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天地教育思考语文教学

于永正:对“儿童的语文”的几点思考

2018-12-04  本文已影响56人  行走在灵动的笔尖上

一、 “儿童的语文”,我的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标志性符号

自2014年春我生病以来,一直在梳理我的语文教学。用一句流行的话说,叫“不忘初心”。2015年,徐州市鼓楼区教体局的领导到南京,邀请江苏省著名的教育专家陆志平、朱家珑等,一起研讨我的语文教学。陆志平先生说:“依我看,于永正的语文教学就是五个字:‘儿童的语文。’”此语一出,大家一致赞同。

这个表述准确、贴切,有画面感。大家一听到“儿童的语文”,一定会想到我,想到我的语文教学,想到我在课堂上的种种表现,我的装猫变狗,我的朗读,我的表达(口头的和书面的)训练,我的表情,我怎样对待儿童,等等。所以我认为,“儿童的语文”的确是我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标志性符号,一张名片。

于永正:对“儿童的语文”的几点思考
于永正:对“儿童的语文”的几点思考
于永正:对“儿童的语文”的几点思考

早在1992年,江苏省教委周德藩主任就说:“语文姓语,小语姓小。”小学语文不但姓“语”,还姓“小”。“小”的内涵很丰富。

张庆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就把我的语文教学概括为“五重”(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其中“重情趣”“重积累”“重习惯”,都是“儿童的语文”的重要体现。

张庆先生还说:“学生之所以喜欢上于老师的课,原因之一是他能装猫变狗,装什么像什么。”

思维科学家张光鉴先生说:“于永正蹲下来看学生,他和学生相似,所以他成功了。”老师要和学生相似,如果要求学生和老师相似,那样就错了,也是不可能的。我蹲下来看学生,和学生相似,所以我说的话他们能听懂,我的表情他们乐意接受,我的教学方法他们喜欢。

袁浩先生说:“于永正是成人派往儿童世界的使者。”这样的“使者”,容易被孩子接受。一个老师怎么能让孩子接受、喜欢,这是一门学问。

浙江省著名特级教师沈大安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像于永正老师那样,一进入教室能很快和学生融为一体,不多见。于老师很有亲和力。”

专家们的话,就是对“儿童的语文”的诠释。

二、 “多大的人,干多大的事”,“儿童的语文”的目标定位

每一个学段,语文教学目标都有所侧重。把握不好,就要走弯路,要么压抑儿童的成长,要么摧残儿童的成长。

“儿童的语文”教什么呢?张庆老师说,就是七个字:识(字)、写(字)、读(书)、背(诵)、说(话)、作(文)、习(惯)。但重中之重,是写字、读书和背诵。

我们教的是儿童,6到12岁的孩子。“儿童的语文”是涵养的语文,积累的语文。曾国藩的儿子跟着私塾先生上学,上了一段时间,先生说:“你儿子很优秀,背了大量的东西,可以练习写作了。”曾国藩说:“慢,等他积累多了,书读多了,背的东西多了,需要表达的时候,他会写的,先生不要着急,不要担心,现在还要继续读、背。”背诵东西多的人,厚积而薄发,不会写东西只是不到时候而已。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两大问题:

1. 不到位

写字教学不到位,朗读不到位,阅读量、背诵量不到位,甚至是差远了。所以要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学生不能光读一本语文书。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背诵的28条好处》,其中有这样两条:其一,“学习语文的最好方法在中国。这个方法叫死记硬背”。周振甫老先生也说过:“学语文就要死记硬背。”无论学什么语言都要背诵,背诵使人受益匪浅。其二,“‘死记硬背’是创造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的基础,因为只有‘死去’,才能‘活来’”。这话说得多深刻!

