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悍读书营

【0526我在悦读】寤(wù)生

2018-05-26  本文已影响19人  绣一针

书目:《诗经密码》作者:刘蟾

前边咱们就说过,古人对帝王或者名人,总是喜欢把他们神化一下,让这些人在出生的时候,大部分都有着不同凡响的经历,所以啊,他们不是凡人,才能干出凡人干不了的事。

但是古人的不同凡响也是千奇百怪,有吉祥的就有不详的。还记得最前面我们讲过的一个被母亲扔掉的皇帝是谁吗?

就是周朝的老祖宗辈儿的后稷呀,他的出生跟哪吒差不多,生出来是个肉球,所以被他的母亲大人姜嫄给扔了,后来受了很多罪。

到了郑国这儿,又出现了一胎“妖孽”,《左传·隐公元年》记载郑武公的儿子郑庄公: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随恶之。

姜氏是谁?就是我们上次刚刚说过的周平王的舅舅申候,为了巴结郑国这个新贵,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郑武公,她就是武姜,姜氏。郑武公娶了武姜三年之后生下的郑庄公。

这个郑庄公也是生的不同凡响,生下来就把他妈给吓了一跳,虽然没有被妈妈给扔掉,但是妈妈也不喜欢他,还很讨厌他,所以就直接就给他起了个极度不负责任的名字“寤生”。

那这个寤生到底怎么回事儿呢?

历史上有好多解释,一种说法是,寤,就是睡觉的意思(记得《诗经·关雎》吧?里面就有“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辗转反侧”,就是说追不到佳人睡不着觉啊),所以寤生就是说妈妈在睡梦中把儿子生下来了。

这个想想的确挺吓人啊,睡醒了一睁眼,妈呀,肚子瘪了,旁边躺个孩子,这怎么生的也不知道,啧啧啧,不能想象啊!不过这个可能性不太大啊,这谁都知道生孩子分娩是要遭受疼痛的苦事,尤其在医学不发达的古代,那可是女人的一道鬼门关啊!所以这孩子要出生,不可能大人不知道的,不然那得睡得多死呀!

不过针对难产,这种生产过于顺利在那个时候也是不常见的,也会被认为不吉祥。

还有第二种解释,是认为她的妈妈生她之前做了个噩梦,吓到了,所以就叫寤生。这个也有点牵强。

然后就是从“寤”字本身下功夫的,说这个“寤”同“牾(wǔ)”,牾是逆,不顺的意思,是文言文里的通假字。所以寤生就是说出生是逆着生下来的,按今天的说法就是难产。那时候难产是要人命的,所以把武姜给吓着了,这种说法就合理一些。

最后还有一种说法,《太平御览》一书中说,小孩生下来睁不开眼睛,俗话叫寤生。后人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来,这个小孩生下来眼睛睁不开,也不张嘴儿,闷声不哭的,叫做寤生。这样的解释也是比较符合医学根据的。可是当时这样一个不哭不睁眼睛的孩子,一定会惊吓到母亲哒,因为这太罕见了,所以恐怕是凶兆呀!

总之不管哪一种说法,寤生肯定是不正常的现象,而且还让大家觉得这个现象不吉祥,所以大伙儿都不喜欢他也就说得过去了。

不过这郑庄公的父母也够那个的,你说这得是多不喜欢呀就给孩子直接取名寤生了,那要是父母认为这个孩子是个妖孽,就叫他“妖孽”,认为他是祸害,就给他取名“祸害”,然后天天妖孽祸害的叫:祸害来吃饭!妖孽,快去睡觉!......哎呀不说啦,你自己脑补去吧。

我们现在学习西方文化比较多,都知道暗示这词儿是什么意思,所以这么叫的时间长了,双方心里必然会越发觉得不痛快,会产生隔阂和不愉快呀!大人要是总这么叫一个孩子“祸害”,时间久了,是不是真的也就越来越深信不疑这孩子就是要你祸害了呢?

话说天下父母都偏心,一母同胞几个兄弟姐妹,难免有疼爱的和厌恶的。不过一般家庭也就是一般矛盾,但是一旦牵涉到王室利益之争的时候,这身份地位财产家业不一样的时候,那这个偏心可就复杂多了。

武姜生了郑庄公后三年,又生了一个男孩。这个孩子生的比较正常,所以深得母亲的欢心,他就是郑庄公的弟弟“段”,因为段最终又跑去了“共”地,所以后世称他共叔段。这里的叔是对男子的美称,而不是按照伯仲叔季排行的叔。

不过“段”这个名字也比较另类,王引之在《经义述闻》中解释“段”就是一种石头,打铁的时候垫在下面,上面用铁锤打。你说这郑武公跟姜氏这夫妻俩也真是的,给孩子取名都这么不负责任,大儿子直接叫个“忤逆祸害”,小儿子叫个“挨锤石头”,这样太不吉利了,要是按谶语一说,这哥儿俩未来的命运不就是从这开始的吗!

