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时间管理自己每天写1000字读书

此书,颠覆我的学习方法

2019-03-25  本文已影响18人  侠也

读完《学习力—颠覆职场学习的高效方法》,一个字“爽”,作者把亲身经历的学习经验和方法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读的过程,频频惊叹“如果我也能这样学,应该会很厉害吧”。汇总学习笔记,提升学习方法

功利性学习

解决:避免浅层学习,解决意志力消耗,通过日常不断重复抵抗以往曲线

目的:根据问题找答案

步骤:

A  选择工作中要解决的问题

B  根据问题解决的迫切程度和进度确定学习内容的范围和顺序

C  把学习内容用于实践:第一遍一定要严格遵循所学方法的指引,一丝不苟地套用,随后再根据情况调整

搭建自己的框架

解决:面对问题时,不知道用什么工作或方法

目的:

A  先将问题分为不同的类型,再按不同类型归纳出一般的解决步骤,最后将各种思维工具和方法填充在各个解决问题的步骤中。

B  清楚自己的原有的知识体系框架,学新知识时,再对原有框架加以增补和修正

框架标准

A  整体性:服务于同一个根本应用目标

B  调整性:可快速修正

C  转换行:目标改变,框架也可支撑

类型:

基于工作流程的知识体系框架

基于业务领域的专业知识框架:找到专业知识背后相同的本质规律

基于职业目标的能力知识体系

知识可迁移

近迁移是你可以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处理与之前情境类似的任务或问题。这类迁移需要的是整理出既通用又具体的流程框架和工具方法,这样在处理类似任务的时候,就可以快速地套用。

远迁移是指你可以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处理与之前经验发生情境大相径庭的任务或问题。,这种迁移必须抽象出一般规律上的联系。

方法

A  整理好先前积累的知识很重要,不要只顾着一味的学习新知识

B  在多样化的情境中应用

——用新知识解决三个以上不同的具体案例

——采用“如果—怎么办”策略,反问自己

C  对问题抽象为问题类型,从本质规律出发思考

五类学习技巧之一:搜索技巧

在网页搜索时,可运用一下技巧:(以百度搜索为例)

——与:词与词间用空格隔开

——排除常用词,例如的

——排除标点符号

——不区分大小写规则

——调换关键词词序

——或:词与词间用“|” 隔开

——不包括某些关键词用“-”

——包含完整的关键词用双引号“”

——关键词是文学影视等作品用《》

——限定搜索的网站用site表示,例如“GDP site:gov.cn”在政府网站查询GDP

——查询指定文件类型用filetype,例如GDPfiletype:ppt

——关键词位于网页的地址中用inurl,例如inurl:gdp

——关键词位于网页的标题中title例如title:gdp

还可在网页选择“设置”→“高级搜索”,进入高级搜索的界面,也可用搜索工具设置具体日期范围。

其他搜索引擎:

微软的Bing(https://cn.bing.com)

搜狗搜索(https://www.sogou.com)

谷歌(https://www.google.com)

百度学术(xueshu.baidu.com)

谷歌学术(scholar.google.com)

主题网站:

PPT分享网站(https://www.slideshare.net/)

免费高清图片库(https://pixabay.com/)

国内功能强大且图标内容丰富的矢量图标库(http://www.iconfont.cn/)

微信公众号的相关信息(https://www.newrank.cn/)

MBA智库(http://www.mbalib.com/)

五类学习技巧之二: 阅读技巧

明确阅读理念

A  带着目的阅读才能学以致用

——围绕目的选书,最好写下来

——做阅读前的准备

——阅读过程中锁定与目的有关的内容

B  第二遍永远比第一遍更容易理解

C  阅读后回忆,效率更高

——要每隔一段时间就停下来,用自己的语言回忆下刚刚这段时间阅读到的内容

D按自己的框架重新组织阅读内容才能理解得更深

三种阅读法

整体阅读法

适用于:找人问问题

——准备做某件事或某个改变,想从书中得到下一步的行动指导。

——碰到了某个具体问题,想从书中找到与该问题有关的解决方案。

——思路受到了阻碍,想通过阅读从书中得到另外视角的启发。

——了解某个人生或职场的基本原理,如80/20法则、意志力原理。

——了解一本书的主要内容,制作推荐书单。

方法

A  确定阅读目的:想解决什么问题,想解决到什么程度。

B  提出具体问题

C  选出16个关键词或关键句

D  挑选三个关键点:有两种方法

——从关键词或关键句中选出你认为最核心的三个关键点。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寻找具体的行动方案,或者寻求其他视角的启发,或者写书单推荐语的阅读目的。

——对关键词或关键句做分类和汇总,归纳出三个最终的关键点。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寻找完整的解决方案,或者了解某个基本原理的阅读目的。

E  归纳问题的结论

多重阅读法

A  明确目的:读前思考:如果是我写这本书的话,我会怎么组织观点呢?

