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一个冠军
和这一群阳光少年相处了近两年,这一次又一起来云南。
这个小故事记录下来,是因为这是一次我发现孩子力量的经过,孩子内在的善和美值得我们等待。
奥星U9-2020走进一个房间,听到一些杂乱和不满。
“阿姨,他脚臭死了!”“他都不穿袜子”“跟他住一个房间真是倒霉”“臭脚丫子”“袜子这里一个那里一个,熏死了”……三个人你一句我一句,空气中弥漫着些些紧张。
B开始还在辩驳“我洗了”“找不到袜子”“我的袜子一点都不臭”……逐渐地,那个头勾下去了,身影慢慢埋在茶几旁,洋装在做作业。
“阿姨,我有好几个不会的”我知道这个孩子发出了他求救的信号。
我邀请他们四位围在茶几旁,请他们帮我去找两张空白纸。B跳起来,在床头柜、书桌、沙发上四处找,最后找到的是两张纸巾。
我在纸上画了个娃娃,他叫“小华”,这是带到他们房间的新室友,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之前不太受欢迎,他可能听到了什么话让他受到伤害呢?
“你真丑”,“你肯定成绩不好”,“你脚臭吧?”“你别住我们房间”,“这里也不欢迎你”,“你是不会踢球吧?”……孩子们每说一句,我会抓揉一下娃娃,直至它成为一个纸团。
问:现在的小华会什么心情呢?还会想呆在这个寝室吗?异口同声地回应:不会。A同学默默地停下了手中本来还在写字的笔。
问:那你们身上会有这样的褶皱吗?
— 在我训练的时候,有人说我脚臭
— 踢任意球时射高了,有人说我太Low了
— 有人说我笨猪时
……说着说着,有个孩子眼圈红了,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我们都有这样的褶皱。
孩子们是善良的,更是善于观察的,他们知道如果有人有小华这样的感受时,会脸红、瞪眼、握拳,或者躲一边、哭、趴着、不说话、缩着,或者蒙着被子、吵架,他们是能够发现队友的状态的,只是需要去体会别人或者自己这样时可以如何做更会感觉好,从而能感觉到鼓励,感觉到力量,愿意在这个集体里更奋发。
于是我们讨论了两个问题:如果你发现有队友这样,我们可以说什么做什么让他想明天还继续呆在这个团队?另一个是,如果你自己象小华这样了,你可以怎么向周围的人请求帮助,让自己属于这个团队,更好的和大家在一起?
面对头脑风暴需要的思考,C同学各种搞笑,“踩了屎”“脚臭是事实呀!”“他又不会消失”……感觉是要岔开话题,他用他的方式在表达自己的不自在,我猜他在担心会被批评。我没有制止,只是等待,我相信他会有自己的节奏体会和理解到被尊重之后的感觉。
A和D同学一直没发声,既没有想办法,也没有说东道西,A的眼睛却一直望着我。
三分钟之后A同学用铅笔在作业上画着,一分钟之后,我看到他画了一个涂黑了的长方形,里面有一个小人,旁边写着一句话:“刚刚和你见面”;一个箭头画到下面,又一幅长方形没有涂黑,照样有一个小人,旁边写着一句话“和你一起玩!”我瞬间泪目,孩子的表达是多么的丰富,我们只要心存信任就可以了。
每个人身上都有褶皱,而面对褶皱所有人永远都至少有两个选择,一是帮助,一是自助。
对于B同学脚臭的事情,他们一起头脑风暴想办法。想办法的过程“不评价不指责也不赞美",每个人的办法都值得被记录下来,每个人关注于有什么办法,可以再多一个是什么?
两分钟10个办法这十个办法,有至少六条是C想到的。
L同学说可以选几个吗?他选择了三条先试,说完之后转身进了卫生间找沐浴露,一直在取笑的X同学也起身,边说“我知道可以怎么办?”,我被他们自发的合作感动着。
当每个孩子想出的办法都被记录下来时,就会感觉到在团体里的贡献感,也会积极地去解决问题。
第二天,有人告诉说脚还臭那些办法没用。我回应,那我们是要换一些办法呢?还是再想一些不样的办法?让孩子体会到“办法总比问题多”,远比立即解决“脚臭”重要得多。
晚餐时,又遇到“教养”的风波,孩子们在成长路上学习如何说如何做才是相互尊重呢?于是,小华摇身一变又变成了小石头,我们U9全队都一起体验了小石头。
后记:
两天来,这个孩子一直携带着这张皱吧的卫生纸,昨天在队友说办法没有用时他拿出来了,今天在大家说遇到问题要想办法时又拿出来。他随身携带的不仅仅是十个办法,更是一份来自队友的尊重,一份对问题的我可以。
当他再次拿出这张纸时,我心中无比感叹。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冠军,这个冠军并不只是赢球,不只是第一,更是一份彼此的尊重和彼此的爱。
我们成人作为孩子成长最紧密的环境,在孩子遇到问题、挫败、犯错时,最需要的就是示范关注于解决问题,而非去找原因和追究责任人。因为追究责任直接导致的是推脱责任、指责和批评,而非合作。专注于解决问题,才能支持到孩子以后面对问题时不觉得挫败和无能,而是我有办法。
小心收着,卷到裤兜里每个孩子都是一张待描绘的白纸,面对未来,他们会用自己的勇气和激情涂鸦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