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悦读,读书笔记心情随笔随笔散文

时间才是最后的法官 | 《目送》

2017-09-27  本文已影响187人  千禾随笔
每一个当时  都稍纵即逝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相信很多人都曾读到过上述这段文字,龙应台《目送》中的经典语句。捧读《目送》,每每念及此话,龙应台那温情而略带忧伤的文字,便会慢慢沁入心脾,久久地抚慰着我的灵魂,心中常常是百感交集。

《目送》共收录七十三篇散文,有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有写兄弟的携手、朋友的牵挂,也有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还有写缠绵与不舍、决然与虚无。这是一本生死笔记,文字冷峻、隽永,意蕴深邃、忧伤,龙应台用她半辈子的阅历,洞明了生命的奥秘,写所有缠绵缱绻的感情和牵挂,写尽了光阴的故事和人世的苍茫,如烛光冷照山壁,令人心有戚戚。

每一个当时,都稍纵即逝

写作此书之时,龙应台的人生已至中途。人到中年,上要伺老,下需育小,灵魂想要突围,而肉身却重重拘锁,自然也就有许多沧桑与厚重。虽然,龙应台的笔触恬淡如水,文字几无矫饰虚伪的痕迹,一如其率真的个性,但因其源自心底的感悟和深情,所以常会洞穿人的心灵,引发人性的共鸣,读来让人悲怆,更有一种“念天地之悠悠”的辽远与苍凉。生命,有如路边的小草,一岁一枯荣,根柢仍在,茎叶兴衰,一代一代的生命悄然而逝,但基因传承,血脉流转,一代一代的生命又如雨后春笋,生生不息。有时,静夜独处,掩卷长思,在时间悄悄的流淌之中,总有丝丝难以言说的情感叩击心扉,以至于泪眼婆娑,无语凝噎。

其实,龙应台所写的就是一个关于光阴的故事。在时光的洪流中,生命的种子渐渐发芽,然后渐渐长大,我们眼前的背影也就慢慢地由柔弱到高大,再由高大到佝偻,慢慢地,我们自己也变成了别人眼里弯曲的背影。在熙熙攘攘的人生之路上,婴儿慢慢长成,而老人也渐如婴儿,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逃脱的宿命。老小老小,自古而然,但如婴儿般的老人却没有初生婴儿那般的生机与活力,与之相伴的是衰老和笃疾,由此而传递给后人的往往是伤感和悲凉。而龙应台的父亲,恰恰是在失忆、不能自理的失能状态下离世的,而母亲后来也失智,这让亲情深厚、心思细密的龙应台何以承受?

幸好,她还有终身为伴的笔墨,能够把千千的心结,满腹的惆怅,统统都诉诸笔端。她的笔端所倾诉的,就是时光中人生的悲欢离合,就是这个历程之中的心灵故事。这个历程,每个人虽然可能会有一些不同的际遇,但一般都有相近的心路。

前些时候,偶尔在街边遇到自己的一位高中老师:花白的头发,瘦削的身形,走路颤颤巍巍,犹如寒风中的枯叶,随时都会凋零。想起三十多年前的老师,博学儒雅,风度翩翩,而今看来,真让人有恍若隔世之感。看着老师渐行渐远、茕茕孑立的背影,我不禁顿生伤感——原来,生命是如此的脆弱,青春之花更是如此的短暂,每一个当下,都是稍纵即逝的永远。

记得单位的一位退休老同事,老伴去世多年,原以为他就会这样孤独老去,可最近听说他又找了新的老伴:还有我刚参加工作时的那位性情古板、不苟言笑的老科长,近来也常见他每天和新老伴一前一后地外出散步。当时,我还不太能理解:四五十年代的人,青春飞扬的时候恪守传统,怎么老了老了都突然思想开放了呢?

