泩选散文🍓(伯乐休假至2025年6月)理事会点赞汇总墨海

寒忆

2023-12-13  本文已影响0人  后震旦纪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深冬时节,北方户外的温度几乎恒定在冰点以下,湖面冰层日见其厚,多少人早就跃跃欲试于其上。北京今冬首场大范围降雪10日晚降临,寒冷又深入了一步。可对于寒潮的来袭,似乎除了多个谈资,心中并未以为然。想起自己在京生活已经二十多年了,记忆里对寒冷的深刻感知却似乎都是遥远南方时期的事情。

其实小时候对于老家南方冬天的印象大抵是美好的。想必那时候全球变暖尚没有成为紧迫话题,因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赣北地区冬天里下大雪结厚冰还并不稀罕,远不像当今下次雪结层冰那么难以得见。

记得村前‘门口湖’的冰层厚度,曾经能支撑我们从湖西打闹到湖东。尤其忘不了某年冬天,我和二姐二哥凿破‘藕塘湖’的冰面,用红通通的手从湖里抓出鲤鱼、鲫鱼、草鱼们的事情。更有意思的是大雪覆盖包裹田野之后,飞翔的鸟类因找不到吃的而食不果腹,惨遭一众大人小孩持续热烈地追逐直至被活捉。

至于鲁迅笔下装筐抓小鸟的趣事,早在读到那篇《少年闰土》之前我就实践过。邻居家后门离我家大门不过十几米,就在他家屋子里洒下一些稻谷,用一根几十公分的棍子支起一个大篾筐,棍子用绳子系紧,另一端攥在埋伏于我家大门口的我的手中。不一会儿,就有成群结队的麻雀赴阵。瞅准机会一拉棍子,十有八九有捕获。憾乎在从筐盖下抓出麻雀的过程中总是失误居多,常常捉到手的不过十之三二一〇。

然而有趣的事情终究属于少数,更多的是要忍受南方两个月左右的冬天。虽然气温不过零度甚至零度以上,但在缺乏特别保障条件的南方,这个温度的寒冷杀伤力却不小。与北方必须具备防寒防冻措施不同,按中国的法定,长江以南是不能管道供暖的。因此哪怕是在城市里,屋里屋外的温度也都一个样,而且白天的室内甚至更阴冷。兼之上南方湿度大,湿冷的空气加重了寒冷的体感。当身体长期处在受冻状态,那总是张扬的手脚就受不了了。

记忆中每到冬天,不少人的手因冻生肿得像个软红的包子,脚也偷偷地生着冻疮,又随着反复摩擦而脱皮而皲裂。不只如此,在暖阳的日子,冻肿部位便会瘙痒难忍,于是越痒越挠越挠越痒以致开裂出血。个中痛苦经历过的人都知道。有的人身体抗冻能力强点冻情稍好点,比如我一般只几个手指头加少小脚趾肿肿,但那种难受的滋味是一样的。

在睡觉这件事上更是颇具南方冬天的典型特点:晚上被窝潮乎乎畏惧进被窝,早上好不容易被窝暖和了又不愿意出被窝,虽然床上铺了厚厚的稻草,亦常常是蜷曲睡了一个晚上天亮时脚还凉冰冰的。南方冬天吃饭也颇有难处,尤其是吃酒宴,满桌子的菜越吃越凉,边吃边冷得发抖。所以在南方冬天,见到一群人围着桌子站着吃饭的情形,大可不必感到惊奇。此类诸般感受和景象,很多除粤桂琼外的南方人,想必大概都经历过罢。

另有北方人难以理解的甚至当下南方也可能已不多见的,就是关于冬天洗澡。其实准确地说,我们小时候冬天是不洗澡的,而且持续整个冬天,期间换衣服就约等于洗澡。可想而知,每个人的腋下和脖颈累积了厚厚的一层黑垢。待到来年夏天,我们要泅浸在军山湖的水中反复好几天,才能慢慢搓掉这个冬天“硕果”。或许有人觉得恶心,但当时就是如此,小伙伴们甚至还裸在水中比较垢之厚度呢。

面对冬日寒冷,当然也会采取适当驱寒措施,不外乎保暖和增暖两方面。先说保暖。为了保护住身体热量,多穿衣服穿厚衣服穿保暖的衣服当然是最理想的。但事实是,衣服少且旧衣破衣居多,厚棉衣服少且薄绒衣几乎没有,保暖衣更是不曾得见,所以实际穿衣情况是一层加一层一件套一件的摞叠臃肿式。唯一从当下角度值得吹嘘的,是所穿衣服中纯棉材质居多,尽管当时时尚的是涤纶涤卡布料。那时候自家就有纺车,外公家至今可能还保存着一架人工织布机。

我有件“高档”衣服,得益于裁缝父亲百家千户的积攒,为我缝制了一件草绿色为主还带一条白红相间毛领的小大衣,让小时候的我走到哪里都成为众望之的。当然,尽管父母尽其所能地为孩子们保暖,也架不住小孩淘气导致出现比较严重挨冻的时候。

