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陷入迷茫后,我又硬凑了1200字…

2021-10-20  本文已影响0人  会飞的太阳

最近写作都陷入了迷茫之中,不知道如何该写些什么。每次写的时候,内心就会跑出来一个声音:感觉没啥可写的,写了也不过是自嗨式的表达,没什么实质性的内容,着实有点乏善可陈。

于是,一阵倦意铺天盖地般袭来,就好像是大学时写选修课时的论文一般:明明知道上课的老师根本不怎么看,自己也是混个学分而已。这种水课的写论文的意义,在我看来除了是在按部就班地应付任务之外,似乎只剩下浪费我干饭看剧的宝贵时光了,着实令人沮丧。

可是这真的没有意义了么?

这时脑海中突然闪过:粥左罗写作书里提到的如何写作,就是动手写,动手写,动手写,动手写。

可是写不出啊,不知道写啥?

这时又想到书中提到要重新理解输出。

如果你写不出内容的话,说明你虚度了时光,因为每天的生活,工作,学习都可以是输出的素材,关键是你是否认真去挖掘和思考。

所以我硬着头皮,忍不住凑出了下面些许文字。

从写作的话题角度:

至少我可以写写我写作的迷茫之处究竟是什么样的?

有没有人和我一样有类似的体验?

陷入迷茫的原因又是什么?我能找到么?

找到后,可以马上行动解决吗?

这么一连串的问题下来,立马有了写作的方向?

因此不管怎么样,只要稍微学会自我提问,你都可以就此写出内容,关键是看你是否有直面写作和坚持写作的勇气的决心。

这么一看,我只是在逃避自己的问题,逃避沮丧的失落感,不愿面对自己写作差的事实罢了…

毕竟,不写就没人知道自己写得有多差了。

写作如此,学习工作似乎也上演着类似的故事。

写论文很难,干脆就不写了,左右copycopy,交上去就好了,反正没人看。

可是这样做,不会写论文的问题就烟消云散了么?

上司让写周报反馈问题,写写感想就好了,问题就少说点,不然又让我想办法甚至加班。

可是那些被你隐藏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么?

很明显没有,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越来越多,然后可能等待着某个时刻集中爆发。

毕业写论文的时刻终于到来,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正文写作,格式等内容就像颗巨石压在你的心头,让你挣扎不已,各个环节都要左思右想,就连一个破格式都要挣扎几天,来来回回掰扯好久…

这时候,你傻了。

毕竟这一次,关乎你的毕业证书,需要查重,老师也会认真看,不敢马虎。

终于到了季度汇报工作进展了,每个人都要上台汇报自己的工作进度,工作问题,工作成果。

这时候,你又傻了。

因为这一次,关乎你的升职加薪,需要实实在在的成果展示,上司看不到,就没法给你升职加薪了。

可是如果当初选修课能够尽早拿作业练手,主动去找老师批改,多练几次是不是会更加得心应手且更有可能高效完成毕业论文呢?

如果当初多和上司沟通交流工作存在的问题,并且主动想办法解决,即便一时解决不了,但是也主动请教他人,是不是也有可能多获得一些成果呢?

很明显,答案是肯定的。

问题不会随着你的故意无视而与你擦肩而过,成为此生再也不会相见的路人。相反,问题只想和你交手,期待着你去发现和干掉他。

当你写作迷茫着彷徨着,试着多问自己几个问题,试着多写几个故事,也许你那颗惴惴不安止步不前的心灵,会突然看见一丝希望的曙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