现在,却一下子如醍醐灌顶,幡然醒悟。儿女们或早出晚归操劳着各自的事业,或身在异乡奔忙着远大的前程,他们都已经成为老人无法企及的背影;而老人们则早已腰身弯曲,头发花白,他们需要有人相看、相携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这时,两位孤寂的老人就能相互陪伴,彼此守望,心灵也算是有所依归,而每天目送彼此如风中枯叶般的背影,也就成为了他们人生中最后的晚霞和美丽的风景。说去说来,还是龙应台的话说得最为明白近理:”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

家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段时光

书名曰《目送》,实际上龙应台所要表达的是对生命和亲人离去的无奈与不舍;年过半百,笔下书写的虽为生死大问,实际上是对家庭和亲情的诠释与追恋。人到中途,站在某个风雨凄凄的人生小站,回望前程旧梦,一切依然是那么清晰生动,充满温情和伤感;而未来的旅程,却依然潜藏在青山背后,山环水绕,云遮雾掩,让人总有一些神秘与惊悚。此时此地,家在哪里?路在何方?幸福又是什么?每一个问题,都深深触动着作家的心神和灵魂。

那么,家和幸福究竟在哪里呢?龙应台说:“家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段时光“。应该说,家就是亲人们拥有彼此的时光,是亲人在一起相濡以沫的时光,是目送亲人去了又回来的时光。有时想,龙应台在写这句话的时候,满身一定是裹满了岁月的痕迹和时光的沧桑,而且,眼中也许还溢满了莹莹的泪光。

“爸爸把我们叫到他跟前,手里拿着那双布鞋底,走过大江大海大离乱,布的颜色,已经是一种苍凉的黄色。槐生说,我要你们记住,这双鞋底,是你们的奶奶亲手缝给我的……”“幸福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这,应该就是龙应台记忆里和心灵深处的家与幸福。

可是,在时光的洪流之中,家和幸福却是一段谁也无法永远把定的缘分和时光。

父亲重病多年,生活不能自理,龙应台无怨无悔地照顾,但父亲终究还是猝然离去。站在火葬场的焚化炉前,她“撩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能记得这是最后一次的目送。”她说:“我们记得他的暴躁,我们记得他的固执,但是我们更记得他的温暖、她的仁厚。她的眼睛毫不迟疑地告诉你:父亲的爱,没有条件,没有尽头”。父亲走了,母亲也病了,旧日的时光随风而逝,她知道,那个属于父母的旧日的家已经轰然坍塌。

可她还有属于自己的家,那是可以安置自己灵魂的时光。在那段宝贵的时光里,她每天匆匆忙忙地接送华安上学放学,每天看着安德烈和菲利普起床和睡觉,在不同的时光里,看着他们的背影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又从不同的转弯处回到自己的身旁;还有那位德国丈夫,尽管“窗外飘着陌生的冷雪,可是卧房里伴侣的手温暖无比。”在那样的时光里,虽然忙碌紧张,忙碌如一位家庭主妇,但作家的心中却溢满了温情和阳光。她会说,哦,这就是我们的家啊!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然而,美好的东西总是难以长久:后来的婚变,丈夫那挺拔坚毅的背影悄然而去,从此便成陌路,永远也不必等待:继踵而至的是儿子们相继长大,飘然而去的背影消逝在小路转弯的地方,一去经年,中途难有几次回返。那一段叫家的时光,从此便烟消云散,而伴随作家的,是内心烟雨朦胧的寂寞,和泪光点点的文字。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于是,在许多个夜深人静的长夜,龙应台孤灯独坐,或反复翻看《金刚经》长卷,求索着关于生命的奥秘,或用沧桑的笔触,一遍遍地进行着心灵的拷问。

她说:“从哪里来,往那里去,心中渐渐有一份明白,如月光泻地”。

其实,她想告诉我们的是:家和幸福是在时光中不断变化着的。做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帐里帐外都是一个温暖而安心的世界,但是这些爱着的人,会一个个走掉,这是一个渐行渐远的家;婚嫁后,两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窗外飘着陌生的冷雪,可是卧房里伴侣的手温暖无比,这是一个奔波不停奋斗不止的家;有了儿女,家就在儿女所在的地方。

我们的这一生,被父母目送着,然后我们会目送着我们的孩子蹦跳着离开。但是我们都很难去回头张望,只因我们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爱一直坚实地存在着。而我们,最最重要的就是要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分钟时光!

家不是一个地方  而是一段时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