曾经有次雪后,我在外面疯玩了一天才被二姐提溜回家。为了避免责打,我若无其事地告诉家人,虽然衣服脏了但鞋子没有湿。母亲忙着也没仔细检查。蒙混过关的我来到了晚上,刚好那天有邻居在家聊天,相谈甚欢到比较晚。之前母亲催我好几次让我去睡,可胆小的我害怕一个人去房间。于是人硬挺着,但湿了袜子的脚则挺不住了,越来越冷并慢慢地传导到腿上再到体内。我使劲地忍着终于忍无可忍,浑身剧烈颤抖不已,用现在的话来说应该是接近于失温。母亲见状赶紧带我去睡觉,用身体紧紧捂住我,捂了整个晚上我的身体才开始回温。这是我对冷最刻骨的一次经历,更是对“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是母亲的怀抱”切身而不渝的认识。

再来说说增暖措施。通过外部热源来增暖为基本做法,最常用的是烤火盆。利用已坏破了的脸盆、铁锅等,甚至直接在地上挖个坑,在盆锅坑中加入锯木屑、谷糠皮、干牛粪或各种能缓慢持续燃烧的材料,然后从土灶里铲出尚未燃尽的灰烬盖在上面,土火盆就做好了。烤火盆既可烤手烤脚暖身也可烘烤湿了的衣物。有的火盆整个嵌在特制的木座椅中,坐上去既可烤脚亦可烤屁股。火盆随着社会发展也慢慢升级,比如暖手器、热水袋等,再后来村村通电就有电热器、电热毯了。

对于通过热身达到内增暖效果则是有别意趣。先说同为南方人的鲁迅的一则逸事。说是鲁迅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因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和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夜读难耐时,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辣得额头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

这则故事让我想起年少读书时代的驱寒方式。每每在学校铃声被冻住发不出长音的寒冷日子里,老师就会一早带着学生们在操场上跑圈热身。但待到坐进教室里稍微久了,寒意便卷土重来。寂静课堂里,突然有人开始跺脚,然后有人跟着跺,再后来全班都开始整齐划一地跺跺跺。大家嗨成一片,脚也许未必多暖乎,但气氛肯定热了。这种跺脚的方式从小学延续到了中学。但与小学的平房不同,中学开始有教学楼了。继续在一层还可继续跺,但二楼三楼就不行了。这时候物理老师恰到好处讲了个故事。

19世纪在欧洲开始出现现代意义上的悬索桥,始建于1826年的英国布劳顿大桥是世界上最早的现代悬索桥之一。1831年4月12日,有74名士兵从野外训练归来,当他们迈着齐步走的步伐经过布劳顿大桥时,大桥突然倒塌了。74名士兵全部落水,由于河水比较深,桥的高度也不算太高,这些士兵都只受了轻伤。布劳顿大桥倒塌事件震动了欧洲科学界,因为当时能够设计和建造悬索桥是科学家和设计师们的骄傲。当时的科学家一致认为是共振导致了大桥垮塌。随后在欧洲就形成了一个惯例:所有士兵在经过大桥时都不能齐步走,必须打乱步伐,以免产生共振,震垮大桥。故事言之有理,于是我们慢慢地不集体跺脚了,后来改为靠着教室围墙一起使劲地挤挤挤,算是又增加了新的驱寒乐趣。

客观上说我并不畏惧寒冷,正如社会上流行的说法“南方人怕热不怕冷,北方人怕冷不怕热”。对于其中原因,我做过一些小考究。简言之,南方由于温度不太低所以没有专门性防寒措施,因此南方人靠肉身抵御湿冷的气候并炼出了抗冻的能力;而北方因为防寒措施比较充分,纵然低达零下十几二十甚至三十度但在外面呆的时间毕竟短,这样导致自身肌体抗寒训练较少以致抗冻能力较弱,所以一旦去到防寒措施不足的地方就会感到冻得受不了。至于南方人怕热北方人不怕热,与冷同理,不赘述。记得大学时候一到深冬,东北同学宁可旷课也不出被窝,而粤桂琼的同学在大雪天穿着夹克衫到处疯跑,当然也是旷课。

事实上,我在北方生活二十多年了,身体系统也渐渐北方化,不再适用南方人不怕冷之说了,偶尔再回老家对那份彻骨的冷真的是满怀畏惧。昨天北京下了今冬第一场大雪,今天温度已整个从高温到低温都已落入零度以下区。据说明后天还要继续下雪,新闻已发暴雪橙色预警提醒,至周末左右气温将降低零下十几度,属于近年罕见。这种境况下写此文倒是很合时宜。不过我相信,在北京的不管北方人南方人都不会多担心这个温度,甚至有点期待暴雪的到来。

至此关于寒冷的过往记忆似乎搜罗的差不多了,显而易见,这许多文字说是记忆寒冷,实是对寒中之乐、寒冬往事的深深怀念。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