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的《五美吟》,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她

2021-07-28  本文已影响0人  佛朗明戈

“堪怜咏絮才”是红楼梦里黛玉的判词,说的是黛玉的文才极高,人们熟知她的诗就是那首著名的《葬花吟》,令人气断肠回。在这首诗里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体现的淋漓尽致,文才也是尽显。有人说这是她的经典之作,但是笔者更为欣赏的是林黛玉的《五美吟》。

在书中的第64回,林黛玉七夕节曾作诗,用她自己的话说是“胡乱凑几首诗以寄感慨”。诗中的五个美女都是历史上可悲可羡可气叹的才貌皆佳的女子,这些诗被贾宝玉看见,题名为《五美吟》。

第一首是关于西施的

西施用她的美丽、聪明和献身精神成功地担当了吴国的特种间谍,她的美貌发挥了应有的作用,颠覆了吴国,吴王夫差也终于人头落地。西施因此也成为人人皆知的美女英雄,然而灭吴之后,勾践没有给西施任何奖励或者是称号,居然把西施看作是一个不祥的红颜祸水,害怕西施给他的国家带来危害,又不甘心她被别的男人占有,于是极端自私的杀掉西施,最终以红颜祸水的不祥之罪,将西施投河。“一代倾城逐浪花”可怜美女西施,还不如效颦的东施丑女,尽管姿色平平,效颦被人耻笑,但老年之时尚能在溪边浣纱,却不会有横来之祸。

第二首是关于虞姬的

霸王别姬,在中国也是深受人们所熟知的。虞姬拔剑自刎,有很多人认为虞姬心甘情愿的为项羽殉葬。林黛玉却不那么看,她赞美虞姬,同情虞姬,同时也表达了对项羽的恨。“虞兮幽恨对重瞳”她认为虞姬根本不是殉情。黥布、彭越最后被刘邦斩成了肉酱,虽然他们已经改换门庭,但是结局一样的,他们是咎由自取。死于项羽之手还是死于刘邦之手没有本质差别。“饮剑何如楚帐中”横竖都是活不下去,何必要投来叛去耽误工夫,他们和虞姬相比虽然都是死,但是人格却差了很多。虽然林黛玉给人的感觉是弱柳扶风的柔弱女子,但是在这首诗却能让人看出连男人都佩服的豪迈。

第三首是美女王昭君

在这首诗里很显然林黛玉把王昭君的遭遇也看成古今相同的红颜薄命,历史上很多人把王昭君的出塞归咎于毛延寿,认为他故意丑化昭君,才引出如此境遇。但是林黛玉没有把毛延寿作为王昭君遭遇的元凶,在她看来,王昭君的人生不幸是皇帝带来的。正是因为皇帝后宫女子很多,忙碌地照不过来,甚至连侍寝也懒得和和她们见面,只是随便翻画工毛延寿的画像,按喜好选择。皇帝对于这些人没有最起码的人格尊重,更不要说什么爱情。林黛玉发出了质问“君王纵使轻颜色”为什么把决定权交给画工呢,表明了她对君王轻视女性的一种质疑,这是林黛玉的价值观,在她所处的那个年代是很难得的。

第四首是关于绿珠的

绿珠是富豪石崇非常喜欢的一个美姬,因为才色俱佳,当初买绿珠时他花了很多的珍珠。林黛玉认为在他的心目中瓦砾和明珠是一样的,绿珠和其他的女人也是一样的,并无特殊之处。所以石崇在获罪临死前对绿珠说“我是因你招来的祸”玉珠以死回应,坠楼而死。尽管历史上人们都认为绿珠是以死来报答,但是林黛玉给出了新的解释,她认为在石崇眼里并不会真正的爱惜女人,女人是和瓦砾一般,所以林黛玉才会有“何曾石尉重娇娆”他宠爱绿珠并非爱情之爱,而是对金钱财色的一种占有,根本没有人的真情实感,招来杀身之祸的是他的贪婪和奢侈,同绿珠有何相干?

第五首是关于红拂女的

红佛女,本来是重臣杨素的一名侍婢,当她第一次看到李靖的时候,就被他的气质谈吐和人格魅力打动了。“美人巨眼识穷途”后来她主动地来到李靖的住处,大胆地表白自己的心迹,两个人相约,结伴而逃,从红拂女身上我们看到了追求真实爱情的大胆和义无反顾。在对待爱情上,林黛玉也是很大胆地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但是她却没有红佛女那么幸运。

黛玉的这五首诗里的女子是不同时代的女性,但是她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追求人性的至真至纯。尽管人们心目中美女应该配英雄,是和权贵相伴享受荣华富贵,但是在黛玉看来,能够和自己喜欢的人平平淡淡的活到白头,享受真实的人生,才是最可贵的。而且这五首诗里也一改那种悲悲切切泪光点点的林黛玉的形象,有了几分女子的英气。林黛玉是曹雪芹精心塑造的一个形象特别丰满的少女形象,岂只是表面的娇喘微微弱柳扶风,内在有一种精神,她不仅是贾宝玉的最爱,也是曹雪芹的最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