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格:审美的境界——让美的精神来观照人的内心成长 | 开讲
在教育的过程中,“美”这个元素时常被提及,原因是,教育的目的是提升生命之质量,而美,是参与并促进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品味的唯一元素。
张世英先生讲,人生有四种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审美境界为最高境界。
美,是不讲道理的,它就在那里,它有它本来就存在的一种秩序,而刚刚好,你的内心秩序与之对接上了,这时你会感觉到一种喜悦,这种感觉就是美感。
美,是一扇门,推门进去,将为我们赢得新的空间,从而获得人生的兴趣与原动力,让我们从向外看转向向内看,沉浸到宁静的世界里,终而完善自己的内心秩序。
用审美之精神照耀人生之道路,还意味着,以敬畏、谦卑、有教养的心,去感知、拥抱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于微小处证见伟大,在轻浅时勇于迈向深刻。
关于教育者的精神结构,总共六讲,这是第二讲:《审美的境界——让美的精神来观照人的内心成长》。
一、美,并不高深也,感觉不到美,是因为我们的内心缺乏秩序
美,是不讲道理的,它就在那里,它有它本来就存在的一种秩序,而刚刚好,你的内心秩序与之对接上了,这时你会感觉到一种喜悦,这种感觉就是美感。
美,并无什么学问,所以,“美学”这个词是不存在的,美,只是一种证见,一种感觉,一种抵心的欢喜。
美,并不高深,也无偏见,它是一扇虚掩的门,推门而进,你可以由此进入一个宁静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你的心思变得纯静、清晰,内心会感觉到被某种东西安顿了,人神安定,不再受外在的争执、分歧、争论所干扰。
美,为我们赢得了空间,也开启了我们的感知之门――激发了兴趣和热情,如果从这里坚持走下去,便可以创造、创新了。
美,往往是不速而至的。它没有规律可循,倒是和“慢”、“闲”这两个字常常联系在一起。
走得太快,你是不会和美相遇的,须慢下来,抛弃一切成见,带着一颗有教养的、高雅的心,去看待、端详每一物、每一个细节,美就会呈现出来。
“忙”,就是“亡心”,心死了,心死了,是到达不了美的世界的。心境上只有“闲”下来,“闲”,就是“閒”,“依靠在门上看月亮”,美,就会不速而来。
美,就是心到了,而心到的地方多了,别人可能不曾去过,你的格局和底蕴就会变得辽阔、深厚,而心的路、心的历程,正是美的经验沉淀下来以后的丰富与诗意。
套用一句话――人生不止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美的空间、美的世界、美的未来,可以让你的人格与众不同、充满感染力。
二、会学习的孩子,其根本原因是,他感受到了学习和知识本身的美感
一是沉浸。美的东西,可以让人喜悦,而喜悦又会带给人巨大的热情与动力,从而推动着人往深处走,而深处是宁静的,清流在深处。在那里,人神是静定的,心思也会变得纯净、清晰,而内心会感到被安住了,再也听不到得失、争执、计较、分别,这些都消失了。
二是意义感。学习一种东西时,当加入了充分的意义感,时间长了,便会出现庖丁解牛时那种心流:“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在学习教育之道近二十年的过程中,常常感到了这种“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的内在喜悦。
三是凡事极致。学习、做事情时,亦可抵达“福流澎湃”之境地。《卖油翁》中卖油翁言: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在做事的过程中,下足笨功夫,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亦可涌动无尽的、忘我的喜悦。
其实,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事,都应充满激情与喜悦,从功利中彻底抽离出来,达到“自己喜欢的不得了”之境地,福流澎湃,则悦近来远,一切皆可水到渠成。反之,必将走向枯绝困难。
