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百姓”的称谓

2024-07-27  本文已影响0人  微方_5279

今天讲小古文《焚书收兵》,有“黔首”这个词,是百姓的意思。我让孩子们写出其他称谓百姓的词,我又查了一下资料,整理出以下内容。

百姓,战国之前是对贵族的统称,战国之后,是对平民的通称。《诗经·雅·天保》“群黎百姓”,郑玄笺:“百姓,官族姓也。”现今指平民、国民、普通人。也称“老百姓”。

1、黎民:泛指普通百姓。

2、庶民:指一般的民众。

3、黎庶:指平民大众。

4、黎氓:亦作“黎萌”,泛指普通百姓。

5、黎首:泛指普通百姓。

6、黎元:百姓、民众。

7、黔首:是战国时期和秦代对百姓的称呼。

8、布衣: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者,借指平民百姓。又如,白衣、白士、白丁。

9、白身:指平民,无官职、无爵位者。

10、氓:多指失去土地从外迁来的百姓。

11、元元:平民、老百姓。

12、氓隶:犹贱民。旧时对劳动人民的贬称。

13、苍生:指百姓、一切生灵。

14、草民:古代平民的自称,指草野小民。

另有:生民、平民、小民、民众、丁口、百姓、黎苗、庶人、人民、民众、生灵等称谓亦可指代百姓。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