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这点事儿成长励志读书

产品格局:价格与价值的匹配?

2019-04-04  本文已影响11人  Amy罗毛毛
文罗毛毛/昂sir人生
昨天和昂sir通话,聊到产品定位。昂sir说:无论线上产品还是线下产品,人们更加倾向于在选择中择优,性价比高的产品才受青睐,价格与价值,一定是价值高于价格。

这让我不禁想起,很多伙伴说,我们做的社群产品【定位训练营】价格偏贵,不适合持续发展。听到此话后只可一笑而过,因为我深知昂sir在整个课程中投入的精力有多少。

作为资深职业生涯教练的昂sir,也是课程研发者。从线下到线上,昂sir从未因变化而受限,他不断创新,开发,将自己多年积累的价值充分发挥。在内测期,昂sir时不时会在群里抛彩蛋:现场进行案例解析,一个案例近半小时,最多时候一次拆了四个案例…

时间的价值无法用金钱来衡量,昂sir在每个产品上所投入的时间如果以收益来算,多少又合适呢?“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有时候盲目努力倒不如吸取经验,提取精华,即可少走弯路。

尤其是当下的知识付费,又何尝不是花钱买经验的一种方式呢?理性分析其中的意义所在,付费并投入学习之后的结果,才可看出价值所在。

价格与价值,昂sir有话说

我发现,很多人很容易陷入两个误区:要么是超级低价,拼价格;要么心怀执念,一定要定高价。

之所以说这是两个误区,很简单,效果不好嘛。

我做个人生涯咨询将近十年了,之所以在行业内有一些地位,不仅仅源于咨询经验,熟知各路问题,还源于我从零开始做了很多个人生涯咨询业务的创业,培养了很多咨询师。

在我看来,有两种误区:

一、超低定价

低价没错,拼多多做的也很好。问题在于,为了拼价格而定低价。到最后,市场上没有一个赢家。而低价的本质不仅在于对自己的产品没有信心,只能依靠价格来吸引人。而且在于进入了一维竞争,即便最后胜出,也是输了:低价吸引了只关注低价的人,产品不能多维。

二、心怀执念的高价

很多人都知道低价客户不好服务,交的钱少,还有很多情绪,比如抱怨,愤怒。也都知道定高价很好,会有很大空间做事。所以,在培训或知识服务领域,有人就做万元课,几万元课,甚至几十万元课。这里有一个假设:价格高的课程吸引到的都是有钱人,有钱人的认知普遍比较高,更好服务。

这样的想法也没错,关键是,是真的敢定这样高价,还是因为只是要追逐高价。因为我看过太多的万元课之后被学员诟病的例子了。

就像我的咨询价格是每小时3000,已经连续两年这样的价格了,而且未来可能也不会提价,原因就在于价格只是产品的一部分,不应该脱离产品来说事。有人不服气我是“行业最贵的咨询师”(这也是别人给我的标签),于是就标出更高,一小时五千,一万,可是,我这边一直有人在排队,这是关键。

无意炫耀什么。作为产品人,我很清楚,价格和价值的关系只有一个:价值永远要大于价格。

价格是产品的一部分,价格高低都无所谓,关键是:这个产品要服务谁?能不能让客户感受到超值?

那些低价还被怼的课,就是因为内容没有匹配低价招来的学员。

那些高价不能延续的课,就是因为并没有足够的价值支持高价。

定价要考虑很多因素,而不是单一的维度,或者一时心理的复杂感受。要考虑:行业的市场标准,成本,产品价值的评估,对自己交付能力的信心,客户的消费水平……这些因素又不是按照精密的公式组合起来的,需要长期浸淫其中,才能做出专业判断。但是,考虑这些因素,都是必须的。

说敢不敢定高价之前,先看看提供的价值;说能不能定低价之前,先看看你要服务的对象。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