我们国家有几个人获过诺贝尔奖?教育出问题了,语文的根基太浅薄了。人生是花,语文是根。叶老说,语文教学说到底是为了培养语感。语感哪里来?《背诵的28条好处》一文还有一条:“语感,等于朗读和背诵的遍数。”各位老师记住,要让孩子朗读!读出声音来,这不但容易记住,而且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语感。可惜,我们好多老师都没这样做。

写字教学更不到位。现在有多少学生能写好字?不多。每每看到中学生、大学生写的字像狗尾巴圈似的,我都有一种负罪感,失职了。清华大学有一位“学霸”告诫小学生:“从小要好好练字,一手漂亮、规范的书写不仅能让卷面整洁,还能加快书写速度,在考试中取得优势。”这位大学生只是从考试这个角度上说的。其实,写字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字是人的第二张脸,是人的一张名片。

该到位的不到位,就压抑了儿童的成长,使他们“发育不良”。儿童如果不能背诵大量古诗文,不能写一手好字,成长的“根”就不会粗壮,就很难成长为“参天大树”!

2. 越位

小学语文教学中越位的现象也比比皆是。首先,阅读要求越位了,让孩子受罪。考试卷中的阅读题,练习册上的阅读题,很多都深奥莫测,连老师都不会答,批阅试卷的时候常常争论起来,众说纷纭。实际工作、生活中,谁读书的时候想这句话有什么含义,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那是吃饱撑的,没事找事。人在阅读中的感悟是不一样的,都是在心里的。学问家可能会圈圈点点,加点批注什么的,儿童的阅读还没到那个份儿。我建议不考阅读,因为太不好把握了。不要把儿童当大人,勉为其难。如果要考,可以简单点儿,比如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这篇文章写了一个人,这个人你喜欢吗,为什么喜欢。对儿童来说,读懂大意就可以了。写人,知道这个人怎么样;写事,知道讲了一件什么事,足矣!“儿童的语文”是积累的语文,不要走偏。

写作教学文学化倾向严重,也越位了。儿童的作文只有两条要求,一是“文从字顺”,二是“内容比较具体”。不管字数多少,通顺是最要紧的。话要说清楚、说明白,该具体的要具体,否则别人就不知道你要表达什么。

“不到位”会导致儿童“发育不良”,“越位”则是拔苗助长,是对儿童的摧残!学生够不着的桃子,硬让学生去够,桃子没够着,倒把学生搞得筋疲力尽,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我13岁小学毕业,在农村长大。我觉得我13岁以前傻乎乎的,似乎什么都不懂。我感谢我的小学老师,在他们的引导下,我对书法、阅读、作文有了兴趣,还对绘画、京戏产生了兴趣,初步养成了读写的习惯。习惯是可以带走的,兴趣是可以享用终身的。

更重要的是我有了读写的习惯,虽然重病在身,仍在不断思考,每有所悟,就写下来。这要感谢我的小学老师,感谢我的中学老师。江苏省教科所原所长成尚荣先生说:“学习不是背不动的书包,而是能带得走的能力。”这句话我铭记在心。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越位”,愿望是好的,却脱离了绝大多数儿童的实际。我们不能因为个别儿童的“超常”表现,而对广大儿童产生误判。

俗话说得好:“多大的人,干多大的事。”“儿童的语文”目标定位要拿准!“儿童的语文”是涵养的语文,是积累的语文,是背诵的语文,是读书的语文,是练字的语文,是激发兴趣、培养习惯的语文!这几件事做好了,家长感谢我们,中学老师感谢我们,学生一辈子都要感谢我们!

三、 “跟我读”,“儿童的语文”的教学方法

一天,读小学五年级的外孙女拿着作文草稿对我说:“爷爷,你看我作文写得怎么样?”我读过后说:“内容不错,写得很好。但是有几个字写得不规范,比如说‘田地’的‘田’,这个字不能写成正方形,写成正方形叫仿宋体。写的上宽下窄,叫楷书。我们要写楷书。”我边讲边示范。接着,我还讲了其他几个字,同样是边讲边书写。话音一落,不光外孙女照着我的字练起来,连上三年级的小孙女也跟着练,有的字还写了五六遍,乐此不疲。

