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31 孩子的屏幕时间
儿子八岁,我们一直在他的电子产品使用上有诸多纠结,今晨我再次发现了自己的纠结,好好考虑了这件事,在送孩子上学的路上,和他做了沟通。同时考虑到未来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又对这件事做进一步梳理,发现这和昨天说的零花钱的解决方法基本一样。
即:1,沟通做这件事的原因;2,规则上达成共识;3,严格的执行;4,自我监督和家人监督相结合;5,奖惩与定期复盘。
首先在沟通这样做原因上,需要把“该不该给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问题想清楚。与其问该不该,不如先问让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理由,以及不让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理由。
不让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理由:对眼睛不好、不良信息浸染、缺乏互动、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单一输出让孩子少有思考、容易沉迷游戏等等,看起来坏处的确不少。让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理由:现代人生活、学习、工作、沟通、交流不可或缺的工具。是工具就有其两面性,既然不可或缺,那结论就是肯定的:应该让孩子使用电子产品。
面对当下信息洪流,我们并非真正喜欢,而是无力抵抗,既然如此那就先远离他们,向上攀登,必能看见不一样的风景。但电子产品是时代的产物,对电子产品,我们无法让孩子做到完全远离,那就让孩子有节制、有约束的接触电子产品,必须对使用时间和内容加以限制。但是这一点需要和孩子共识。这里的电子产品,主要指带屏幕的各类产品,如游戏机、电脑、iPad、手机、投影仪等。
所以在时间上,每天不超过15分钟,如果孩子一个月不会因此而纠结,且能很好自我管理,下个月的每天屏幕时间可以延长5分钟;如果某天因为时间的问题而纠结,甚至与家人产生矛盾,那么第二天的15分钟直接取消。
关于时间上这点,需要和孩子说明,让他自己定闹钟,自我管理。如果做不到自我管理,总是依赖家长,那么屏幕时间则可以取消。以上规则,看起来无比苛刻,但在建立规则阶段,必须做个恶人,因为实际执行时,一定会因为情感波动而打折。
内容上,需要确定不可以刷短视频,游戏解说等。从过去孩子的表现来看,这些的确会降低孩子的专注力,而在孩子具体看的和玩的内容上,我需要和他沟通,问问他具体喜欢看什么内容,同时询问这些内容对于他的意义,并根据其兴趣爱好以及实际情况,加以规范和引导。
而如果日常和父母一起看屏幕,则可以不计入每天的十五分钟,因为最近和他一起看《火影忍者》,发现只要掌控好时间,事后一起讨论,对孩子正向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大帮助。
关于奖惩和定期复盘,无论是零花钱的使用,还是孩子的屏幕时间,这点都很有必要。
作为一个八岁男孩的父亲,我需要开始尽己所能去为其建立行为规则与陪伴。最近从儿子身上,我看到了自己小时候的影子,也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没有对他学业及事业上的期待,只希望他的内心,明天能比今天更强大。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未来不仅能托起自己,也能托起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