B  画出框架:浏览书的封面、作者简介、目录、前言等,画出一个整体的阅读框架关键词,用自己的语言

C  变速阅读

——阅读目的不相关跳过,担心以后会用可加标识

——与阅读目的相关,但你已经很熟悉的内容:快速浏览,只需留意其中是否有个别值得借鉴的要点

——与阅读目的相关,但是你不熟悉的内容:正常的阅读速度,每一章或每阅读10分钟后,必须停下来,离开书本,在脑海里回忆刚刚阅读过的内容,然后将你能回忆出来的内容,添加到阅读框架中,先将所有你能想起来的内容添加进来,能想起多少算多少。然后,再花1~2分钟翻阅刚刚读过的内容,补充上遗忘的。

——与阅读目的相关,但第一遍理解起来很难的内容:标记出来,第二遍重点阅读

D  重点精读

——开始第二遍阅读之前,在阅读框架中标出哪些是不要读、哪些是以后读,以及哪些是要重点读的内容,

——重点阅读时,如果之前已经建立了个人知识体系框架,或者有自己的理解,就要将书的内容打散,重新按照你的知识体系框架填充到对应的位置;如果没有建立,可按书本目录作为初始知识体系记录

——第二遍阅读完成后,如果有需要,还可以进行第三遍、第四遍阅读。但要记住:只阅读你未彻底理解的,或者在应用上碰到疑问的。

主题阅读法

主题阅读必须在大规模阅读开始之前,就构建好一个整体的主题框架,再根据主题框架,按图索骥地收集资料和重点阅读

A  搭建主题框架

——对主题一无所知,需要先翻一遍书,构建出基本框架,再开始主题阅读。而且最好选用结构完整、逻辑清晰,但内容相对比较浅显的书。第一本书需要采用多重阅读方法,后面2~3本书采用整体阅读方法,将输出结果再更新到第一本书的笔记中

B  填充主题框架

——思路的输入

——直接应用的材料,片段的内容直接被复制其他文档中,在框架中建立索引,能找到就行

五类学习技巧之三: 理解技巧

四大知识类别:事实性;概念性;程序性;元认知。

事实性知识

不要在事实性知识的记忆上花太多时间,要多利用技术手段,如思维导图和记忆宫殿,能即时查询的就不要记忆。只记忆那些关键的、需要熟练记忆的知识即可

概念性知识

A  这个知识的来龙去脉是什么

B  这个知识与其他知识之间有什么联系

C  这个知识有哪三个能用和不能用的场景

D  在自问三个问题基础上的类比和比喻

程序性知识

A  流程化:书面整理出程序性知识的流程

B  刻意用:有意识地应用流程步骤

C  一般化:提炼出更具一般性的流程

元认知知识

是一个人能不能认清自我,能不能提炼一般方法、能不能自我反思和自我调节的决定性因素,但学习它的关键不是元认知知识,而是元认知过程。在学习、理解和应用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的过程,就已经是元认知过程,这个过程质量的高低,就决定了学习效果的高低。

五类学习技巧之四: 积累技巧

书中介绍了软件的使用方法,这里不赘述。

——收藏技巧:印象笔记,有道笔记,微信收藏

——笔记技巧:Onenote

——组织技巧:通过软件,划分层次,知识分类

五类学习技巧之五: 应用技巧

关键:为用而学,而且要求一学就能用;要能越用越好、越用越深。

方法

A  功利性学习

——紧贴工作需要,只学需要用的内容

——学习相对复杂的方法或技能时,先抓住主干,在最简单的情况下应用最核心的基础功能,再一点一点地增加更多条件,多轮迭代。

B. 自然重复

——提炼模板或Checklist

——整体应用,搭建可迁移知识体系

此书,颠覆我的学习方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