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提高生产力,告别“996”
互联网和创投圈内一度热衷的“996”工作制(即工作时间从早9点至晚9点,一周六天),近期遭到各方的口诛笔伐。网络上甚至有“工作996,生病ICU(即重症加护病房)”的说法,可见这种强制加班的方式对于员工健康的危害。
所谓的“996”,看似延长了工作时间,但产出能否持续同比例地增加?“996”代表的究竟是拼搏进取的工作态度,还是企业让人捉急的管理能力和低下的效率?或者说,有没有不用“996”就能提高投入产出的方法?
普华永道近期出版的金融业生产力调研报告,虽然立足于金融机构,但提出的方法论和建议却不局限于金融业,不仅有助于传统金融机构、金融科技类创业公司降本促效,也值得其他行业借鉴。核心思路是提高生产力。
深入了解员工是前提
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公司对员工日常工作的了解非常有限。它们通常只了解员工的职责和任务,但对具体细节(比如完成某项工作需要花多长时间)往往并不清楚。这样的结果是,管理者不清楚员工在某个时点的任务量和进度。换句话说,公司不知道员工在干什么,所以只能简单粗暴地通过加班确保工作按时完成。
统计员工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具体小时数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深入了解员工,掌握了数据,才能合理分配工作量,及时掌握进度,按需要安排加班,而不是一刀切的实行“996”。实践经验表明,仅按任务统计工时这一项举措,就可以将生产力提高15%至20%。
分析流程,创建“任务目录”
获得基础数据以后,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对工作量、职能分配等进行优化。针对特定岗位的关键职责创建“任务目录”,不仅有助于工时统计、实现不同员工和地点之间的可比性,也能让企业更好地审视各个岗位的工作性质,对任务进行更有效地划分。
通过“任务目录”,让岗位与任务相匹配,不同经验、技能水平的员工能够分配到合适的工作,实现互相之间可比,有利于对数据进行分析,推广最佳实践。经验表明,这样的做法能让生产力进一步提高20%。
知易行难
虽然工时统计和流程分析对提高生产力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实际执行却并没有那么容易。
例如,有些工作的标准化程度较低,需要进行有效地划分才能够实现可比性。有些员工对于被监督可能存在抗拒情绪,这就需要清晰的沟通,以及建立适当的正向激励机制。另外,还要确保不违反适用的法律法规。
多管齐下提高生产力
上文提到的工时统计与流程分析虽然只是提高生产力的一个方面,普华永道的生产力调研报告还从另外五个方面提出了积极的行动方案,分别是:
反思变革职能
拥抱平台经济
提升员工“数商”
培养敏捷思维
善用数字科技
然而,掌握员工动向却是与员工最密切相关,最能够改善“996”问题的一个方面。通过效率的提升,员工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完成工作,企业实现增长目标,才是皆大欢喜的结果。盲目地通过加班来实现增长是一种短视的行为,长期来看没有可持续性。
对于CFAer来说,四大非常值得期待的,如果你有一个四大梦,那么加油吧。
快来加入我们CFA全新考季备考群吧!
下一战,我们CFA必过!
本文来源:普华永道中国。由泽稷网校CFA微信公众号泽稷金融分析师(ID:zjjycfa)整理编辑,素材来源网络,图片来源百度图片,编辑:lililuo,泽被天下,稷往开来,转载请保留以上完整出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微信号:374208596!加CFA全球考友群@CFA主页君微信号:374208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