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长丰之心灵驿站岁月如歌巢湖文海

《齐桓公、管仲、鲍叔》团结就是力量的模板

2020-07-16  本文已影响0人  明月新风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与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攻击公子小白,用箭射中小白衣带钩,最终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公子小白继位成君,史称齐桓公。

按照惯例齐桓公继位第一个要收拾的应该是管仲,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齐桓公不但没有收拾或为难管仲,反而重用管仲拜他为相。相反一直忠心辅佐他的鲍叔却屈居管仲之下。

这种情况确实让人大跌眼界,本来齐桓公上位第一个要封赏的是鲍叔牙,可鲍叔却对齐桓公说,主公如果想称霸天下,须得让管仲帮助你,齐桓公见鲍叔牙说的诚恳,就依了鲍叔,果然重用管仲。

管仲不负鲍叔之望,辅佐齐桓公不以兵车,九合诸候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世人自然赞叹齐桓公的大度与王者风范,孔子说齐桓公称霸多借助管仲之能力,司马迁确说,天下人虽称道管仲之贤才,但更称道鲍叔牙慧眼识人的智慧及让贤者居上不贪图名利的高贵品质。

鲍叔牙认为管仲之才在他之上,鲍叔牙属谦谦君子。

管仲与鲍叔牙做生意,鲍叔牙出的本金比管仲多,但分红管仲比鲍叔牙多分,鲍叔牙不认为管仲贪财,是因为管仲比自己贫穷。管仲当了几次官次次遭到罢免,鲍叔牙不认为管仲无才能,是因为管仲未遇对人,属别人的不识货。管仲在战上畏畏缩缩总是落人后面,鲍叔牙不认为管仲贪生怕死,而是因为管仲母亲年老需要人照料。鲍叔牙总是用包容和理解对待管仲,因为他确实是难得的人才。

世有伯乐而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才有了司马迁说,世人不多(称赞)管仲之才而多(称赞)鲍叔之知人。

包容大度、真实和诚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领军大旗,用它作为牵引,中华民族从容走过几千年的风风雨雨。

“世事洞明皆学问”,用真和诚去洞察世界,分析关系,寻找事物发展主观、客观原因、找到平衡点。

如果说齐桓公的宽容大度、王者风范成就了齐国的霸业,有点欠妥,当然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是前题。又如孔子说,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皆管仲之力,也似乎比较牵强,因为如果没有鲍叔的力荐及慧眼识人,连带齐桓公的宽宏大度,管仲再有天大本事也无济于事。再如果将功劳都记在鲍叔身上也是不适当的。毕竟鮑叔牙的举荐离不开齐桓公的深明大义及管仲经天纬地、安邦定国之才。

其中的道理再明白不过,三缺一不可,以鱼活水、水活鱼、互助互惠,团结一致以大局为重,一切都为成就霸业服务。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上无数例子我这里不一一列举, 单表明末崇桢皇帝,刚登上帝位时是满腔热血,想在他的手里搞个中兴,然而事与愿违,其一朱由检并非雄才大略之君,用人总是疑神疑鬼,刚愎自用,不懂权衡利弊,其二身边没有一个为他举荐贤才的伯乐鲍叔牙,其三虽然有一个袁宗焕,但袁宗焕比不上管仲,就他排除异己,不顾大局斩杀毛人龙犯了大忌,再加上崇桢的猜疑心,斩杀前来勤王的袁宗焕,寒了在外执掌兵权将军们的心,试想北京危急谁会来京勤王?因为袁宗焕就是榜样,有心都犹豫不决了,这让明王朝走上灭亡之路也就顺理成章。

“传家有道宜存厚,处事无凭利率真”。说一千道一万,讲究精诚团结,引用那句“团结就是力量”。

齐桓公不计前嫌宽宏大量重用管仲的王者风范。管仲文韬武略的安邦定国之策,鲍叔牙知人善任,不计较个人得失,天下为公顾全大局的博大精神,更突出三人胆肝相照的铁三角团队,以实践证明团结就是无坚不摧的力量,成春秋五霸之首,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齐桓公、管仲、鲍叔牙的故事是大度、智慧、谦让、包容、以大局为重、忘我精神的结晶,用它作为牵引,传承给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王朝更替,血与火的人类历史,但凡成功与胜利者,无不凭着这种精诚团结、诚信、友善、无私奉献的精神作为最基本支撑。

江山有德者居之。党和国冢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用桓公、管鲍之经典以更加完美的姿态隆重演绎。取得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伟大胜利。主席那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永远让人回味无穷。

这不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疫中,不正是那种胆肝相照、精诚团结、以大局为重的奉献精神作为牵引,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奋战在疫区一线的广大医生、护士、执勤部队、人民警察以超常的毅力坚守一线疫区,那种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以牺牲自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为使命。最终赢得了整个战疫的伟大胜利,不正是管鲍精神的又一次延续吗。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