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who I want to be

2018-09-12  本文已影响0人  朱朱的随笔

                To be who I want to be

913号集团英语学科研讨活动学习感悟

    听闻集团又有英语课堂研讨活动,包括初高中读写观摩课及单元整体教学和整合课程文本实践课,而且我们的男神陈新忠老师从京城跑来评课,很激动,我们正面临的疑惑,集团想到了,这么难得的机会,不能错过,当即决定我们初中能去的英语老师都去,虽听孔主任说每个学校只有四个名额,还是硬占上了四个位。

To be who I want to be

    但12号一天我实在安排不开,排除万难让高杰老师下午参加了半天的会,上午落下的等结束了和高中刘耀老师交流吧。

    13号,终于赶来,一进会场,老师竟不多,这么好的机会真不能错过,可能老师们也是比较忙吧。一眼看到了坐在最前排的可亲的陈老师,找了个较靠前的最佳位置坐下,接着打开笔记本,进入上课模式。

    第一节课是刘林老师的阅读课,很棒。之前只知道刘林老师特别有才、自动自发学习力强,这次听她一张口,地道流利的表达,让我真的很佩服,作为英语老师,口语就是我们的第一张脸。更让我敬佩的是她整节课下来与学生的螺旋上升对的对话,领着学生,自然而又逐层深入的把本篇文章,围绕一个主线,探究到水落石出。很久没有听到这么舒服的课了,下课后再见到她,把想说的话说出来“这节课很棒”。高质量的问题引领,老师启而不发,由浅入深,课堂生成,学生与学生对话、与文本对话、与老师对话,越来越多的学生张开口表达出有内容有思想的观点,这些在这节课堂上,都实现了。课余和高杰、雪丽交流,她今天这节课呈现给我们的样子,至少经历了暑假到现在三个月的打磨。是的,能上出一节好课,首先,老师脑子里要有东西,看出了文本背后的“架构”和“精华”,这个宏观思考和眼力很重要,然后需要有高人指点,另外,一定是经过几十天、几个月、数年一点点打磨出来的。

To be who I want to be

    第二节,是刘杰老师的初中课,这应该是她至少第三次公开磨课,也有半年左右,有较整体清晰的读写设计思路,当然也有一些自己能够看出来的问题,所以在听课过程中,我更多的是在梳理我们的阅读课、读写课及整体大单元教学的每一环节的细枝末节,比如老师如何做到有效发问,各环节如何前关后连,如何面对课堂出现的困难,读写课衔接的点在哪里等等。这些问题,有些看着别人在做,自己已明确接下来就要改变,有些需要等陈老师或别的高人给指点,然后去做好。

第三节课,是基于整合课程设置的Reading for writing,切大块设计的一节读写课。无论是得到的启发还是看到的问题,让自己更明确了一些整合课程文本如何更好的使用以及单元教学的思路。英语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只有学生充足的输入,加上老师有效的架构性引领,才能有真正的输出,否则学生的英语水平只是原地的踏步。

    上午第四节和下午结束前的时间,是最期待的陈老师的评课。陈老师仍是以他独特的温和走心的方式,与我们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却如醍醐灌顶的感觉。他的发问,很多也是我在听课时的发问,他的解答正是我需要的答案。关于阅读课设计的再精进,关于读写课的出口,关于如何上写作课才能有效,关于整合课程的使用,关于说课、教学目标词汇的学习,每指出的一点,都切中要害,并且让我很清晰接下来怎么做。

To be who I want to be

    听着陈老师在点评,内心流淌着感动、力量、温暖,平静却坚定,自己要磨出一节好课,一节能让陈老师来点评的课,就在这一年。也已决定,现在开始,和我们英语组的老师一起,把意识到的问题一个个解决掉,把想到的就去一点点做并且做好,直到看到自己想要的样子。

    结束回来的路上,给陈老师发了条微信,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把自己需要做的和想做的事去做好。接下来,just do it, 加油吧,自己!

To be who I want to be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