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学习之道”
作为早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荀子和孟子均继承了孔子之衣钵,却形成了两个各具特色的儒学传统:相比孟子对“自然”和“率性”的提倡,荀子更加强调“人为”和“教化”,亦即更加强调“学习”。
在宋明理学占据思想主流的五百多年间,理学家多以孟学为依托,以致后期招致“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诟病;近代以来,科技迅猛发展、知识规模扩大,公共空间崛起、社会秩序重构,在此背景下,再仅仅强调内在心性修养就有些不够了。学习——无论是知识学习还是德法学习——问题就异常重要地凸显出来,而重视“学习”的荀学恰可为此提供儒学原创时期的思想资源和宝贵智慧。
学者为己:“美七尺之躯”
刚刚过去的暑假期间,一篇名为《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在网络上热传,作者为孩子精心准备的暑期“充电”计划(包括海外游学、钢琴考级以及游泳、英语培训等)总花费超过了三万元。尽管这一案例存在争议,但其折射出的社会现实却引人深思:国人重学已到了“竞赛”的程度!然而,不断增长的教育支出及其推高的异常“繁荣”的教育市场,似乎也在无形中遮蔽了国人的盲目和从众,一个事关教育和学习的本原性问题渐被遗忘:学者为何?
早在先秦,孔子即回答过上述问题:“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荀子曾引用孔子的原话并深入解读,在他看来,“古之学者”是“君子”,“今之学者”是“小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荀子·劝学》)。“美其身”,荀子又言“美七尺之躯”,也就是完善自己的身心;“为禽犊”,直译是为了家禽和牛犊,此处喻指逐求名利等身外之物。
总而言之,荀子认为学习不是为了炫耀,不是为了狭义的实用,而是为了完善身心,成就更好的自己。
然而,学习何以成就更好的自己?这与荀子对人的本质的基本看法有关,他认为人性本恶——如好利、疾恶、好声色等,如果纵人之性、顺人之情,就可能导致强取豪夺、违俗悖理等暴乱局面,而要改变人性之恶,就要依靠“师法之化”“礼义之道”,亦即依靠人文教化,化性起伪。“伪”并非今天日常语言中的“虚伪”之意,而是取其“人为”的本意。“善”正是人为干预亦即教化、学习的结果——所谓“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
学者有道:“始乎诵经终乎读礼”
明确了“学者为何”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便是“学者学何”,亦即学习从何处入手,或者说学习的具体内容及其次序。
荀子有言:“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荀子·劝学》)学习该从何处开始,又该在何处结束呢?荀子的回答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就“数”亦即学习的途径(或科目顺序)而言,荀子认为学习应该始于“诵经”而终于“读礼”。从后文所列举书目来看,荀子所谓“诵经”之“经”主要是指《诗经》《尚书》等经典,荀子作品对《诗经》《尚书》等内容的信手拈来、大量引用也印证了其对这些经典的烂熟于心;荀子所谓“读礼”之“礼”则主要是指礼经,也就是《士礼》(又称《仪礼》)。
为什么是这样的顺序呢?荀子解释说:“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荀子·劝学》)。荀子认为,《尚书》遍记古代之政事,《诗经》广纳美妙之诗歌,《仪礼》则规定了法制之前提、物类之规范,所以学到礼就可以了,就已经是学习的顶点了。
话说回来,知识的学习或许有终点——如果仅指完成了指定书目的阅读也可勉强算作一种“终点”,但是,在知识规模呈几何级增长的今天,知识的学习显然已没有终点——道德的提升却无论如何也不会有终点,这实际上涉及荀子对“学恶乎始恶乎终”这一问题所作回答的第二个层面——义。就“义”亦即学习的精髓(或意义要旨)而言,学习应该始于“为士”而终于“成圣”。仅靠知识的学习最多只能成就“士人”,唯有将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完善自己的身心,才能不断趋近于“圣人”。荀子“劝学”的终极目的还在于教导人们“成圣”。
学者贵恒:“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如前所述,无论是知识学习还是道德学习都难言有终结之处,这就意味着学习是一件终身的事情。终身之事毕竟不同于一时一地之事,后者或可一蹴而就,前者却难以毕其功于一役,而需要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恒心。对此,荀子有着极其清晰的认识和论述。
在《劝学》开篇,荀子就明确提出,“学不可以已”。其后荀子又花了大量篇幅论述坚持不懈地去积累的重要性。荀子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劝学》)荀子在此实为劝勉后学端正学习态度,同时也点出了学有所成的几个条件:
一者,一定规模的知识、善行才有意义,少量、单一的知识、善行难成气候,所谓有山才能兴风雨,有渊才能生蛟龙。
二者,一定规模的知识、善行又是从少量、单一的知识、善行起步的,其间需要长期积累,而不可能一蹴而就,所谓积跬步才能至千里,积小流才能成江海,骏马不可能一跨十步,驽马持之以恒却可抵达目标。
三者,获取知识和道德修养的过程需要专一,最忌骄躁,蚯蚓和螃蟹即各是例证。
总之,终身学习和提升需要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地积累,用心专一地探索,别无他途。
事实上,近年来社会上流行的“一万小时定律”也正阐明了上述道理。根据作家格拉德威尔的观点,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个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一万个小时当然是一个约数,但其中的道理不正是荀子学说的翻版吗?
学者有方:“学莫便乎近其人”
学习固然要端正态度,但也得注意方式方法。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事半功倍,而方法不当便只能落得事倍功半。
荀子有言:“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在荀子看来,君子的本性都是差不多的,后天的差距主要产生于是否善于借助外力,也就是是否善于学习。
学习首先应该注重环境。荀子以南方一种叫蒙鸠的鸟举例说,这种鸟用羽毛做窝,再用毛发编织,系结在芦苇穗上,结果大风一吹,苇穗折断,卵破子死。荀子认为,这并非蒙鸠的筑巢技术不行,而是因为它把巢筑在了不安全的地方。荀子又以西方一种叫射干的植物举例,射干茎长仅四寸,生长在高山之上,却能俯临百仞之渊。荀子认为,这并非射干本身多么魁伟,而是因为它生长在险峻的高处。总而言之,荀子认为外部环境对于一个人非常重要,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借力环境应该注重师友。荀子认为,对环境的重视和借力,最主要的是寻觅良师益友。荀子说:“学莫 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荀子·劝学》)在荀子看来,接近良师益友是学习的方便法门,这是因为,《礼》《乐》虽规定了法度典章但未详细说明原理,《诗》《书》虽记载了古时之事但不切近现实生活,《春秋》虽辞约旨微但是难以速晓,只有向良师益友求教、向君子学习,才能养成尊贵之人格、普遍之智识,而周知世事。
(文/张恒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