会学习的孩子,说到底,是因为她感受到了学习和知识本身的美感,从而使得沉浸进去,带着一种意义感去学习,才能抵达极致的境界。
三、美和人的创造力是连在一起的
美感,就是人隐约感觉到了某一种发展可能。
而发展的可能性,取决于一个概念:对称。
这个世界是对称的、和谐的。大自然中,都是对称的,比如人的耳朵、眼睛、鼻孔等等,都是对称的,事实上,天造地设,这个世界是由有和无、左和右、阴和阳、前和后等等对称性构成的,而这种对称性,必然会反映到人的大脑里,人的大脑中,先天就预设了对称这个“程序”,因此,如果感觉不对称,我们会觉得不美,并有一种求对称、求完美的冲动,这种冲动,正是人的觉醒的“醒点”。
在中国书法、绘画艺术中,其精髓也是在于阴阳、和谐之中。我们会觉得一件作品美,一定是其中呈现为某种对称性:刚柔、虚实、黑白、有无、浓淡、远近……我们能感知、感应到这种对称之美时,可能一下子就醒了。
在教育中,启发和培养能力,正是从这里切入的。有和无,是对称的,充分地展示“有”,让对方强烈地感受到“无”,即“该有而没有”,他就会产生一种发展的可能性、主动性,加以引导之后,人的能力就形成了。
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和美有着直接关系:
1、创新人才的特点是具有创造冲动,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敏捷的直觉。关键是创造冲动,而人的创造冲动正是来自对美的感受和追求。
2、世界上的许多事物都有规律的、有秩序的,同时又具备简洁、对称、和谐等形式美的特征。科学家都是因为追求形式美走向真理的。
3、创新人才,要去大胆开创新局面,需要宽阔、平和的胸襟,需要内心的高度,目光短浅、心胸狭隘、内心居于低处的人只会抄袭或者模仿,不能去开创什么。
4、守旧是创新的前提。人类是在不断循环中演化,循环是守旧,演化是创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无不是基于对自身民族文化的坚守、继承、扎根中吸收营养而发生的。
当然,我想讲的还是,以美物为船、为载体,把我们渡往彼岸去,从而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生活。
四、美,不是追求而来的,而是你调整内心高度之后的自然而然
美,就在那里。
可是,很多人视而不见或者熟视无睹,那是因为他内心没有秩序,很乱、甚至丑陋不堪,他接收不到,而美也进不去,它懒得走进去。
美,一方面可以提升人内心的高度,让我们有教养,并呈现出高雅的一面;另一方面,我们只有持敬畏之心、谦卑之心,美,才愿意跟着你、陪伴着你,促使我们调整自己,此时,你会发现,美,无处不在,触手皆是。
美,与“性价比”无关,天天谈论“性价比”的人,心在低处,离世俗太近,离神圣太远,他接收不到美的呼唤与启迪,他确实是无趣的、可怜的,即便他已是亿万富翁或者达官贵人。
教养与高雅,意味着,身可在世俗,但心必须在高处,这时,美就会来照顾你、抬举你。
美,不是追求而来的,而是你调整内心高度之后的自然而然。
进一步说,教育者的精神结构中,可以将美的觉醒过程,分为四个阶梯:闳、约、深、美。
第一个阶梯:宏――形成价值高度与阔大视野。
价值的高度,取决于是否关注人类的重大问题和困难,取决于是否能引领人的内心成长,取决于自身的修行、觉醒的层级。
而视野的阔大,则决定是否具有远见、格局,以及构思、梯进、突破、适应矛盾之能力。故而须站在未来三十年看现在,须积累足够丰富的经验。
宏,当然还是一种世界观。宏,可以大到无限,也可以小到极致。比如,我们所处的地球,其实只是银河系的一粒尘土,银河系在宇宙中,可能也只是一粒尘土,在无限中找到自己,人就不可能狂妄、傲慢,人的敬畏心由此而来。同时,再反观我们自己,以我们的大脑为例,我们每个人的大脑拥有300多亿个脑细胞,每个细胞都是一个星球,再往下走,可能还存在更宏大的微观世界,我们在这个极致中找到自己,我们就能安住当下、珍惜当下。
第二个阶梯:约――养成概括与提炼的人生习惯。
放得开,收得住,关键在于对事物的概括与提炼。
所谓“理解”,即可靠的概括与提炼,这是一个领导者自我革新的基本要求,也是形成战略性思维、系统性思维、实践性思维的抓手。
一下子就能抓住事物的关键要素,并迅速形成或化解于自己的体系中,进而有效解决问题,就像一只老鹰盘旋在上千米的高空,一下子能找到草丛里的野兔。
