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懂得很多的道理,却过不好自己的人生

2020-07-13  本文已影响0人  兰欣生命之旅

稻盛和夫先生的书在09年的时候就阅读过,阅读过之后在心里留下了四个敬天爱人,但是具体怎么去做,自己依然是不清晰的,而在朋友格格的朋友圈的吸引下报名镜姐的高效阅读训练营,第一本书就是稻盛和夫先生的《六项精进》,读起来依然是那么的熟悉,就是为了分享如何拥有美好的人生,如何打造优秀的企业,稻盛和夫先生用自己的经验来告诉我们他是如何做到的,看似简单的大道理,我们读一读都会很轻松,但是真正落实到生活中的时候,能做到的又有几个人呢?

六项精进,简单来说就是努力,谦虚,反省,感恩,积善,利他,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努力,不是说今天做一点,明天不做,而是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在我们需要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是如何去做的,这一点很关键。曾经在生活中,我是一个很爱抱怨的人,埋怨别人这个做的不如我意,那个做的不行,其实最深层的逻辑是对自己的不满意投射到别人身上,还期望别人负担起我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甩锅,还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指责和批评别人。回到稻盛和夫先的努力上来说,我自己根本就没有努力。更谈不上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你努力。 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要做的事情之中,加上付出的努力程度,这样我们离成功就会更近一步。

曾经我在一个社群里面碰到一个同学,当时看到她提到的内容里面,有我曾经学习过的九型人格,当时我就忍不住去搭讪,同频总是会感觉有很多的共同话题,但是那位同学的回复让我真的有些瞠目结舌,她说她什么都懂,什么都教。当然我心里的感受是好狂妄的一个人呀,难道就没有你不懂的吗?这个时候另外一个同学出来说了一句话,一个人有自信是好事,但是在任何的时候都不要说自己什么都懂。 虽然是很小的一个故事,但是的确是教会我,不论在任何时候都要谦虚,不要骄傲,不论你曾经取得如何的成绩,那都属于过去。同时也要避免走入另外一个极端,那就是过度谦虚,这个中间是需要有个度,我们自己在生活中,要学会去把握,学会每天记录自己的事情,然后去反省,孔子说过:“吾一日三省吾身。” 在反省这件事情上,我自己一直都做的不好,虽然也跟一些老师去学习复盘,学习个人成长,每次面对写记录的时候,我就变得逃避和不愿意面对。再次在书中读到稻盛和夫先生的反省的时候,我才知道每天择一事,一点点的去做,也是可以接受的。

已经不止在一本书上看到要去感恩,从2015年开始启动大量的阅读,然后参加各种学习的社群,发现提到最多的就是感恩日志,如何去感恩,当那一天里面没有任何可以感恩的时候,那就感谢自己平平安安度过美好的一天,也许刚开始不知道感恩怎么去做,一天一点点,一步步往前走的话,很快就把自己哪个挑剔的心给放下,对自己身边的一切都抱有感恩。生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有义务为我们的人生负责的,所有给予我们帮助的人都值得我们的感谢。

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在生活中,积善是从我们生活中的点滴事情做起的,比如说电梯里面的按着开关,不让其他人进出的时候被家住,比如说资助偏远山区的失学儿童;比如说看到网络上的一些事件的时候,不去随波逐流等等,这些都是积善的行为。

利他,从字面 的解释来说是有利于他人,但是有个核心的点是不求回报的,就像镜姐在课程里面提到的,有一个人说我都利他两年了,怎么没有任何收获。我想说的是从一开始你的利他就是想获得回报的,那就不是利他。 真正的利他是不求回报的,是真的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去给与对方帮助的,可以说凡是求回报的利他都是耍流氓。

不要有感性的烦恼,这一点是我没有过我自己的生活的最关键的点,前段时间我就一直陷入在感性的烦恼中,一个多月的时间,茫然不知所措,而真正走出来,是源自于行动,行动起来,才不会陷入感性的烦恼中。

在我们的个人人生中,也好;去做优秀的企业,也罢;少了这些核心的支撑,其实我们只是算知道这些道理,而不能过好我们自己的生活,每天陷入到空想或者不尽的麻烦之中。知道六项精进的内容之后,下一步我们需要的就是去行动,其实计划都不需要,只是去做就好。透过这样的努力,去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易如反掌。

整个串联一下解决步骤就是:用积善利他的心,不要带着感性的烦恼,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每天记得去反省,感恩,生活中的美好就此产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