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过去

2022-06-21  本文已影响0人  奕潇

余秋雨先生说过:

“中年是对青年的延伸,又是对青年的告别。

这种告别不仅仅是一系列观念的变异,而是一个终于自立的成熟者,对于能够随心所欲处置各种问题的自信。”

人到中年,没有躲雨的屋檐,所以学会了给自己撑伞;

没有依靠的对象,所以活成了自己的靠山;

没有疗伤的港湾,所以学会了对往事翻篇。

遇事能扛,咬牙咽下生活的苦,方能尝到岁月的甜。

处事不惊,努力跨过每一道坎,人生总会柳暗花明。

事过则忘,学会关上绝望的门,幸福自然如约而至。

有一天,英国前首相乔治和朋友到院子里散步,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

朋友非常不解地问道:“你有必要把这些门关上吗?”

乔治微笑着说:“哦,当然有这个必要。我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

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身后,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

然后,你又可以重新开始。”

确实,一直活在过去的情绪里,只会使我们步履沉重,无法迎接更好的未来。

人到中年,过往的遗憾,不必再后悔;以往的伤害,逐渐学会释怀。

卢梭20岁的时候,他的未婚妻临时悔婚,和另一个男人走了。

他因此大受打击,觉得在村里颜面无存,便迅速地逃离了家乡。

三十年后,卢梭功成名就,成为了一位大名鼎鼎的作家,在他风光回乡探亲时,朋友向他提起了从前那位“未婚妻”。

朋友说,离开他后,“未婚妻”过得很是潦倒,这些年都是靠着亲戚的救济过日子。

大家都以为他会为此感到高兴,因为当年背叛他的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可卢梭却说,他早已放下了,也不再记恨了。

弘一法师曾说:“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大意是说,没事时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有事时不要惊慌失措,而是沉着冷静。

事情越难处理,则越要情绪稳定。

人到中年,肩挑工作压力,身扛家庭重担,更是容易状况百出。

这时,越急躁,越容易因小失大;越慌张,越容易雪上加霜。

唯有沉心静气,从容淡定,才能理清事情的脉络,找到处事的法宝。

遇事不慌,是成年人的智慧,也是中年人的修行。

曾国藩有言:

“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故处变不惊、从容应对,为处事第一法。”

中年之后,工作繁忙,生活琐碎,意外总是突如其来,处事不慌,才能够见招拆招转危为安。

在网上看到博主@小川分享过这样一件事:

小川公司承办一场高端客户答谢晚会,并邀请著名钢琴家来演出。

公司全员都非常重视,精心筹备了很久,没想到演出当天,还是出了意外。

现场的音响和设备突然故障,导致噪音不断,而钢琴家也不愿在这样的环境中演出。

员工们惊慌失措,有人开始抱怨倒霉,有人开始推卸责任,还有人甚至跟剧场的负责人大吵大闹。

这时小川的领导及时出面,他先是调停了双方的争吵,然后立马紧急协调备用设备,并同时与钢琴家沟通,看能否在没有音响的条件下演出。

三方协调完毕后,小川的领导又紧急拟写了致歉信,上台向到场观众诚挚道歉,言辞恳切,态度真诚。

最后演出顺利进行,观众结束时也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无法预料的意外面前,小川的领导处变不惊,沉着应对,从而化险为夷。

节选自樊登读书微信公众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