约,是方法之方法,是方法论的核心,也是掌握规律、自觉应用规律的总要求。
在实践中,约,是收敛。“收敛”,往往比“放开”要难得多,但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拥有收敛的能力,比如欲望的节制、情绪的控制、严格的自律、礼让的修为等等,可以说,“约”是一个人最大的竞争力。
第三个阶梯:深――扎根于人生深处,形成厚重的底蕴。
浅,很容易,深,则不容易,这就像游泳往下潜水,每往深处走一米,都要承受更大的水的压强,但清流在深处,浮在水面上只能喝苦水。
教育也一样,需要走到深处,深处是宁静的、美好的,没有纷争,没有冲突,在深处,人的神是定的。
我们经常讲,要做扎根的教育,前提是,把自己的根扎向优秀的传统文化、扎向经典,并进而兼收人类文明成果,形成自身的精神底盘与值得仰赖的文化母体。
经典,经为“心路”,典为“上供敬畏之处所”,将所信奉的经典一一活出来,打通心路,内心高度也因而逐渐提升,成为一个有光的人,立于前方的高处,引领人们勇敢地往前走。
另外,要达到深远、厚重之境界,还要有悲天悯人的大情怀,主动去把别人身上不好的东西拿过来化掉,即“慈善”是也。一个人,化掉的痛苦多了,自身底蕴也就厚重了。
第四个阶梯:美――用审美的精神照耀教育家的成长之路。
美,是一扇门,推门进去,将为我们赢得空间,从而获得人生的兴趣与原动力,让我们从向外看转向向内看,进入沉浸到宁静的世界里,完善自己的内心秩序。
用审美之精神照耀人生之路,还意味着,以敬畏、谦卑、有教养的心去感知、拥抱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于微小处证见伟大,在轻浅时勇于迈向深刻。心之灯,就像手电一样,照射、感应到每一个细节之巨大力量。
附录:天地有大美,人在草木间
天地有大美,美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皆有美育,特别是茶有茶道,是美的通路之一。
茶道,就是通过茶的入肚肠,打通人的心路,唤醒人的美的自觉。茶,也是人的物质与精神的连接点,也是中国人从此岸走向彼岸的桥。
林语堂先生讲:“只要有一只茶壶,中国人到哪儿都是快乐的。”他还讲:“捧着一把茶壶,中国人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质的精髓。”
谈茶文化和茶之真味,一篇文章是谈不好的。但,若能跳出来,从滋养人心的角度,站在美的广度以及价值的高度上,则与教育同源:
(1)茶之美,生于敬畏。
在茶面前,人是卑微的。
不懂得敬畏的人,是喝不了茶的,他只能喝到苦味,还不如可乐。
喝茶,要有对茶树以及生长茶树的泥土,对滋养它的阳光、雨露,充满敬畏。
茶,要成其为茶,至少要经过十数次的工序:掐、揺、炒、焙等,历经人生之煎熬而从无怨言,在这方面,人比茶,差太远了,别人随便掐你一下,骂你一下,你一定受不了,立即暴跳如雷。
每一杯茶,隐藏着如此丰富的信息,那么伟大的东西,却又谦卑地来到人间,不管对谁,它也不嫌弃,无私地给予和释放。
(2)最一流的喝茶人,喝一杯茶,一下坐到山上去了。
有一年的五一,与皇甫兄在武夷山论道教育,他说,来武夷山,喜欢一个人坐在茶树下,坐上半天,与茶树和茶树上的青苔对话,与那片天地对话,与茶树所面对的佛岩对话,把自己沉进去,从而领略到真正的茶韵。
他是一流的喝茶人。
若再回到嘈杂的现实中,再喝上一杯茶,内心里崇高的东西,就会重新被激荡出来。
茶,是现实世界中的君子,它引领我们从世俗走向神圣。
喝茶的过程,是在我们心里沉淀、积蓄、生发智慧的过程。
(3)茶,以安心,以宁静,以享受生命中片刻欢愉。
我在有一间小小的茶室,十年来,来我这里喝过茶的校长、局长,估计不下于3000人了。
所有人都说,一坐在那个空间里,心就静了,就安心了,然后再喝茶,每一道茶都格外清香而富有韵味。
千利休讲:“只有美的事物才能让我低头。”他还说:“美,我说了算。”我深有同感,在茶之美面前,谁都会臣服,因臣服而安心、舒心、不揪心。
还有很多,美的证见,无处不在,只是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去以一颗有教养的心去亲近……
关于重构教育者精神结构,敬请期待第三讲:《内心的高度——成为一个有光的人,引领学生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