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写作挑战·第二期

2019-06-12 《究竟之旅》读书笔记(1)

2019-06-13  本文已影响9人  招财小能手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美国人自述重走玄奘西行之路的故事,这名美国人名叫理查德·伯恩斯坦,他是一个犹太人。他不是一个佛教徒,也并不是一个犹太教徒。他虽不信宗教,但依旧会参与宗教的仪式,他喜欢这些仪式之中带来的静谧之感。此外,他将这些宗教都看做是一种哲学:

我一点儿都不相信对着一尊盘腿坐在莲花上的铜像挥动手里的香烛能解决任何问题。但那叮当作响的铃铛、平静的感觉,以及佛像传递出的泰然自若总是吸引着我。你越是将佛教看成一种思想体系、一种对万事万物存在的追寻、一种徒劳人世纷争中的另辟蹊径,就越会发现佛教的深奥和丰富——佛教也因而更加接近犹太教义,至少在某个重要的方面。犹太教和佛教都是高度智识化的宗教,它们所要求的虔诚并不很多,更多的是对最艰深的现世问题的钻研。

当然,这仅仅是他所感受到的两种宗教,在他所接触到的范围之中,他提炼出两种宗教的哲学性。这是很自然的,宗教的起源之处必然是遭遇到了现实无法解决的问题,那么针对这些问题,各种宗教有着各自的体系去解决这些问题。在到达这些解决方案之前,一定有着漫长的思考,这些思考或者演绎成神话故事,或者演绎成某些仪式,或者沉淀成一些行为模式,无论如何,这些思考在最初的阶段,一定是有着哲学性的。

这样一个人,决心沿着玄奘走过的路,开始自己的旅行。旅行开始之时,他已经年过五十了,也正是并不年轻,他决心做一件事情来逃离自己的庸常日常:

这里有一些怀旧的成分,但也是一种测试,关于我能否实现对自己的承诺:当我变老,安顿下来,能否再次开启一场不寻常的冒险。我不相信转世之说,我相信此生是我唯一一次在这个星球上的存在,我想要出发。

“我想要出发”,这五个字实在充满了魔力,以至于让此刻坐在书桌边上的我亦心潮澎湃。我也终将出发,这是我对自己的承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