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解秘:越来越多的人为啥活着没意思
什么是心理健康?先要看什么是心理不健康?弗洛伊德的理论是性禁忌时代提出来的,那个时代的竞争压力并不大,几乎所有的心理焦虑问题来自于性压抑,过度的焦虑会产生心理问题。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产生焦虑的最主要因素并非是性禁忌。
其实弗洛伊德心理学已经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是竞争社会的来临,当时的人为啥会焦虑,与当时社会发展有关系,社会发展的越快,人们面对的生存问题越多,社会变化的越快,好多人就表现出对社会的不适应,大多数人会出现焦虑,焦虑其实是很正常的,有了焦虑才有可能思考问题,只要有了思考问题总会解决的,可怕的是不思考。第二个阶段就是当今社会,最不正常的不是焦虑,而是不焦虑。而现在青少年中出现了活着没意思的倾向,成年人当然更多,最主要原因是人格分裂所导致,因为我们的教育正在制造人格分裂。孩子的意识与潜意识不协调,当最不协调出现时,大量的自我防卫就会出现,最好的自我防卫是躲避,不面对现实,自我封闭。在现实面前,困难面前,选择逃避的人生是无意义的人生,没有挑战的人生是不可能成功的,没有成就感的人活着就没意思。思想情感与行为不一致,在幼儿园搞情商教育和科学教育,孩子们满嘴的情商与科学,请问他们懂吗?这些孩子即使说得再漂亮,他们的行动照样我行我素,即使最聪明的孩子也是如此,他们的思想与行为完全不一致,长此以往会造成人格分裂。各种各样的不一致,导致我们的人格分裂,制造出无数个伪君子,当无数个伪君子聚在一起时,伪君子就不是伪君子了,但是,这种人心理却是有问题的。依靠虚伪的面纱取得成就或者谋得官位,做事总是畏手畏脚,遇到问题总是逃避。
焦虑不是问题,每个人面对任何陌生的环境时都会焦虑,只有太焦虑了才是问题。面对陌生环境选择退缩才是更大的问题,有焦虑就说明有责任感,是个正常人,遇到任何问题选择退缩就没有焦虑,但这种心理却是不健康的,容易形成活着没意思的心理问题。那么,意识与潜意识,思想与行为不一致,为什么会造成不正常的自我防卫意识呢?
明明是自认为正确的事情,人格分裂的人总会被潜意识所控制。当然,人的潜意识都是自我防卫的意识,没有这些潜意识,人类是无法存活的。在正常情况下,行为与思想是一致的,遇到问题不会逃避。而思想与行为经常不一致口是心非,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我们经常教育孩子时会说,不经历风雨怎会见到彩虹,这是一句很励志的话。而那些思想与行为不一致的人,思想与行为之间没有形成一种惯性,当遇到问题时,潜意识影响他的行动,而不是后天形成的思想,这样的人遇事往往会退缩,把自己保护起来,因为世上不存在没有风险的事情。
人的一生经历着从妄自尊大到逐渐成熟的过程,小时候,别人夸你漂亮就认为漂亮,别人夸自己的妈妈漂亮就认为自己的妈妈漂亮,他们无法判断现实,而且他们还会很高兴,因为满足了他们自尊的需要,自尊是不需要培养的,自尊是与生俱来的。如果孩子的自尊得不到满足,就会出现心理问题。我前段时间听到一个第二名的学生杀死了第一名,这完全是自尊得不到满足所赐,在学校里,评判学生的标准如果只有成绩的话,大多数学生的自尊就会得不到满足。再加上学校无休止的评比活动,家长们和亲戚朋友无休止的讨论,考得不好的学生的自尊遭到无休止的伤害,孩子们的自尊不仅得不到满足,而是伤害,心理逐渐就会出现问题。评价学生不能只靠成绩,而应该是多方面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长,只要有特长,给予表扬,学生的自尊就会得到满足。
自尊心长期得不到满足,孩子们经常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为的是引起别人的关注,我学习上永远不如你,但我比你能打架,当然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合常规的事情的,自尊心得到满足,但这样的自尊心是不利于学生成长的。为了满足学生的自尊心,学校可以开设各种课程,开展各项活动,让那些在学习成绩上得不到自尊的学生从其他方面找回来,自己的自尊心态得以释放,学生自然就不冒着危险做出格的事了。
不管是干出格的事还是在其他方面得到别人认可,比如美术音乐……孩子们的自尊得到满足,都不会出现心理问题的。在学校供学生展示的平台过少,而在家长又是一个极严厉的,学生的自尊心又特强的学生,无论自己如何折腾总引不起别人的关注,这容易形成自恋的心理问题。自恋是一种心理疾病,那么自恋是如何形成的呢?
当自尊得不到满足时,只能寻找自我安慰,寻找别人的弱点与自己相比,做为一个人即使再优秀也是有弱点的,只要找出别人的弱点,满足了自己的自尊需求,心理就平衡了。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不健康的心理,看人总看弱点,不看优点,人逐渐会自大起来,自己的成长空间就会越来越小,因为自己不值得向别人学习,自己足够优秀了。为什么说自恋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呢?
第一、自恋会阻碍自己进一步的发展,他永远活在自己筛选的世界里,看不到世界的全部。
第二、做为一个人,都有缺点和优点,而自恋的人,自己崇拜自己根据何在,就是认为自己是个完美的人,所以就自己崇拜自己。而现实却不是这样,哪里有十全十美的人,自恋的人看待别人并不客观,寻找别人的弱点与自己比较,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十全十美的人,否则,他自恋底气来自哪里,如果看问题比较客观,即使再伟大的人,也不会出现自恋的情况。
总之,教育应该符合客观规律,不能以个人意志行事,不然我们会教育出心理不健康的学生,继续下去,是教育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