼台告知要留全名。

传呼台说:这个规则,你慢慢就会习惯的。

在荣少周围的人,比如小弟也这么看:

慢慢就会习惯嘛

这是一种很隐晦的提醒,或者说预言,因为在当时,没人知道未来。

于是,这也就成了一个尝试改变命运的故事:

年轻人,想挑战一下“传统习惯”。

而成年人呢?他们知道痛,知道代价,开始转变……

中秋的父亲包二奶,出卖了家庭。

老大荣少忽悠年轻人,出卖了兄弟。

这些都是个案故事,但在陈果眼里,这些就是他更容易发现的现实。

在20年后重映时,陈果说:

……我承认,当年我也是徬徨的一群。

我同好多香港人一样,都不知道会怎样。

但《香港制造》没有强烈立场,只是将当时我见到的好多家庭和社会变化讲出来。

很多人看完电影,认为陈果对时事太悲观。

但他觉得,这部片倒不想聊多少时事,因为不管之前还是之后,年轻人的生活都有着同样的问题。

所有的年轻人都是普通的,任何国家的年轻人都有问题。

年轻人,是文艺作品永恒的主题。

年轻,确实代表着冒犯、叛逆、不自知、愤怒……

于是,他们常常碰壁,常常失败,有些还会一条路走到黑,再难回头。

这就是为什么“青春”之后,总会带上一个“残酷”的原因。

但也正因为这些,才有了历练后的成熟,迷茫选择后的自知。

所以每个国家,都需要像《香港制造》《猜火车》《麻将》《坏孩子的天空》这样,属于年轻人的残酷故事。

需要让他们于流血、危险、欺骗和陷阱中,探寻属于自己的光明。

需要让他们看见坚持理想的代价,也看见向现实妥协的代价。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青春片只有狗血的恋爱、狗血的成功学。

于是,年轻人只能无意识地,越来越担忧,越来越胆怯,越来越担心被抛出主流世界。

你问世界是怎么变小的?

世界就是这么变小的。

也许再过20年我们举目望去……

哦,又是一大群油腻而忧虑的中年人。

你们年轻人必看的一部电影,还不来小程序跟伪中年人聊聊——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想看的,胖鸟电影网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