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集谈天说地散文特辑

张家四姐妹之张元和

2020-08-21  本文已影响0人  鹤舞春风

众所周知,20世纪初,昆曲是一个日薄西山的戏种。但是张氏四姐妹在家庭的熏陶下,昆曲对她们影响巨大,她们四姐妹也为昆曲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很大贡献。

大姐张元和的故事,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她的恋爱故事,出身豪门,自己却执意要嫁给一个戏子。这在当时,已经是很出格的事了,对于张大小姐来说,承受的家庭压力可想而知,但她毕竟是新时代女性的代表,较早受到新思想的影响,敢于冲破封建牢笼,敢于追求自己幸福。那么这位让张大小姐不顾一切的戏子顾传玠是怎样的一位人物呢?

昆曲小生顾传玠,扮相清秀,丰神俊美,音调清丽委婉,抑扬自如,他擅于揣摩剧情,注重角色性格,所扮演的人物无不情真意切,细腻传神。

他演唱时稍有皱眉习惯,这一缺陷恰恰不经意间成了他的艺术特点,并因此特别擅长演唱剧情凄凉悲苦之人物。

顾传玠十八岁时,便有戏曲评论家为他如此作评:“一回视听,令人作十日思。”

1925年,他随班子到上海演出。1929年,张元和与二妹张允和就读于上海光华大学,刚好与顾传玠在同一个城市。

从小习得昆曲的张家大小姐,来到上海滩又怎能不听听这天籁之音。就这样,张元和与顾传玠结缘于昆曲《拾画叫画》。

昆曲不仅丰富了张元和少女时代的学习生活,而且还成了张元和恋爱婚姻的月下老人。

《拾画叫画》这曲子,正是张元和以及同学们写信请顾传玠演唱的。

因为时局较乱,为了观看顾传玠演出,张元和与同学们特邀男同学们做保镖,叫了出租车浩浩荡荡壮着胆子来到大世界。

演出的仙霓社舞台不大,灯光又差,观众也不过一百多人。当顾传玠出场时,如云出岫,风过岗,所有人屏声息气,听他婉转流丽、回肠荡气的歌声,看他温文尔雅又不失激情的表演,顿时忘记了所有的不快。

此后几乎每个周六和周日张元和都会去看仙霓社的戏、去听顾传玠的戏,这一年,张元和22岁,顾传玠20岁。

后来顾传玠在儒商严惠宇的资助下弃伶求学,八年后出任上海大东烟草公司副经理,并和张元和于1939年4月21日喜结连理。


张元和与顾传玠的结合,轰动了当时的上海滩,成为各八卦小报的头条猛料,有的小报甚至以“张元和下嫁顾传玠”为题大炒新闻。

在那个年代,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比较老旧。出生名门的大小姐和戏子出身的穷小子,本是不会有任何交集的,但他们偏偏打破了这种旧观念。

张元和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家闺秀,婚后她全然站在丈夫的身后。

经历过两次流产后,张元和生下女儿顾珏。那时战火已经蔓延到他们身边,张元和不顾一切守在顾传玠身边陪着他。

后来,顾传玠忽生念头,决定要离开大陆。他坚决要走的原因,张元和并不能完全理解,她的兄弟姐妹们都在此地,她不明白丈夫为什么如此坚持。

但她再次不顾一切随他离开,只是此去却没有带走女儿顾珏。

一个贵族大小姐抛弃自己已有的一切、离开自己的女儿,奋不顾身地陪着他、守着他,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1966年,顾传玠因病去世。张元和随后前往美国,投靠自己的妹妹充和。

有人说,张元和爱昆曲,胜过爱丈夫。

夫妇俩在一起时,无论生活有多困难,也都没有离开过昆曲。家里能带最多笑料的就是顾传玠偶然想演一出戏,便来一个后空翻,低声哼唱几句。

张元和到老都觉得自己嫁的人,不是商人,而是一介货真价实的戏曲人,一个红人。

跟昆曲相比,张元和与顾传玠的夫妻情也许要稍微淡薄些。他们的婚姻,让人感觉缺乏了一丝爱意与烟火气。

顾传玠与张元和的爱恋和婚姻,是艺术和兴趣的结合。或许为了昆曲,已经足以让两人携手相伴一辈子。

在美国时,她参与电影拍摄,积极推广昆曲——这种不予余力,用力之广,功夫之深,使得昆曲最先成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

可以这样说,张元和的一生一直是属于昆曲的。她没有离开过昆曲,从来没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