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迷思
又是一个多礼拜外出“蹲点”模式了,每天在供应商车间里跑上跑下跟催物料进度,每天走路的步数都比我以前跑步的步数还多。心累且焦虑,起早摸黑回到家只想躺着不想动的感觉,每天睡眠时间不超过6个小时,又回到去年那样混沌的状态,内心是相当抗拒的。
静下心来细想,自己已厌倦了目前的工作状态,仅靠着那尚存的一点责任心在维持着了,打心眼里很想逃离这种没有个人时间的工作。
今天在《心流》一书中看到"工作之乐"篇中说到:工作不是亚当的诅咒,在圣经中记载上帝为了惩罚亚当的野心,罚他到凡间工作,辛苦的汗水流到眉毛上。反映出很多文化对工作的观念:工作就是需要尽一切努力逃避的诅咒。
我们投注在物质目标上的精神能量越多,达到目标的希望就越不可及,我们必须耗费更多心灵与体能的劳动以及自然资源,才能满足不断升高的欲望。如果我们不在乎吃多少,能否住在坚固牢靠、装潢华丽的房子里,或是否能享受最新的科技发明,工作的负担就轻多了。
书中提到在欧洲的高山山谷里,幸免于工业革命侵入的阿尔卑斯山村仍存在着这种形态的社区。这个地区最引人注目的特色是,居民的工作与休闲几乎无从区分,你可以说他们每天工作16小时,也可以说他们从不工作。这里有位76岁高龄的老太太,热爱生命的莎拉菲娜,若问她生活的最大的乐趣是什么,她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帮母牛挤奶、牧牛、在果园剪枝、梳羊毛。。。
事实上,她的乐趣完全在于她一辈子赖以谋生的工作,套用她自己的话:“这给我极大的满足,到户外去,跟人聊天,跟养的牲口在一起。。。我跟每个人说话,甚至是植物,鸟,花,动物,我觉得浑身舒畅,快乐;累了得回家真是一件不幸的事。。。即使工作很忙,一切仍是美好的。”若问她,假如把全世界的时间跟金钱都给她,她要做什么?她会笑着把上面的话再重述一遍。
通过工作提升生活品质需要两项辅助策略:一方面要重新设计工作,使它尽可能接近心流活动——诸如打猎,家庭式纺织,外科医生等。
另一方面还得培养像莎拉菲娜那样自得其乐的性格,加强技巧,选择可行的目标。这两项策略若单独使用,都不可能使工作乐趣增加太多。但两者双管齐下,却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最优体验。
卡莱尔说:“找到性情相契工作的人有福了,这是人生在世所能祈求的最大福祐。”
看完书中的这个篇章,我用代入式的反思这一年多对工作现状的不满与无奈,因为公司成本管控政策的难以突破与扭转,以及订单结构的繁杂,使得供应链的不稳定性急剧增加和优质供应链的渐行渐远,也使得现在焦虑式的催货占据了工作的全部,以前劳逸结合可控式的工作状态一去不复返了。这已经无法让我产生心流的感觉,反而是压力山大容易情绪化,充满负能量。
另一方面虽然我平时也能做到自洽的,但目前的工作我很难像莎拉菲娜那样充满自得其乐,也不断的试着调整心态,说服自己坚持到现在,但我还是很难去拥抱它,一直处于这样的恶性循环中耗费自己的心力。
周末难得调休了半天(原本准备周二调休的也因工作需要推后到周六),才体验了下双休的感觉。虽然是休息还是时刻处在工作在线状态,我扪心自问我还想坚持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是时候该重新调整方向,重新设计工作,花时间去找到与性情相契的工作。
改变现状,想太多都是徒劳,立即行动才是王道,今天从整理个人简历开始,路漫漫其修远兮,祝我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