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学精点

《血溅全家福》背后||一个打磨十年的主题(写作干货)

2020-03-05  本文已影响0人  草根作家王智君

作者 王智君

原创作品,转载需要作者授权

图片选自网络向为此付出者致敬

2018年4月中旬,我把自己关闭在工作室7天,完成了14000字的短篇小说《血溅全家福》。

写到动情处,自己哭了3次,久久不能从作品的情节里解脱出来。

完稿后,全身放松,也异常兴奋,顺手把一只茶杯从7楼的窗户扔了下去。

当然,扔之前我特意向窗外看了看,一看没有行人才这么干的,一旦砸到行人,那可要吃不了兜着走。

作品先发给我的好友,也是我的领导——佳木斯市作家协会孙代君主席。

他看后给我留言:太好了,感人,我流泪了。

这还不算,他还特意给我打电话说:“一本一本写有啥用啊,像这样的精品,年八写一篇就行。”

殊不知,这篇小说,我写了10年。

那还是2007年的时候,我发现留守儿童大面积出现,已经成为社会问题,因此,潜心创作,一鼓作气写出3篇关注留守儿童的短篇小说。

其中有《八十一枚金币》《山谷回声》,还有这篇。

这篇当时的题目叫《虎子》,也不叫《血溅全家福》,字数也没有这么多,只有4000多字。

《八十一枚金币》超出了预期,搬上了银幕;《山谷回声》归宿也非常圆满——《岁月》发表后,《读者》予以转载,唯有《虎子》“烂在手里”。

为啥出现了这样结果?我一说大家就能明白。

《虎子》的故事梗概是这样的:虎子爹去省城打工,有了外遇。虎子妈气疯了,不管不顾,把虎子扔给他大娘就去找虎子爹了。

虎子在大娘家生活,受苦、受罪、受歧视,他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虎子妈在省城没有找到虎子爹,一气之下,与一个老头过上了。

虎子在大娘家实在待不下去了,决定穿越大山去省城找妈妈。

他顶着小雨爬山,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无奈上了列车,逃票被验票的抓到,补了一段路程的车票,又被“请下车”,偷着上了拉煤的货车……

总之,虎子历经磨难,终于来到省城,得到了好心人的帮助,去中山菜市场找妈妈。

苦苦寻找,终于见到妈妈了,想不到,大风把高空铁皮广告牌吹掉,为了救妈妈,他奋力一推,自己被砸倒。

虎子妈从血泊中抱起虎子的时候,虎子已经死亡,他在天堂躺在了妈妈怀里。

我当时的想法是,社会的各种诱惑,导致家庭破裂的很多。男的出轨,女的劈腿,根本不顾及孩子的死活。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狠心的父母大有人在。

我要通过虎子的殒命,唤醒不负责任父母的良知。

可是,这样灰暗的主题,哪家报刊敢给发表呀?因此,投稿多次,都如泥牛过河——有去无回。

即便这样,我也没拿《虎子》当废稿,始终存在电脑里,有空还修改修改,但是,都没有突破。

光是题目,我就改了好几个,其中改过《去往天堂找妈妈》,还有《山的那边》,以及《山里山外》。

2018年4月中旬,我与郑德强、袁大为两个文友喝酒,唠起了这篇作品。

他俩对作品提出宝贵的意见。

德强说,不能把虎子爹妈都写成“坏人”,爹可以,妈的形象一定是“正能量的”。

大为建议:故事缺“道具”,应该设立一个“道具”,把故事“穿起来”。

我眼前一亮,想起用“全家福”当“道具”。

有了“道具”,修改起来也不是轻松的一件事情。填充故事,细化情节,打磨语言。

埋头走心7天,反复修改竟然达到5次之多,从原来的4000多字扩写、修改到14000字。

这才有了这篇作品的凤凰涅槃。

在主题表现上也有了拓展与升华。

之前,主题仅限在“关注留守儿童上”。所说的“留守儿童”,一般指农村孩子,因为父母去打工,他们生活陷入困境,情感缺失,需要社会的关注。

《血溅全家福》有所超越,关注城乡因为家庭变化,或者破裂,陷入困境的少年儿童。

揭示一个十分现实的社会问题——“拒绝诱惑”,稳定家庭才是对少年儿童最大的保护和关爱!

在此要强调的是,作品修改太重要了,大家一定记住这一创作的法宝:好作品是修改出来的——修改、修改,再修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