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易懂,财务报表分析学习笔记:现金再投资比率
一、现金再投资比率的定义
现金再投资比率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减去股利和利息支出后的余额与已投资资产的比率;
计算公式:
现金再投资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股利)/(固定资产+长期投资+其他资产+营运资金)*100%
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将营运资金的公式代入分母中,则分母变为
“固定资产+长期投资+其他资产+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前四个资产之和约等于总资产,于是分母也可以表示为
“总资产-流动负债”
如此表示的分母,其含义可以理解为企业投资的长期资产,所以整个公式的含义可以解释为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占长期资产的比例;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也是企业偿债的主要来源,所以企业债务规模和债务的到期期限也会影响企业的再投资能力,另外企业的现金股利分配计划也会占用一部分现金,所以在计算时,常常也将利息支出与现金股利从分子中扣除,反映企业实际可用于投资的现金情况。
二、现金再投资比率的作用
现金再投资比率是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占长期资产的比率,以长期资产价值作参考,反映企业可以用来投资长期资产的现金规模,该指标越大,说明可用于再投资的现金占企业长期资产的比重越大,那么企业扩大再生产或投资于长期资产的资金储备越充足,投资能力越强;
企业的投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对于自身经营业务的投资,另一种是对外的长期投资,对于自身经营业务的投资,如果是制造企业,那就是扩大再生产;
对于企业来说,如果仍然有发展的空间,尽量扩大规模增加收益是企业的首要任务,而资金来源可以是经营产生的现金流入,也可以从外部募资,生产经营产生的现金流入,获取和使用的成本都比从外部募资低,是企业资金来源的首选,所以通过现金再投资比率,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能力;
现金再投资比率这一指标考察企业利用经营结余资金改善经营业务的能力,以长期资产为参照,对于生产经营依赖于资产的企业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三、分析时的注意事项
因为现金再投资比率是一个相对指标,如果企业长期资产的规模本来就很小,就算现金再投资比率较大,可能企业实际的投资能力也不强,所以在分析的时候应结合企业发展阶段和企业长期资产规模绝对数量进行分析。
总结:现金再投资比率考察企业利用经营结余资金改善经营业务的能力,以长期资产账面价值作为参考,反映企业可以用来投资长期资产的经营现金结余规模。
声明:财经知识介绍系列是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仅供大家学习交流使用,如有不足或错误的地方,还请大家指出。
用最简单的语言介绍经济财税知识,微信公众号:易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