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哲、思

告别2019——历法与文化

2019-12-31  本文已影响0人  天棋如是
冬眠

用这个冬眠的图片,在说自己这一年的状态,就是冬眠,一直宅着,重启公众号时还说要谈文化自信,结果还是冬眠了,一篇未写,今年最后一天,算是交个差,还不是有意思的文字。

下面的文字大概是很枯燥的,因为就是一篇学习总结。有兴趣可以继续读,没兴趣就不必花时间了。

最近一直在看书,阴阳五行干支,所以就谈谈这些,算是对这一年的告别。

我一直在探索中国文化的源头,探索中国文化的体系,这一年虽然宅着没干啥事,整天当灶妈子,冬眠(裹着毛毯打坐),看小说。探索这个事还是没放下的,一点点的学算是给自己不干正事的一点安慰。

说起中国文化,现在一般都会说唐诗宋词,我小时候就是这么学的。其实那是最平常的东西了,等于现在的歌词,然后歌妓们拿来唱,和现在的演艺界没啥两样,所以那不是文化的真正内涵,虽然有精品,非常美丽,那只能说是文化这棵大树开的花朵。而谈到歌词,就想到《诗经》了,古朴的东西比后来的要简单而隽永。而这一切的根本,我还是喜欢称之为文明,因为人类没有文明的帮助,无法成为现在的样子。

文明的来源于什么?源于对世界的认识,认识到什么程度,文明就发展到什么程度。有人说,历史上太多古老的高等文明被野蛮文明打败的故事了,中国历史就是这么过来的,为什么?原因很简单,文明发展为文化之后,就如同一棵树,最早也许人们喜欢它的自然,就种树来看。然后人们要留下这个美好,就砍伐了放在家里摆出美的样子来看,然后饰上纹路,这就是文化的最早意义。然后呢,就不断的出现更美的雕琢,然后这个木头就越雕越精美,但越雕越离自然远,越雕越脆弱。人类文化的发展就是这么来的,越来越脆弱,精致的城市化,经不起大自然的折腾。水、电、气、网等等,一旦断了,就是一场大乱。精致了,就致命了。人类到了这里,重新开始回归乡村,回归自然。这是必然,因为我们来源于自然,生活在人造的环境里,人并不快乐。

中国古老的文明(后面简称华夏文明),是对天道的洞悉,而不是对物质的好奇。人类之所以有文明,是因为对天道的把握,而不是对物质的了解。从树上到有巢到房屋,从衣裳到农业到医疗,从野合到夫妻到礼节禁忌,人类这一切并不是建立在对物质的探索而建立在对天地万物整体运作的把握。这不是靠时间积累就能发展的,因为不掌握根本,就不会有系统的文明框架。

领导文明发展的,中国称之为圣人,因为他们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建立了一整套从天文到人文的文明体系。

这个课题太大,说起来没边了,我说说我学的东西。华夏文明大概有三个历法体系,都由天文学而来,互相印证、各自发展。这就是易学体系、干支体系、河洛体系。

现代人谈起这些,要么觉得深奥、要么觉得荒诞,大概会认为这完全不符合科学嘛。

但是,真正明白它们在说什么时,你才会明白古人深刻而精密的智慧会让人胆寒。

易经称为万经之首,看爻辞不知所云,但你如果知道它在说啥,就会明白它的意义了。

“易”在说什么?它在说阴阳,说二进制。它认为世界只有两个基本元素,就是阴阳。然后,可以用阴阳代表世界万物,这就是易经说的事。现代电子产品,完美地实践了易经说的原理。我们看到气象万千的网络世界,就是两个基本元素构成的。电子只有两个信号,开和关,高和低。这就够了,因为一切都可以用这个表达,这就是二进制的用途。如果各位接触过电脑原理特别是程序设计,就知道易经了,因为易经就是用阴阳列出来的符号,来象征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的。比如,我们接触最大的阴阳,就是地球与太阳。一个家里,阴阳就是妻子与丈夫。一个单位,阴阳就是群众与领导。一台电脑,阴阳就是硬件与软件……然后有阳中之阴,阴中之阳,这称为四象(阴阳称之为两仪)。比如一年,分为两季就是春夏与秋冬,再分四象呢,就是春、夏、秋、冬。再分更细呢?那就要用八卦了。再细下去,就是六十四卦。上古时期,用易来记历史。所以周易是周朝的历史记载,还有基本失传的归藏易和连山易,是夏商周这三代分别的历史简略记载。内容还包括了当时的卜辞。所以这套系统是天文历法,然后用来指导人事。

易经太高妙了,所以还有一个更切实的天文历法系统,那就是阴阳五行的干支历法。这个历法切实,却是天才圣人之作,因为干支系统从现代发掘的文物来看,甲骨文时代就已经有了记载,所以是非常久远的了。这是我目前主要学习的,所以说道说道。

