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听信“顺其自然”,那你也许永远得不到改变
在我很小时,别的同学的理想都高大尚。那些理想的话,我左耳进右耳出,心里盘算着要不要跟他们说说自己的理想。最后,还是选择笑笑,换个话题。
至于作文内容,那就勉强着写吧,毕竟这是我们这些写作文的学生才最认真看待,真真假假,也只有我们自己心里清楚。
至于我小时的理想,你也许也有过。
那就是,让我快快长大吧,让我早点摆脱这多样的束缚。我想像鸟儿一样自由翱翔蓝天,不受这枯燥难懂的知识的苦。
每当看到身边大人那随意去哪的模样,不用受四四方方狭小空间的折磨,着实令我羡慕。
大人们会对小孩说,他们的生活有多累,有多难。而小孩,总也理解不了字面上的意思,以为那只是借口,不想让我们羡慕他们,想让我们永远也长不大,最好就停留在牙牙学语。
可那颗想长大的芽,已经冒出了,对未来抱有幻想,也成为现在坚持的理由,总觉得未来一定会比现在好。
芽茁壮成长的肥料,尤其是体会到小孩怎么也无法解决的问题,大人们却轻而易举就解决了。
我也想变成那样。
以前,我只是想要长大而长大,并没很认真的想过“长大”到底真正意味着什么。
其实,长大后,失去了更多。
天真单纯,会被别人看成傻,别人背地里嘲笑你,“这么大人了,还不知道看别人脸色”;
率性而为,会被人觉得像个小孩,不值得太看重,迟早有一天会坏事。可当你已经是个大人的时候,却被人说“像个小孩”时,你心里肯定是不开心的,甚至会觉得郁闷无奈,自我贬低。
……
长大了,往小的说,意味着你要能承担起家庭的一部分责任。而当你真的能被别人依赖,也就真的长大了。
但你之前的一部分,在大人的世界已经不适用了。你还想着“顺其自然”吗?
你应该在恰当的时间进行反省。如果我不这么做,还有更好的办法吗?我如何更好地融入群体?我如何处理好家庭和事业的时间分配?
或者,向比你年长的前辈取经。跟他们交流,他们能为你提供帮助。
别忘了,书,也是你最好的助手。一本好书,反复咀嚼,能让你明白许多道理。
最近,看美国的凯利 麦格尼格尔所写的《自控力》一书,让我的心态得到了好转。
在这之前,我的世界一片混乱,也常让我觉得焦虑。
我在家带四个小孩,我与他们的关系是姑侄。我想利用我所学的,尽力培养好他们。而当时的我,又对自己的工作忧心。
我对自己的要求极高,我希望自己在他们的心中是一个好家长,日后他们长大不留下不好的心理阴影。
希望自己能做个情绪稳定的大人,而面对小孩行为的变化无常,自己的情绪也随着起伏不定。
当我看到书中所说,“有时候,我们最强的动力并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也不是我们觉得‘应该是’的那样”,发现‘我想要’的。
他们时常爱打闹,每当这时,我的意志力挑战就是学会怎样在即将爆发的时候保持冷静。
我想到了让自己保持冷静的最大动力,就是当个“好家长”。可想法和现实的差距实在太大,让我更是抓狂。还是控制不了朝他们大喊大叫,我和他们都不喜欢这样的自己。
当个“好家长”的想法,并不能让我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那什么才是呢?当他们朝我撒娇,对我嬉皮笑脸,他们的事情大部分愿意与我分享,我也觉得开心。
最后我发现,我的动力是学会“享受当家长的过程”,和他们一块成长。
当我真正意识到“我想要”的之后,我试着当情绪要爆发时,停一下,缓口气,处理起他们之间相处时发生打闹的事时,不鸡飞狗跳了。
所以,真的别把“顺其自然”当做借口,你想要的改变,只有多思多想,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才是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