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保护为什么这么重要?
刚刚下载了蓝狮子的由14本书组成的经济学全集《经济学家眼中的中国》,页数太多了,电脑版百度阅读器那么大的显视屏,足足有2300多页。随便打开这14本书的目录,扫到有趣的标题就点进去看了几眼,然后眼珠就粘在书页上挪不开了。越看越有道理,深入浅出,实在是通俗易懂了,怕读后忘了书中的观点,浪费了好东西,我很认真的打卡笔记本进行记录和复述。读了快半小时了,想看看到底是何方神圣才能写出这么好的经济学书籍,点回目录一看,原来这一两页属于《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陈志武教授的。嗯,我了解的经济学家中,也就只有他才可以把复杂错综如乱麻绳般的经济学问题写的这么浅显易懂,生动易理解。就是嘛,他就是那种神一样的存在,别人只能通过未知教人未知的东西,让外行云里雾里,百思不得其解,而志武老师是那种通过已知教别人未知的人,不论是什么样的外行,都能看懂他要说的核心内容和道理。
别人做不好什么,都可以理解,可以原谅,而志武老师是那种做好什么都太应该了的人,因为他做的事是没人能做到的,他做出的奇迹太多,所以我们都认为他做出的奇迹都是稀松平常的。而且,我们对他只有崇拜,没有嫉妒,仰之弥高,他就是优秀和卓越的代名词,他就是让人见识神是如何存在的人,连想像以后成为他那样的人的念头都根本没存在过。就好像白岩松是记者中的神一样,我们都不可能成为他。
而事实上,我做过别人都不敢想的卓越的事,发现这个事是很容易的。事后告诉那些门外的人,这个门就是虚掩的,根本不恐怖,一点也不可怕,但没人相信。你会觉得她们放大了艰难和幻想了无法跨越的障碍,于是被自己吓死了,宁愿停留在不太幸福美好的门外,也不愿勇敢点打开这个虚掩的门进入这个美妙的世界。
书中最有启发的观点:
1.产权保护来自司法独立
财产最怕的不是黑帮和私人抢占,而是怕政府的立法、行政等各个部门,他们拥有起草法律、法规、条文的权力,随便一笔就可能把你的合法财产变成不合法。所以司法独立,才能在百姓财产受到行政部门侵害时提供帮助,否则百姓无路可走。
2.中产阶层与产权保护
印度和拉美很多国家有民选的代议制政府,但是它们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产权保护,主要是因为它们没有足够强大的中产阶层。如果穷人是大多数,中产阶层人士很少,小部分人是富人,老百姓选举议员,那些支持产权保护的人不会被穷人选上。穷人想分富人的钱,才不愿意保护其产权呢。只有中产阶级人数足够多,足够在投选票中占有优势时,他们就有产权保护的愿望,就会去投票给那些想推动产权保护立法的候选人。
20世纪90年代初,印度才放弃计划经济,没有足够的中产阶层。产权保护需要:第一,它需要民选的代议制政府;第二,必须要有足够强大的中产阶层;第三,还必须有司法独立,这是书面法律能够得以实现的保证。
3.为什么拉美国家没能实现可靠的产权保护?
拉美500年前比北美富有多了,那时是农业社会,气候温和适宜农业。在16世纪到18世纪期间又没有机器,所以西班牙和英国就从非洲运来很多黑奴。 到1820年左右都选择了民选代议制政府。使这些国家的收入分配几乎永远不可能合理,少数人非常富有,但绝大多数人贫穷,这使中产阶级占少数。但是这些黑奴的后代有选票多,他们不愿意保护产权,要分富人的财富。代议制政府,但这并没有给它们带来产权保护和经济繁荣,而是一波又一波的革命、动荡。
而北美气候不如拉美,农业只能自给自足,不能像拉美那样为出口发展农业。所以运来的黑奴少,只在南部适宜农业的州较多。而美国移民主要来自欧洲,财富收入差距不大,都不太有钱,为未来形成足够大的中产阶级奠定了基础。
于是,从美国1776年建国开始,这个社会就能达到一个少有的均衡状态:代议制政府,法院是独立的,国会由选民选举,选民群体里中产阶级和富人占了多数,他们都要求保护产权。所有这些条件加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