不用说这武姜肯定是喜欢小儿子段,讨厌大儿子寤生的,本来这也挺正常的事。可架不住武姜是一国之后呀,这不,事儿就来了。

我们知道周朝一直是立嫡长子的制度,在周幽王的时候为了讨好褒姒,想要更改这个承袭制度,所以遭到了反对,不得人心,最后还是把申后和太子给找茬废了才立的小儿子。武姜呢,因为偏爱段,所以,也特别希望小儿子当国君,所以她就多次提出希望立段为太子,好在郑武公耳根子硬,没有被耳旁风吹晕了,就次次都拒绝了。

到了公元744年,郑武公病逝了,寤生继位成为郑庄公。这一年他才13岁,而他弟弟段也刚刚十岁。

郑庄公虽然继位了,但是武姜一直没有放弃让自己心爱的小儿子共叔段做君主的意图,在郑庄公刚一继位,武姜就跑过来替叔段讨封了,她请求把“制”这个地方分给叔段做食邑。

但是郑庄公拒绝了,并且表示说,除了这个地方之外,别的地方都可以。《左传·隐公元》里郑伯克段于鄢一篇中记载: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意思就是说,“制”这个地方是“岩邑”(岩邑就指危险、险要的地方),当年虢国君主虢叔就是死在这里的,所以这地儿不好,不能给弟弟做食邑。

这就很耐人寻味了,所谓食邑就是自己的封地,后世子孙是要靠这里来养活自己的,武姜不是特别疼爱小儿子吗?干嘛不找个好地方给他,偏偏要找这么个地方呢?等你了解了怎么个岩邑法你就明白了。

制地曾经为虢国的国都,这里山势险要,易守难攻,这儿还有一个名字,虎牢,就是三英战吕布的虎牢。虢国正是有这么一个险要的地方,所以虢叔才恃险而居,不修政德,最后被郑国给灭了。

郑国灭了这个东虢国之后,当然这块地方也就分给他了,然后他就将这个地方当作了自己重要的军事要塞,成为了郑国的东大门。

话说虎牢这个地名是怎么来的呢?据说是周穆王(八匹神马外加一个神级老司机的拥有者)在河南打猎,有一个力士就生擒老虎来献,周穆王命令人把老虎用笼子装起来放在这里,所以就称之为虎牢。

这个故事是《穆天子传》中的,未必可信,但它能说明这一带山高险峻是没错的,所以这个制地是战争中极为重要的军事要塞。历史上记载商朝开国国君商汤,正是拿下了虎牢,所以才得以灭了夏朝。这里的险要程度和重要程度,就好比明朝吴三桂守着的山海关,所以占领了制地之后收拾郑国则应是指日可待。

这一下大家就明白姜武的用心之险恶了吧,她欺一个13岁的孩子不懂事,就想轻易的把这么重要的一个地方给骗走。

不过这郑庄公虽小,但他毕竟是从小生长在宫廷呀,耳濡目染受环境和他老爹郑武公的熏陶,他也不会是个真的小白兔啊,所以他知道这个地方的重要性。这毕竟是做了君王的人,年纪小但也不至于糊涂,因此,他就拒绝了母亲这个无礼的要求。

这制地无法拿到手了,武姜就退而求其次,要了另外一个地方:京。这搁现在看也是个高大上的地方呀!京城嘛,总不会又穷又小便是。

京邑,在今天的河南荣阳市,也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地方,其面积大小、人口数目、繁华程度,都不亚于当时的郑国国都,并且和郑国国都一南一北,遥遥并峙,类似于现在上海和北京的关系。

这郑庄公刚说了,除了制地哪都行,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何况这天子金口了,要这儿那就给吧!然后就把京邑给了弟弟叔段做食邑。

现在我们反过头看上边摘录的郑伯克段于鄢那句话的最后一句:谓之“京城大叔”。

啥意思?当然是因为段的了这么好一地儿,再加上有母后撑腰,自然过的的逍遥自在,不亦说乎了,所以当时的人就叫他“京城太叔”,很时髦很有画面感是不是?因此,这叔段就成了当时的全民偶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