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借助规律引导孩子学习?
如何在教育中借助规律引导孩子学习呢?
六个定律很重要!
1.定律之一:情感胜于事实
认知:情不通则智不通,长期处于焦虑与压力之中,孩子学习的效果会差。上课时,我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当他们觉得有疲惫感时,可以适时加入一些笑话、段子等激活一下欢乐的气氛,然后再投入到学习中。知识重要的不是灌输,而是激发认知知识背后的好奇心。
行动:日常可以收集一些笑话与幽默的内容,日更一点也很不错。
2.定律之二:交流胜过倾听
认知:什么是最好的学习?讨论、实践和教授他人。在教育中可以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对一个知识点产生认知冲突,启动盘后引导他们交流讨论、辩论、举例、分享观点、总结。这样可以激活学习动力。
行动:针对课堂知识要点要以让学生进行讨论、举例、总结,提高思辨力。
3.定律之三:留白胜于满堂灌
认知:水满则溢,任何东西都需要留有余地,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提高他们的效率要给孩子闲情让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要孩子闲思,鼓励大胆想像,给孩子闲时,让他们有足够的挥空间与选择。
行动:教学中任务布置时,可以设置可选选项,让孩子有选择的余地。
4.定律之四:图片胜于词汇
认知:多用图示直观的方式梳理课堂知识,每节课上好后,如果能辅助以一定的思维导图或涂鸦导图可以,很快地让孩子记住内容。
行动:好好学习我的涂鸦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教学学生、教老师。
5定律之五:运动胜于静坐
认知:运动可以增长大脑的氧气,所以设计游戏化的学习方式,是一个不错的趋势。
行动:我可以去了解一下游戏学习的内容,下午去一趟图书馆查一下游戏化设计的相关书籍。与孩子一起项目式学习,游戏式探索。
6.定律之六:不同胜于相同
认知:类同容易造成疲劳,所以不论是上课还是孩子学习,需要定期作一些课堂结构与方式的调整与变动,让孩子体验不同的学习方式。
行动:可以用导图导出,日常上课的几种可用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