还有一天晚上,我的小孙女拿着一篇课文《小稻秧脱险记》找我,说:“爷爷,老师让我把课文朗读三遍,我读完了,请你给我签字。”我说:“我没听呀!再朗读一遍给我听听,只读一遍。”她死活不愿意。我说:“这样吧,爷爷读一遍给你听,好不好?”“那好吧。”我就绘声绘色读了一遍。我一读完,她就大声说:“爷爷,让我读一遍给你听!”她读得还真有模有样!个别读得不好的地方,我再示范,她再模仿。读完一遍,她说:“不行,爷爷,我再读一遍给你听。”于是又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她的积极性哪儿来的?我的示范启发了她,她知道该怎么读了,兴趣就来了。

这两个小故事同样告诉我们,怎样教儿童学语文?示范。儿童怎么学语文?模仿。理科是懂不懂的问题,文科是会不会的问题。理科懂了才能做,而文科不需要懂,老祖宗规定这个字读什么音就读什么音,老祖宗说这个字怎么写就怎么写,跟着老师读、跟着老师写就行了。朗读、背诵、造句、说话、习作都要示范。其实每一篇课文都是习作例文,每本书、每篇文章都在告诉我们怎样表达。只要仔细读,出声地读,做到字字入目,连标点符号都入目,每本书都会成为我们的语文老师。

说话也要示范吗?当然要了。举个例子。二年级有一篇课文叫《一株紫丁香》。读完这首诗,我问: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谁能用一句话说说吗?这对二年级小朋友来说有点难,半天没有人举手。我心里早有准备,就说:“什么叫一句话呢?两种情况,第一,谁,干什么;第二呢,什么,怎么样。这首诗写的是谁、干什么。”

小朋友说:“这首诗是写几个小朋友在老师窗前栽了一株紫丁香。”

“什么时候栽的?”

“一天晚上,有几个小朋友,在老师窗前栽了一株紫丁香。”

“怎么栽的?”

“悄悄地栽的。”

“请连起来说说。”

“一天晚上,几个小朋友悄悄地在老师窗前栽了一株紫丁香。”

这就是启发、引导学生怎样把一句话说完整。教儿童说完整的话,是要教、要训练的!这个范句是在我心里的。如果我心中无数,怎么去引导呀?

那么,学生怎么学呢?模仿。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有人请教台中师范学院教授王财贵先生怎么教语文。王教授说:“跟我读。”大学生都要跟老师读,何况小学生呢。老师示范,学生模仿,如此而已。不仅仅是朗读,写字、造句、习作、说话都要模仿。

我最想强调的是朗读。江西师范大学教授余应元说:“朗读法是教语言的根本之法。”我特别重视朗读。周一贯先生听了我执教的《秋天的怀念》《第一次抱母亲》,说:“听了于永正的朗读,至少可以少讲三分之一。”如果我朗读得更好一点,是不是可以少讲三分之二?袁微子说:“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以读代讲。”其实,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也可以以读代讲的,只要朗读到位,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即可。

“儿童的语文”,就是朗读的语文,熟读成诵的语文。古人教儿童就是吟诵,有腔无调。儿童学语文,哼出腔儿来容易记忆,默读记不住。朗读既是教学目标,也是教学方法和学习语文的方法。

还有一位清华的“学霸”说:“语文和英语的学习,最笨却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大声朗读。”

《小学教学》副主编杨清莲先生的女儿,小学、初中英语都不好,到了高中才好了。怎么好的?高中英语老师给学生好多英语书(原著),叫他们读,一本一本地朗读。好多本书朗读下来,她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英语水平一下子就上去了。

犹太教育很发达,很先进,培养出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教育就是“以记忆学习为中心”。没有记忆的学习是空的,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等于狗熊掰棒子。犹太人强调的是“反复朗读”。这个方法最简单、省事,却最有效。

四、 “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儿童的语文”的课堂教学形态

“儿童的语文”的课堂,应该是游戏化的(包括活动)、生活化的、情趣化的。游戏化、生活化、情趣化,这三者是融为一体的。

“游戏是儿童的生命”,这是教育家陈鹤琴的一句名言。12岁以前的孩子都是儿童。教学是一种生活,老师不要总把手背在后面,那么严肃,那么一本正经。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是同学关系,是朋友关系。老师脸上要有点“孩子气”。