阴阳五行,是七星(七曜)为元素的天文系统,并不是现代人理解的五种物质元素或者物质类别,那太粗鄙了。七星包括日、月、金、木、水、火、土这七个星球。华夏文明里,以二十八宿为坐标系,确定七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以此观测它们的运行规律。那个时代的天文学,就已经发展到非常精确的程度,也就是对五星的运行确定了其周期性与运行规律(进、退、留的周期性)。进一步,确定了最大公约数的周期数,再加上太阳的周期数这个因素,以一个太阳回归周期为年,进一步确定五星在一年以至于每天每个时辰的位置及其对地球的影响。这一切非常巧妙地用一个符号系统来表达,那就是干支历法。这实在是非常了不得的成就,虽然我们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甚至于不懂的人要抛弃这套系统,用外来的历法系统。但它是一个伟大的创造,非常有价值的科学系统。

最令人惊讶的是,干支历法一直记载着中国历史,当时的天文现象以现在天文来推算,就如记载中的一样。为啥说中国是唯一留下的人类文明?这些是证据。干支历法的日子,到现在都没错过一天。最神奇的是,用干支来表达的年月日时这套符号,居然和那个时刻的七星所在的位置相关,如果明白其中算法,就可以根据这个记载,推算出那个时刻的七星位置,这实在是非常伟大而不可思议的事。比如当下是己亥年,丙子月,壬寅日,庚戌时。它代表着,年上讲,己是土星的状态,亥是水星影响地球而产生的状态;月上,丙是火星的状态,子是水星影响地球而产生的状态……五星虽然都在影响着地球,而当下在年这个周期上,是哪个星的影响力最大,月上是哪个星影响力量大……总之,干支历法,记载的是天与地的互动,表达的是每一个当下受七星影响,万事万物的状态。这就引出了另一个话题:为啥这么重视天文?

《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现在一般的说法是人效法大地的精神,地效法天的精神……其实不是,这说的是“同构”。也就是人、地、天、道、自然,是同构的,更进一步说,它们本来一体,就象人与身上的细胞以及细胞组成的各个脏器与肢体。

在这个前提下,天文的意义在于,如果我知道了天文的运行规律,我就知道了人的运行规律,也就知道了人间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因为他们是同构的、全息的、一体的、同步运行的。这才是文明的起点!不接受这一点,没法理解华夏文明,没法理解中国文化。

正是因为这个,如果我们知道了五星的运行规律,就能预测它在某个时刻在什么地方,与地球的关系是怎么样的。那么同样的,我们就能知道,天下的事情会怎么发展,这就是预测学。现在一般说某人预言世界如何等等。比如现在的天气预报,大家认为天气预报是科学的,而算人的命运或者测国运是不科学的,原因就是前面说的,没有接受“天人一体”的这个前提。

这就显示了干支的巨大作用,就是用来测算国家大事,比如灾祸,比如战事,比如天气和农作物生长情况……否则,历代为啥都要设一个钦天监之类的部门,除了历法的测算与确定外,最早还有人事的测算,可惜远在周朝后就失传了,也就是周朝的典籍散入民间后,原来是皇室的最高机密技术就散落了。当然,后来民间还是传承了一些下来,所以我们现在还能学习到。当然,这些都不为正统文化所接受的。原因很多,最大的问题在于这种测算最难的不是计算,有计算机的现代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算的。所以难在以数定象定人事。就是前面说过,一阴一阳,我们可以定象为太阳地球,也可以定为太阳月亮,也可以定为夫妻……那么更细致的东西就不那么容易确定了,不仅要明白数,更要对“象”有深刻的理解与想象力。

这套系统最大的问题是汉代把这个发展到极致,任何事物都可以做象征物去预测某些东西,结果其荒诞的一面显现出来。

这一套称为玄学,是阴中阴的事,华夏文明时期是秘藏于宫廷的东西,怎么能乱说呢,那就是妖言惑众了。而且许多东西不靠谱,当然是被打击的对象。

但是,中国文化也因此理念而发展起来,因为天人一体,所以我们过日子就要合于天道,所以我们的节日都和天文有关,也因此,历法是文化的基石。

这就回到了当下,马上是新的一年,但这个新的一年是西历的,不是中国历法的。中国历法的元旦是春节,它是与天文有关系的,而公历的元旦则与天文没有关系,它是以耶稣出生日后的第八天来定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中国文化讲天道,与天相应。西方文化讲人道,与人相应。

《道德经》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这就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最大的不同。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且打住。

冬眠了一年,正好是我的一个大运过了一半(当然不是用元旦来算的,今天来谈只是随缘)。明年开始新的运气,这五年里,大概是我不断学习的最关键五年,过后就不再怎么看书了,所以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最后感谢能够看到这里的朋友,祝大家元旦快乐!新的一年新气象!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