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散文每天写1000字人生格局的修炼

研课之一字说《我的叔叔于勒》

2019-03-08  本文已影响8人  艾月儿
研课之一字说《我的叔叔于勒》

【案例】


开课伊始,考虑到没有布置预习,就先让学生自由读文。读文之前,我没有提任何阅读要求。

大约五分钟,学生朗读声慢慢减弱,最后完全安静。

我笑着问:“读完啦?”学生答:“读完啦!”我说:“好,你们关上书,我考考你们!”

于是我问了几个问题。当然,这几个问题是稍有梯度的。

第一个问题: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然后我追问,莫泊桑是哪国人?有什么称号?代表作是什么?这些问题比较简单,学生知晓率很高。

第二个问题:文中有哪些人物?

第三个问题:用一个字来说说这篇文章。

学生稍稍沉默,便有人陆续站起来回答。

学生A说:我用一个“伪”字。于勒没钱就驱之避之,有钱就赞之盼之。

学生B说:我用一个“酸”字。菲利普夫妇是于勒的亲哥嫂,可他们对于勒的态度全在于是否对自己有利。

学生C说:我用一个“怒”字。人与人之间只有金钱关系,没有亲情!

学生D说:我用一个“悲”字。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只能把生活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学生E说:我用一个“钱”字。小说所有的矛盾和人物态度的变化都源于“钱”。

学生F说:我用一个“变”字。文章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几次变化,文章结构也一波三折。


【评论】


以上六位学生的回答,从人物、结构、内容、主题、社会、读文感受等方面各抒己见。同学们看问题的角度各有不同,可谓百花齐放。从实践来看,无要求阅读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大家常说,读书必有要求。但我认为,在初读课文阶段可先让学生盲读(无要求地读),一则,这种无功利的纯自然的读书方式更接近于平时的阅读习惯;再则,读完之后,出一些问题检测读书效果,学生不仅能认真读文,思想也不至于被束缚,进而更能读出自己真实的体会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