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阵落不下的饺子
把每个节日都过成美食节,好像家家如此。
“八月十五”还没到,三姐就在“姥姥家群”里告诉大家:“过中秋,千万别忘了包饺子。”
谁都知道八月十五吃月饼,可如今这样的生活条件,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谁又能吃多少那又甜又腻的月饼呢?
把月饼当饭吃,恐怕不成。
但是,饺子却不同了。皮薄馅大,有肉有菜。既能当饭,又可当菜。任何节日里,家家户户的餐桌上什么都可以少,唯独阵阵拉不下的“饺子”,是万万不可缺席的。
依如今的经济条件,无论吃啥都不重要了,餐桌上那七个碟子八个碗,更多的作用,只是为了烘托一下节日气氛。
有多少菜是搬腾到餐桌上,摆拍完照片,就直接进入到了冰箱,继续作好再次返场的准备,只有主人自己知道。
更多的时候,连主人自己都不见得想起来,究竟要在什么时候“宠幸”它们。
生在六七十年代的人,大概没有什么人能够忘记,那样一段岁月的艰辛和窘迫。
当条件不允许你,对生活有任何非份之想时,你只能把心里的那份企图,咽在肚子里,吧唧吧唧嘴儿,眨么眨么眼睛之后,想想而已。
更多的时候,想都不敢想。
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还没有多少人敢想什么节气,应什么景儿,吃什么听起来都美得不得了的吃食的话,那的确是事实。
如今,早已经今非昔比了。
八月十五之前的几天,家里的餐桌上就放了几块儿我们当地最富盛名的百年老店“福源馆”的“老式五仁月饼”。可是,我和妻子两个人别说吃,就是瞅,都懒得瞅一眼。
最近,在这个平台,写点东西,的确有点累。说白了,属于心累的那种。
原来以为,自己能坚持到现在,是因为兴趣,现在不同了,完全是在靠硬撑。
之前,在键盘上敲打出令自己满意字数的时候,那份愉悦的心情,真的非常棒。
汗流浃背之后,那种浑身无处不通透的感觉,从十七岁开始一直都有,到现在一天都没有缺席过。
如果说有区别的话,就是在这里参加日更之后,又多了一份通过文字撬动脑子,让灵魂也开始有了通透的可能。
无论是通过体力,还是脑力的消耗,让肉身通透之后的感觉,都是愉悦的、自在的、也是幸福的。
五公里越野跑,偶尔跑一次,挺新奇,也挺剌激。如果天天跑、月月跑、年年跑,情况如何?即使能够咬紧牙关,坚持下来,又有多少新鲜、剌激,奇妙的成份保留下来呢?
我在那条赛道上坚持了30年。如果没有最高服役年限的规定,还可以在那条熟悉的赛道上继续奔跑下去。
越野的赛道,时而崎岖、时而坎坷,而且途中,所有的一切不测,都会伴随着你的左右,与你形影不离。
跑完一程,总是会有掉队的人。你会为比你优秀的战友掉了队,而惋惜的同时,更为自己能够咬着牙,跑完一程又一程,而激动不已。
奔跑途中的困难期,不会惯着任何一个人。如果不难逾越,相信没人愿意主动放弃,毕竟冲到终点,才有可能发生奇迹。
如果不难逾越,也不可能只有少数的几个人,能够站在最高处,去领略那最美的风景。
如果不难逾越,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死在残酷的成功之前,那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
不知道,藏在三十年里的多少个“困难期”,已经被逾越,即使不是那么地轻松,但是也没有觉得有多么地可怕。
如今,这个貌似没有那么艰难的千字日更,好像也没什么理由,不去再坚持一下。
虽然,对于一个一方面要对养家糊口的“饭碗”保持无比虔诚,不可怠慢之外,另一方面还是要试着,坚持一下自己那一份,真的算不上什么执着的小梦想。
当然,也许在这里,也许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