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人力量的文字那些鼓舞青春的文章拾梦园

身处底层的人,真的有机会逆袭吗?

2018-12-16  本文已影响2人  曲小瘦
身处底层的人,真的有机会逆袭吗? 有个叫迈克乐.艾普特的青年导演拍了一部时长跨越半个世纪的记录片《人生七年》。

他跟踪采访了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孩子,倾听他们的故事,记录了他们的生活。

这部片子忠实记录了这些孩子7岁,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56岁的状态。

在7岁的时候,这些分别来自伦敦富人区,中产家庭,孤儿院甚至贫民家庭的孩子个个都是天真烂漫 ,他们有的想去剑桥读书,有的想当宇航员飞向太空,有的想去非洲救助难民。。。

总之他们觉得人生充满希望,一切皆有可能。

然而当他们56岁时,结果却大相径庭。

来自精英阶层的孩子,名校毕业成为律师、教授,家庭生活幸福,年收入在500万以上;

来自中层阶级的孩子大多做了公务员或老师;

而低层社会的孩子依然生活艰辛,有的做着搬运工,彻墙工的职业,年收入在5万左右。

身处底层的人,真的有机会逆袭吗?

老子的道德经有云“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 ,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馀”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自然的法则,是损减富裕的来补充不足的。而人类社会的法则却不然,是损减贫穷不足的来供奉富贵有余的。

经济学中也有类似的说法,比如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是指当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积累了优势,比如金钱,地位,名誉,那么他们就有更大的机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看到这里,结论似乎呼之欲出,身处底层的人真的就没有机会突破了吗?

不尽然

在《人生七年》中也有两个例外的孩子:一个是来自中产阶级的孩子,他在一次考试中发挥失常,进了一所差的大学。

当若干年后导演再见到他,他过着四处飘零,打短工的生活。

还有个来自孤儿院的孩子,在14岁时,他面对镜头紧张羞怯。

21岁他考入英国名校,变得十分健谈,后来成为美国一所大学的教授。

科学研究证明,一个人聪明与否,只有2%取决于基因,其它大部分在于环境对基因的刺激。

贫困家庭的孩子,大人忙于生计,常常忽略了对孩子的关注。有些孩子甚至一整天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在语言、记忆、自我调节等方面的脑功能发展都受到了限制。即使他们本身有良好的基因,也因无法被唤醒而没有发挥作用。

《人生七年》里可以看到,富裕家庭的孩子,读《时代周刊》、《观察者》,听乐队演出。

丰富的刺激促进了大脑不断发育。很多孩子在七八岁就有了明确的人生规化,这些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更容易成功。

说到环境对人的影响,《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一个例子。

现在为什么那么多人顶着巨大的压力留在北上广?

为什么一定竭尽全力让孩子上名校?并不是读了清华北大能比在其它大学多学多少知识,而是让孩子和一群优秀的同龄人在一起,他们形成一个未来社会精英的社交网络。

阶层所固化的是获取财富的品质以及成长环境,这些固化的东西恰恰提供了抗衡阶层的突破点。

既然决定一个人阶层的是个人品行,成长环境和教育。我们在生活中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品行,关注孩子的成长,并努力为他们争取良好的教育机会。

同样的,留在北上广会生活的更艰辛,但是,却有更大的机会和优秀的人一起工作,一起成长。

这就是我们不断进步的原因,每向前一步,就能加入更多更优秀人的阶层。

如此循环,我们才能打破阶层化,从底层奔向顶层。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