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路 (7)
彩云之路
7
黄平所在的城步苗族自治县的铁建民兵团一营在赶赴芷江的线路上抄了一条近路。
具体路线是:蒋坊、梅口、关峡、长铺、竹舟江、王家坪、洪江、黔城、萝卜田、芷江、新店坪、对火铺。
一路上经过了好多苗村瑶寨。
那造型各异的侗楼、风雨桥,像画里一样漂亮的吊脚楼,让即使是生活在苗乡的民兵们也惊叹不已。
穿着五颜六色民族服装的苗侗瑶土各族的姑娘大嫂,有的朝他们指指点点,嘻嘻哈哈;有的则美目含羞,俏眼飞媚。
这一切,无不使正处青春萌动的小伙子们感到异常地兴奋,甚至产生一种难以遏制的冲动。走出好远了,他们还在互相打趣:“刚才那个妹子看你的那一眼哟,啧啧,像刀子一样,肯定戳在你的心口上了!”
“胡说,明明是看你的!”
“心里痒起来了吧?我看见你的裤子都鼓起来了!”
“你还说我,你看你!”
于是两个人就互相抓对方的胯裆,弄的队形大乱,直到被连队干部大声呵斥。
一天三四十公里的跋涉有时候竟然不知不觉就到达了终点。
人们在清晨的浓雾中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攀登过老山界,在夕阳中欣赏过昔日号称“小南京”的古镇的那份温馨的宁静;也在古镇黔城那座有一千二百多年沧桑的古建筑“芙蓉楼”前胡思乱想、七嘴八舌过。
当年王昌龄住在这里时是怎样一番情景呢?他那首送辛渐的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应该就是在这里写的。
这个地方依山傍水,古老斑驳的“芙蓉楼”从苍翠虬枝的古树中露出一角,默默地注视着巨石下的江水。
由于两江交汇而水面豁然变宽的江面弥漫着轻烟一般的雾气,一条搭着棚,张着半帆的木船摇着浆悠然远去,江面隐约传来“吱呀、吱呀”的浆声。
碧水峰峦,孤帆远景在晚霞的淡抹下俨然一幅油画。
黄平想,只有这样的地方才能出诗人,或者说,只有诗人才会选择这样的地方住。
有时候,看见古树浓荫掩映的青砖小楼的雕花窗户,也能引人遐想。
小楼里住的是什么人呢?住在那里面的人一定很悠闲惬意,看着这样的景,听着这样的风,沐浴着这样的阳光,呼吸着这样的清凉,像神仙一样过着日子,真的是美死她们了!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