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65 知识需要筛选
知识改变命运
大家很早就知道这句话,但只有极少数的人能用行动体现这句话的含义。
在这个知识付费的时代,存在一个普遍现象,什么都想学,看到别人说这个有用,就去学,只顾学,不经筛选,结果却不尽人意,越学越焦虑,最终什么都没学会。
在学习之前,我们要对知识进行筛选,选出符合自己需要的知识。
什么是知识?
能够指导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且长期来看更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结果的那些信息。
很多人在学习知识时,通常都会选择有用的知识,这个标准不难选择,举个例子,“篦”这个字,99%的中国人都不认识,人们也不会由此而焦虑,认不认识这个字对我们的生活决策基本没有影响,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个字是“无用”的。
任何选择、决策加上时间这个思考维度,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看看有用和时间的化学反应:
1、短期有用,长期没用
2、短期没用,长期有用
3、短期有用,长期有用
4、短期没用,长期没用
谈到英语,大家都会有很多苦水,大多数中国年轻人学了十几年的英语,真正学会,并且能用的人很少,那些没有学会的人大多对英语这个知识存在很大的认知偏差,上学的时候,好好学英语就是为了考试,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要出国,每个人都要和外国人交流,我不学也没事,正是诸如此类的想法,让他们以为英语短期有用(对成绩有用),长期没用(实则很有用)。
而那些真正把英语学好用好的人,他们发现英语不仅短期有用,长期更有用,而且英语是通识,可以通过英语学到更多知识,很多最前沿的科学研究、期刊都是英文,这些人往往也比只会中文的人有着更多的收入。
选择知识,谨记有用且长期。
回到实际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学习知识呢?
一种是功利性学习,针对工作生活中的某个具体问题,进行主题学习,解决针对性的问题。
一种是漫游式学习,跟随兴趣去学习,以一种“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心态漫游在知识的世界,别去考虑这个知识有没有用,任何知识都有用,只看在什么时候会有用,如果你有幸在某一刻发现,之前无意中学到的知识突然很有用,你就赚大了。学的越多,这种意外之喜也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