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读书教育

所有的知识都需要实践吗?

2017-05-13  本文已影响67人  盖子同学

文/盖子

大家有没有过这样一种困扰:学了很多很多很多东西,学完了却一脸懵逼,不知道怎么落实到生活中,以改变自己的行为和生活?

不知道如何落实你学到的东西,无法践行,于是,即便你读了很多书,听了很多课,依然没什么效果,你还是原来的你,进步小得可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于是你很焦虑,整天想着改变自己,确实看书了,各种微课也听了不少,但就是不见起色。

大咖牛人们都说,要多读书,也要跟牛人学,去参加他们的课程。我们照做了啊,还认真做了笔记呢,不但画思维导图还落实成了文章,那笔记真可谓记得密密麻麻、面面俱到,连老师说的某句不相干的话都记下来了。可课程结束后,自己还是老样子,唯一能证明你努力过的,也就是那几篇充实的笔记。

是啊,“充实”的笔记。那里面有那么多实操技巧,你要落实哪条?这么多,你怎么去运用?!

我们是不是太贪心了,巴不得面面俱到地学会老师教授的每一条技巧,一个月后就变得和Ta一样牛?

有一本很畅销的书——《精要主义》,这本书最核心的原则就是:少而精。也就是说,如果你真要学得足够好,真正去实践,那么,你必须挑那最最最重要的一件事去做。

毕竟有舍方有得、少即是多啊!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我们学习到的任何知识都需要刻意去实践吗?我看未必。

有些知识,是一种观念,你第一次听说,感觉很“震动”,于是它就会慢慢融入你的意识里,而后潜移默化地影响你。

上个周,听简书签约作者韩大爷的写作课,他说了一句话对我触动很大。

他说:一件事儿,你必须从根儿上把它想明白看明白了,从天空中俯瞰一遍,知道全局是怎么样的一个概况,你才能迈出正确的第一步。当你不知道正确方向的时候,从哪边刮来的风都是逆风。

我相信,这句令我“震动”的话,我无需刻意去实践,也不会很轻易地就忘掉。并且,它一定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给我指示(暗示),让我要去这么做。

再举个例子。我相信,肯定有人有过这种经历:因为一句话,或某篇文章,或一个故事,就改变了他的某个观念。

几年前,我偶然间看过一篇文章,主题是“审美的重要性”,那篇文章改变了我的一个观念:审美真的很重要。

之前,我认为对于穿着,只要穿着舒服,完全没必要去研究搭配,那样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还会助长自己的虚荣心。

但是,看过这篇文章后,我的观念真的改变了。我开始认为,一个人对衣着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就是对生活的态度。把自己打扮得好看一点,你会变得更自信,而不至于酸溜溜地说“那些人不就是打扮给异性看的么”。

至于这篇文章的标题和作者,我早就忘记了,但这个观念算是深深植入了我的潜意识里

有些知识是不需要实践的,只要记下来,或者随时提醒自己,就有可能融入你的大脑,成为你观念的一部分。

对于那些观念,一般不会太多,你可以下载一个便签,时刻提醒自己,让这个观念植入你的潜意识。你也可以写出来,把它贴在你卧室的墙上或学习工作的地方,时刻提醒自己。

虽然,你不可能一开始就做得那样好,但好在,至少你可以慢慢靠近啊!你可以不断纠正、还原、再纠正啊!不必害怕,成长,本就是一个不断挣扎着前进的过程。

而对于你要真正落地的那些需要实践的东西,你可以即刻用上。这时,你已经用“精要主义”筛掉一些“不那么重要”的东西了,你有更多的时间来践行这些真正的技巧。

在韩大爷的写作课的第一课,他讲了很多重要的实操技巧,但对我来说,要真正落地去反复实践的只有一条:用人话写,不要假大空。

并非其他内容不重要,而是那有些是思维认知方面的东西,需慢慢植入你的大脑,形成一种思维;而有些虽是“实操性技巧”,但相对于“用人话写”这条又没那么重要,只能忍痛割爱了。

对于学以致用,只需要挑出最重要的并落到实处,就已经很不错了。而至于其他的,有时间再说。

总结一下:

01.有些知识,并不需要刻意去实践,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你。
02.对于那些要实践的知识,不要贪多求全,选择一两条最重要的去实践、去认真落实,就已足够了。

希望我的思考对爱学习的你有所启发。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