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认知觉醒》Day10
你有没有发现,有些人看似非常努力,但却无法让自己变得卓越?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认知觉醒》这本书里,作者指出,“这世上能够聚焦的人很多,但卓越的人很少,其原因之一就是大多数人都缺乏深度沉浸的能力。
所谓”深度沉浸“的能力,就不能只是靠一时的激情澎湃,它更像是一门技术,有着一定的方法论。
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和科学家罗伯特.普尔经过大量的研究后指出,”所谓天才,其实并不神秘,其本质是“正确的方法”加上“大量的练习”。
简单来说,我们没有变得像天才般卓越,是因为方法不对或练习不够。
像许多人只会选择反复做某件事情,在他们眼里,只要自己反复练习,一定能够提升水平。但事实上,它并不是正确的方法。所谓正确的方法通常具有以下四个特征,分别是:
(1)有定义明确的目标,而不是宽泛的目标。比如说你要实现上稿目标,那么你至少要进行公开写作,而且要规定自己一周要完成几次投稿,而不是说我要坚持写作。
当目标足够明确,注意力的感知精度就会越高,精力就越强,技能就越精进。如果目标太大,那么就适当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然后逐一击破。
(2)练习时极度专注。简单来说,就是在短时间内要投入100%的精力,而不是做着A想着B的行为模式。
因为专注的真正动力并不是毅力和耐心,而是不断发现技巧上的微妙差异和持续存在的关注点,精力越集中则感知越细微。
而极度专注带来更多的是灵感,它能够与潜意识进行连接,让大脑跳出原来的工作区域,让神经元随机地和不相关区域进行连接,从而得到也许能解决问题的答案。
正如作者所说,变聪明的秘诀就是先保持极度专注,想不出答案时再将注意力转换到另一件与此毫不相干的事情上,这样会让灵感和答案大概率地出现。
(3)能获得有效的反馈。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都需要一定的反馈来认识自己的不足,以及为什么会存在不足。当缺失反馈时,我们不仅容易出错,还会走神,而且还很难快速提升个人的能力。
这也就是为什么要有老师给我们指导,哪怕是成年后,我们也不能只是自己闭门造车,这样会让自己长期在低水平层面徘徊。
因此,想方设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反馈是不断精进的重要条件。
(4)始终在拉伸区练习。一味地重复已经掌握的事情是没有意义的,但挑战太难的任务也会让自己感到挫败,二者都无法使人进入沉浸状态,而好的状态是介于二者之间。
也就是说,我们每天都要做那些让自己感到有些困难,但又可以通过努力来完成的事情,即跳出舒适区,避开困难区,处于拉伸区。
当我们能够掌握这四个方法的要领时,我们就可以进入深度沉浸状态,从聚焦走向卓越。当然,要做到真正的卓越离不开的另一个要素,就是大量的练习。
正如《刻意练习icon》一书中所说,天才也是刻意练习的产物。只有通过正确的方法加大量的练习,这样才能造就天才。
当你拥有深度沉浸的能力之后,就一定能走向某一领域的高处。那么,从现在开始,就好好地 审视自己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