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2016-12-18  本文已影响0人  闪亮的写作者

前几日看文章,无意中又看到当年喜欢过的一句话,“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记得那是90年左右,有一个广告是亨得利眼镜公司在青岛电视台播出,一位儒雅的先生带着一位美女去挑选眼镜,戴上一款漂亮的眼镜后,配合了一句这样的话外音“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记得很清楚,这个广告词改动了一个字,也记住了那个广告画面。

那时流行变色眼镜,去亨得利眼镜店买过一副变色眼镜,一直不近视的我,也过了一把戴眼镜的瘾。买到手以后,和好朋友在阳光下看眼镜变色的过程,想想那时的单纯与可爱,今天还是记忆犹新。

那时的人们,对外界的了解,也只有报纸和电视机了。电视上铺天盖地的广告,穿插在电视剧之中。记得当时挺喜欢这个广告词,也记住了这句话。后来才知道,这句话出自苏联大文豪烈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

单纯的年龄,简单的时代,很容易就会影响一个人甚至一代人对美的评价。没有今日眼花缭乱的网络信息迷惑你的感官,迷惑你对美丑的最真的评价。一直觉得做一个纯洁善良可爱的人,才是真的美。人贵在美在心灵,可爱之处也是有美的心灵。心灵美这一名词,这是人和动物的基本区别,对一个人来说,是本质的美,是你的言行举止以及个人服饰传达出来的一种美。

聚会时,听一个朋友说起,他喜欢某某女性说话时有手势,就像演讲人在台上表情丰富,有肢体语言配合,觉得好可爱的样子。另外一个朋友却反驳他的审美,女人要文静一点,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声喧哗,哗众取宠。其实这两种朋友的言论都没有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标准,你认为一个人可爱,她就是美的化身。

一个人很容易以自我感觉来确定自己对人的审美价值,因为这太容易有主观随意性。一个人对美与丑的定位,取决于他的原生家庭和生长的环境,取决于他的文化领域,决定了人们不同的美学价值。

美学家认为,生活的目的性是美的一个基本特征。因此,心灵美的美学价值就远比非容貌美能比。鲁迅说:“倘不伏着功用,那事物也就不见得美了,并非人为美而存在,乃是美为人而存在”,心灵美的价值就在于它为人而存在的价值。

一直以为,仪表、衣着、装饰的美好固然可以给人以美感,而心灵的美、智慧的美、行为的美所能够激发起的美,更是深入人心。而一个外表有缺陷的人,完全可以用内心美来弥补,而心灵的污浊却不是外表美可以掩盖住的。

关于美与丑的评价,也许普通人没有什么至理名言,我们对周遭的认知,影响至深的也许是每个时代的道德规范与舆论,对每个人的约束。

人类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个看脸的时代,网上众多网红,众多的鸡汤冲击着每个人的感官。如今的大众审美,已经不再单纯。你不能再用前辈人的眼光来评价新时代,再精彩的传统节目,再经典的至理名言,再也引不起新人类的兴趣。

一些经典的电影、电视、文学作品、传统音乐、传统艺术,都成为所有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只有少数人坚守不变的信念。平民狂欢造就的网络红人,就像喧嚣的泡沫一样,漂浮在网络之中,人类在虚拟中也有了史无前例的言论自由,欣赏和谩骂也以文字图片视频形式,存在于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在这片繁花似锦中,网络红人和明星们的影响,刺激着好多年龄段人的眼球,也一直在刷新着,层出不穷。

出生于70年代的我,对世界对美丑,也拥有了宽容度,在这纷纷扰扰里,我还是那个静静阅读静静观察世界的普通人。不管世界如何变幻多端,始终欣赏托尔斯泰的一句名言: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