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随笔每天写1000字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某年某月,我见你一面

2017-12-06  本文已影响247人  权当欢喜
图片来自百度

01

从南门回来,月亮在大长楼东头,明晃晃的,像一盏路灯。仪仗队还在训练,抬腿收腿之间,青砖被拍得铿锵作响。我收了手机,搓搓手,呵口气,眼前升腾起一小片白雾。

天,已经冷成这样了。

我走路不喜欢绕,沿着地上的砖缝,端端正正一条直线,每走一步,目的地离我更近,路灯也离我更近,心下澄明,好像踩着目标,眼前一片坦途。所有不快、焦虑、茫然,在某一刻全都没了踪影。

这一切,都和一位朋友相关。

02

见他之前,在宿舍开玩笑说:“怎么办,他要是长得太好看了,我会觉得自惭形愧,要是太难看了……”

没往下说,室友揶揄道:“粥啊,我仿佛看到了大一时候的你。”

“你意思是我们现在都是老阿姨了,再认识新朋友就不应该像以前那样矫情是吧?其实我就是随便想一下,又不是去相亲,好不好看都是朋友。”

一路走过去,还是有一点小紧张,可能骨子里渗透的自卑情绪作怪,一直不能很自然地面对新面孔,总会想,对方会不会觉得我发型丑,眼睛不好看,牙齿不整齐,行为不合宜。其实,从六年级开学第一天,我就在下意识改变,主动在新同学面前唱歌,自荐班干部,某些场合里刻意多说话,很想像别人一样,大大方方地去认识新人,自信满满地介绍自己,无所顾忌地聊天,然而十多年过去,回头一看,我只不过前进了一小步,而这一小步还是时光硬推着我往前的。

白头如新太难求,倾盖如故我也做不到,哪怕心有灵犀相识已久的老友,偶尔也会说我太拘束。

03

见面,无需在电话里反复问“你在哪儿”,穿什么衣服,有什么特征,对方说在哪里等,我就去哪里找。有目的的人在人群里太显眼了,你一看就知道他是在等人,还是单纯地在那个地方停一下,就如同你一看对方的眼神,就知道他喜不喜欢你。

可能我天性愚钝,不善交际,更不擅长揣度人心,往往凭借第一印象便给对方下了定论,是好是恶,是浅薄是内涵,是君子之交还是点头之谊,全凭初相见。错常有,但也未有多大损失。

他问:“我和你想象的有什么不一样?”

这问题让我措手不及,因为见他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他是什么样子。某次聊天,我说:“我对你很好奇,经常幻想我身边经过的人会不会是你。”

他说:“那你可以把他当做是我。”

仿佛困惑已久的问题,被告知“答案略”,我从此没再想过。

从见面到他离开,只有两个小时,可我却觉得好像相处了很久,与其说他是朋友,倒不如说是长辈,几句话的功夫,心境由愁云惨淡转为月朗风清。

我猜,这次该识对了人。

04

他问:“你有没有宗教信仰?”宗教我倒是不信,但我信缘分,信宿命,我相信做过的每一件事,都会为将来埋一颗种子。

大半年前,我们毫无交集,偶然间加了微信,也不过是好友列表里多一个昵称。他不常发朋友圈,偶尔推荐首歌,也是含蓄内敛,惜字如金,寥寥数语刚好符合我当时的心境,便开始刻意关注这个人。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我们做过的平常事情,说过的平常话,会对别人产生怎样不平常的影响。

他举起手机,“这篇文章是你写的吧?”我点头,他说:“我的名字跟你文章里的男主角一样。”

“这么巧!”感觉有些不可思议,又好像是注定,写文章时我们连微信好友都不是,人物名字也是现编的,两个汉字的组合,不很常见。

“以前跟你说过的,你忘了。”

我悄悄脸红了一瞬,想起王老师曾说过的话:“能记住别人的名字,也是一种本事。”显然我没有这本事。

总觉得,知道名字,见过面,才算真正认识一个人,之后才能继续交往,了解彼此脾性。保守,狭隘,这是我性格的一部分,所幸遇见的人足够宽容。

05

经过篮球场,重新修缮过,颇有些气势,打球的人三三两两。足球场边仍有人跑步,迎着冷风,呼吸声在夜晚格外清晰,是夜静,也是心静。

上楼拿书,《人间词话》还未拆封,大致算日子,买了有一个多月了。给自己找借口:我是看了别的书,还没轮到这本。可是别的书,也没有一本是读完的。让人承认自己不努力,比让他承认自己不聪明、不漂亮要难多了。

把书递给他,送到南门,转个身,两个人从同行变成背向,一个向南,一个向北,聚散都匆匆。

总觉得人这辈子,生在哪个家,遇见什么人,都是提前定好的。该遇见的人,跋山涉水也会遇见,不该遇见的,擦肩十次也枉然。

常常悲观地想:我曾经有过那么多朋友,可是现在仍陪在身边的一只手都数得过来,可还是不断认识新的人,脑子里填充新的记忆。桌子上拿出一本书,原本的位置空出来,我又随手填上了一本。他发过来消息:我到了。恍然间大彻大悟:去留不都是注定的吗?书的空位终究有书补,旧友离开,我身边的空位也有新人补。

这世间,能量守恒,人情亦守恒。

趁缘分的进度条还撑得住,能聚就多聚,能记挂就多记挂,彼此之间牵绊多了,纠缠不清,自然就没那么容易离散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