我教《爱如茉莉》,与学生分角色朗读,我读妈妈的话,学生读女儿的话;然后互换角色,我读女儿的话,学生读妈妈的话。有人说,这不是差辈儿了吗?什么差辈儿啊?这就是一种游戏,一种生活。

朗读表情要丰富,“手脚”要并用。对儿童朗读要略带夸张,这一点任何理论书上都没写,是我自己的体会。低年级的课文,短课文我都背下来,再“手脚并用”,带表情地朗读给学生看,如《乌鸦喝水》《杨氏之子》等。“看老师读”也是我的创造。语文教学法书里没有。

朗读要有情有趣。情趣是教儿童学语文的支柱。所以我说“儿童的语文”就是朗读的语文。朗读好了,一切都在其中;反之,课文没有读好,什么都是空的,语言留不下,语感留不下,情感留不下,理解也留不下。朗读好了,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感受到学语文的乐趣,体会出课文中的味道。

识字、写字教学要形象化。要把每一个字的楷体书写琢磨透。房屋的“屋”像宝塔,如果不讲,多数孩子会写得头重脚轻,这样的房子谁敢住?“碧”怎么记?我说一个人叫“王白石”。学生一下就记住了。甜蜜蜜的“甜”,好多小朋友先写甘再写舌,我说“舌甘为甜”哪,小朋友再也不会写错了。这就是形象化教学。

词语教学要情境化。《小稻秧脱险记》有这样一句话:一群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气势汹汹地嚷道:“快把营养交出来!”“团团围住”和“气势汹汹”什么意思?我叫六七个小朋友演杂草,我演小稻秧,把这句话的意思表演出来。当这几个学生把我包围住的时候,当他们恶狠狠地说“快把营养交出来”的时候,这两个词的意思就不用再解释了。还有一篇二年级的课文,要求小朋友用“安安静静”造句。我对小朋友说:“有一天,唐僧让孙悟空坐下来念经,猪八戒在唐僧耳朵旁说了一句话,这句话里面有‘安安静静’这个词,你猜猜猪八戒会说什么?”小朋友一下子来劲儿了。有的说,猪八戒会对唐僧说:“师父,你让猴哥安安静静地念经那是不可能的。”有的说:“师父,我从没见过猴哥安安静静地念过经。”还有的说:“猴哥要能安安静静地念经,我老猪倒过来走。”……有意思吧?这就叫情境化教学。

习作教学要生活化。翻开我的习作教学课例,几乎都是生活化的。要么把生活搬进课堂,来个“课堂素描”;要么把课堂搬到社会,搬到大自然里,去观察、感受,然后写下来。其他形式也有,但主要方式就这两种。

五、 “打铁还得自身硬”,“儿童的语文”对老师的要求

1. 老师要明白什么是语文,知道教语文的规律。切记,大量读写,读写结合,是教语文的规律,也是学语文的规律。

2. 修炼语文基本功。老师要练好字,要会朗读,会把握教材,要具备把教材一眼看穿的能力。要会表达,包括口头的和书面的。

3. 老师要有一颗童心,包容心,提倡微笑教学。微笑应该是老师的一张名片。

4. 老师最好有点儿艺术修养,音乐、绘画、表演,等等。艺术修养会助推我们的语文教学。

5. 老师要有责任心,有耐心。该严要严,教不严,师之惰。小孩毕竟是小孩。责任心,就是要实打实地教;耐心,就是要手把手地反复教。

6. 老师要构建自己的课程。小学生要背《弟子规》《三字经》。背,还要践行,明理导行。要背古典诗词,越多越好,只要孩子学有余力。什么都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孩子记忆力非常强,是学语文的最佳期。我主张,白话文朗读,国学背诵。我们要管的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考试”。走向工作岗位,能有立足之地,能站住脚,才是最重要的考试。高分不是最好的答卷,最好的答卷是融入社会的良好表现。

语文老师如果敢说“我就是语文”,那么,你的语文教学一定能成功!

(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教研室)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