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个比利,2个我

2017-03-28  本文已影响0人  凡夫俗子市井之徒

有本心理学的书,叫《24个比利》,没读过。

还有本心理学的书,叫《巨婴国》,也没读过。

但我知道,实实在在,有两个“我”。

一个叫做小“我”。

小我,活了三十多年了。

他焦虑、内向,特别敏感,感受到刺激的“阈值”比较低。

有点儿过分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

追求完美,到了不愿意有任何瑕疵的程度,每个细节都不放过。

偶尔甚至害怕,如果努力了还是没能成功,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完美,就会毁于一旦。

所以他经常拉着、拖着,不想全力以赴地往前跑。

畏手畏脚在你耳边嘟囔道:这件事做不好的,咱要不算了吧?

与其人丢人现眼,不如量力而为。所以,他只做百分百有把握的事。

他喜欢在能力范围所及的可能之内,去取悦每个人。

也希望,所有人都喜欢自己。

同时,他也担忧时间的浪费,所以总是在为可能浪费掉的一分一秒而忧心忡忡。

另一个我叫“大我”。

大我还很小。

但他却已经知道,“完美”这种东西,是可遇不可求的。

而“完成”,反而比比“完美”重要得多。

很多事都值得举重若轻地去试一试,就算失败了也不是什么大事嘛。

所以,他随时随地都是精力充沛、跃跃欲试。

大我也懂得,人无完人。

你眼中都没有所谓完美的人,所以也别指望所有人都会欣赏你。

能讨好所有人的,也许只有小丑。

至于时间,虽然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大的格局。

站在更高的层次,

来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联系,而不是斤斤计较一分一秒。

三十年来,小我一直鼓足勇气地站在舞台中央。

僵硬并尽力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现在,大我则更多地承担了主角的任务。

但小我还是常常想站在舞台中心那个自己熟悉的位置。

虽然大我曾经试过训斥他、忽视他。

可效果不太好,小我还是若即若离挥之不去。

直到后来,

大我发现,毕竟小我已经演出了30多年。

他的过去,他的存在,不可能从舞台上完全抹去。

但如果能和他一起,让他知道,

大我能更好地代替他,

小我只用安静且安心地在一旁观看就行(当然也可以偶尔提说说自己的经验)。

这样效果一下就好多了。


这,便是小我和大我的共处之道。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