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华夏史,五帝夏商周

山海经之不周负子

2018-12-07  本文已影响2人  大禹昆仑

读山海经解上古之谜二百六十八:不周负子

作者:大禹昆仑

日期:2018年11月28日

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记载了一座山:

  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有水曰寒署之水(高山冰川融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国山。

其中这个被中国人神话了几千年的大名鼎鼎的“不周负子”山到底在哪里?又是怎么回事?

根据山海经以形命名山的规律,首先要破解此山的外形。“不周山”的“周”字是指环绕、一周、一圈的意思。“不周”是指不到一周、不到一圈、没有完全环绕的意思,也就是半圈或者弧形的意思。“负”字是指与正数相对应的负数,引申为有沟有痕有谷的意思。“子”是孩子山,仔山、崽儿山的意思。这几个字合起来就是:由众多沟谷小山组成的半圈状大山。

大荒西经的地理范围我已破解定位在非洲大陆和欧洲大陆。“ 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这个地理位置指地中海南北边两地的西北角或西南角。先在非洲大陆西北角搜索,最终没有找到。然后在欧洲大陆西南角搜索,经过反复搜索最终找到了这个令人向往的“神话山”,“不周负子”山。原来它就是阿尔卑斯山,横跨奥地利、瑞士、法国三国,形成一个半壶形的大山。

山海经之不周负子 山海经之不周负子 山海经之不周负子

“有山不合”是指整座山都是由不合的各个小山组成,所以称“有山不合”。

山海经之不周负子 山海经之不周负子 山海经之不周负子
声明:“不周负子”在历史上首次被我正确破解,所破解的内容未经允许不得私自转用。作者:大禹昆仑

作者:大禹昆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