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水浒
最近宅家无事,又看了《武松打虎》老片,深有“少年不懂李宗盛,读懂已不再是少年”,年少时观看只觉得潘金莲是众人所说“水性杨花”,“心肠歹毒”谋害亲夫的神人共厌的女人。现在看来懂得了她的不容易。
戏中所说潘金莲与武松两人青梅竹马 两小无猜,与武大郎也是亲如兄妹的领居。潘金莲待武大郎敬如兄长,武大郎待潘金莲为邻家妹妹。只因一场变故,潘金莲陷入烟花之地,武大郎慷慨解囊解救潘金莲于水火之中,后又帮潘金莲了理母亲后事。潘金莲母亲在冥留之际乱点鸳鸯谱,把潘金莲许配给武大郎。潘金莲小小年纪遭遇如此大的变故早就沒了主意,虽心中所爱之人非武大郎,虽心里十二分的不愿意也不好违背了母亲的意愿。
倘若武大郎能坚持当时救人出危难只是出于兄妹之情,出于助人之乐倒也成全了他济人危难不吝万金的美名。可他在明知潘金莲心中所爱之人是武松 ,年龄也足足比潘金莲相差了18岁而应承这门婚事岂不有乘人之危之嫌?
潘金莲与武大郎生活了六年之久虽有夫妻之名却无夫妻之实,想想他们生活早就是同床异梦,形同虚设。潘金莲在武松英雄归来时,对生活的那一丝火苗又死灰复燃,又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她请求武大郎给她休书,并搬离家,自己开了家缝衣店,对武大郎说“欠你的钱一定会还给你,一年不行三年,三年不行十年”可见她是个想经济独立的人,也许她知道没有经济独立就不会人格独立。如果此时武大郎能够答应写一纸休书并成全潘金莲和武松,也许就没有之后的无妄之灾了。
武大郎在潘金莲搬离家时并未第一时间出去寻找而是去看放在床下的银子有没有被潘金莲卷款潜逃,可见他时日常生活中对潘金莲并不信任,这也许是生活六年之久未能捂热潘金莲心之原因之一。
武松虽对潘金莲有情却碍于世俗不敢追求真爱,也为了所谓的面子不能放任金莲去追求自己幸福,对后面酿成的悲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西门庆虽风流却不下流,对心里不情愿的凤儿以礼待之,不因自己有钱有势而辣手催花,对潘金莲也有始有终,情愿杜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潘金莲红颜薄名,虽有与命运抗争之心奈生不逢时,不能克制自己欲望,处事方式过于偏激,害人害己。
爱人爱己以适合别人方式为宜,别认为感动了自己就一定会感动别人,别人要的是苹果你却给了梨而以为给了我的全部你却不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