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日的青春
先吐槽一下最近的自己吧,消失了一段时间,到底干嘛了呢?旅游?写作?泡妞?都不是。如果用不务正业这个词来形容的话,那倒比前面几个词准确了几分。如果再精确一点,或者让我在词语的垃圾桶里揪一个词来形容最近的自己的话,那我只能选“堕落、颓废”这对孪生兄弟来和我做三胞胎兄弟了。
最近真的很堕落很颓废,虚晃度日,没个正经的样子。前两天写了首小诗,在里面我提到我在下沉。这个“下沉”来自梦境,因为在梦里我梦见自己一直在坠落下沉。按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梦的坠落与下沉映射现实中堕落颓废的状态,这么来说,这个拿观点赚情感的家伙(弗洛伊德)又对了。
最近的梦,真的很奇怪,穿梭在高中—初中—小学三个场景中,人物置换,一团乱麻,初中同学跑到高中校园,小学同学跑到初中校园,而班主任总是以板了脸的黑公出现。这样的梦境,让我很劳累,但也说明问题。那就是,在我的潜意识里,希望回到过去,不论是环境还是人物,都希望回到熟悉的过去。虽然说梦是愿望的实现,但梦在实现愿望的过程中,由于线索神经复杂烦乱,很容易搭错红线,会对梦进行逻辑改造,改造实现的方法是“就近相似度选择法”,就是说梦在往回走的时候,会遇见好几条岔路,它筛选路径的标准是“就近”“相似度最大”,但选择的结果并不一定符合实际情况,这也是梦的扭曲之处。反复如此,会让做梦的人疲惫不堪。有一次深夜做梦,我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做梦,而且是一个噩梦,我想停止这个梦境,或者终止它,但我无能为力,我努力挣扎却无法醒来。如果不是舍友一个轻微的动作我还无法醒来。这也就是说,终止梦境有两个方法,一是内力,而是外力,但往往是二者合力完成。
![](https://img.haomeiwen.com/i10378615/2ade942a41e46ba4.jpg)
梦帮我还原了过去的一些人事,但都是一些冷静的面孔,连一句对话都没有,所有交流都靠简单的眼神交流完成。由此我想,梦里的自己(每个人)连口都懒得张,或者说根本不需要文本交流,眼神就可以替代。这几天的梦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它巧妙的避开了我最想念的人,这反射出我的内心活动和期望,在刻意逃避她们,这就是燕池唱的那句“相见却还在等的人”的真实写照,但可惜的是我在逃避。现实意义是我在努力清除关于她们的记忆,在努力寻找新的生活。由此我们可以说,梦是心理现实的反射。等哪天,我这个说法(也可能早就有这个说法了)也要被别人拿去消遣。那这与上面所说的潜意识相悖吗?额这个问题嘛——都说了是梦了,干嘛这么较真。如果非要较真的话,那就是“潜意识是程序,清除是操作,”这样够清楚了吧!
仔细梳理一下这段狗日的青春,有一些挺无奈的消息:那个小学姑娘在我初一的时候不知怎么就结了婚,现在是两个孩子的妈,前年见到她时她在做一份营业员的工作,彼此拘谨不知怎么说话;初中那个姑娘早已是别人的姑娘;至于高中那个——算了,不说了,还是隔壁老王说的对,这狗日的青春,是块儿没有记忆的石头,还不如拿去喂狗。我只能说,“老王,你他妈说得真对。”
![](https://img.haomeiwen.com/i10378615/b0e006bdf6decff6.jpg)
不得不说,梦,有时候比现实还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