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有意思哲学之光

董仲舒的阴阳之学

2020-05-16  本文已影响0人  112212

谈及儒家阴阳学说必谈董仲舒。

《汉书·董仲舒传》,称其为群儒之首;《五行志》称其为“为儒者宗”;王充的《论衡》说:“孔子终论,定于仲舒之言”(《案书》),“文王之文在孔子,孔子之文在仲舒”(《超奇》);近代康有为《春秋董氏学·天地人》称:“赖有董子,而孔子之道始著矣”;海外新儒家代表徐复观先生说过,汉代思想的特性是由董仲舒所塑造的。这些都是揭示了董仲舒思想,对于汉代乃至儒学思想史的意义。

目前整个儒学界有一个比较一致的看法,就是董仲舒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与孔子、朱子并称儒学三大巨擘。

董仲舒的阴阳之学

任江都相期间,根据《史记·儒林列传》的记载,董仲舒“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其止雨反是。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 也就是说把阴阳之学的理论运用于具体的生活实践当中,又通过生活实践去证验这些理论的正确与否,这可能是董仲舒为江都相之职的最大收获,把他的理论付诸于现实了。

将阴阳五行之说融入儒家思想中,董仲舒的这一做法代表着儒家世界观的转向。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儒家思想的体量虽然有所扩大,但这种主观构造人与世界联系的做法也成为后来谶纬之学的滥觞。

董仲舒将五行顺序确立为木、火、土、金、水,提出了“比相生而间相胜”的说法,称其为“天次之序”,即天所规定的次序。同时,他还将阴阳、四时、四情、四行与五行中的木、火、金、水相对应,构建起一个循环往复、相生相胜的宇宙法则。

在董仲舒的哲学里面,感应的中介、媒介或者感应发生的前提都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阴阳之气,一方面是性情,这两个东西都是非常重要的,都是感应发生时不可少的两件东西。但是说到底,这两个方面又是同一而不可分的。 董仲舒说,“阴阳之气在上天,亦在人,在人者为好恶喜怒,在天者为暖清寒暑,出入、上下、左右、前后平行而不止”。

意思为:性情,喜怒哀乐,这种性乃是阴阳气在我们人身上的表述和反应。正因为有了阴阳,因为有了阴阳之气,物、事、人的感通才是可能的,感通才会发生和兴起。经由性情而呼应,物、事人之间的感通才得以完成。而不止于此,就是物也可以有性情,由此而实现与人的应合。

“人生于天而取化于天,喜气取诸春,乐气取诸夏,怒气取诸秋,哀气取诸冬,”人从天出,人的神、形、气皆取法于天,人情之喜,为暖性,与少阳、春天相当;人情之怒,为清性,与少阴、秋天相而;人情之乐,为太阳,暑日相当。人情之哀则与太阴,冬日相当。情与气,既在人也在天;情与气,既通人也可以通天。所以,这就把董仲舒的阴阳五行的天人感应所依赖的阴阳五行那么一个产生的机理充分叙述出来。

从学理意义上来说,董仲舒是汉初一个儒学大家,他是在百家争鸣之后,这么一个历史背景下,对儒学进行一个整合,对诸子百家进行一个整合,然后发展和推动儒学的。他站在儒学的立场上面,吸收了诸子百家之所长,这其中就包括阴阳五行学说。那么董仲舒采取了阴阳五行当中的精华,然后以儒家的“仁义”以学术为核心,对它进行加工和改造,是有他自己的学术创新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