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投射》

2019-02-21  本文已影响12人  陈加茂

《心理治疗基础》61-63页。

把本人不愿承认的情感、意图和观点等错误的归于别人,这种防御机制叫做投射。

1.很多西方精神病学家把妄想视为投射的结果。本书作者不同意这种观点。真性妄想的特点之一,是它的个人独特性和不可理解性,而所有防御机制都是有助于理解人心理的理论构想。

2.投射可以看作是跟反映正好相反的过程。客观世界通过感官在我们大脑形成知觉、表象、观念、情感等的过程叫作反映。但人的心理跟镜子和照相机不同,它不仅能反应客观存在,它还把情感、观点和价值观投射到客观事物上。    感想:人是主动的,有能动性的,产生自己的思想。

3.健康的投射具有下述两个特点之一:(1)当事人知道,我们总是带着一定的情感和价值观去看世界,使世界染上了主观的色彩。(2)投射具有建设性,甚至创造性,例如,它创造了美,增添了生活的情趣,或者,它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发展。

4.自卑是自己看不起自己,但自卑的人很容易认为别人看不起他,而他却举不出任何证据,这种“认为别人看不起他”便是自卑的投射。爱说别人自高自大而本人骨子里却自大的严重,经常骂别人自私自利的人恰好本人很自私,这样的例子常见。

5.那么,对自己的恐惧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一句话,源于对自己情欲的过分压抑。过分压抑引起情欲反抗的增强,这使病人感到,情欲似乎就要挣脱控制而变成为非礼的或违法的行为,这自然使人内心产生强烈的恐惧。这种内在的恐惧是无法躲避的。一旦投射出去,使客观的别人或物件或处境成为可怕的,便比较容易对付了,因为外在的可怕的人或物可以采取回避行动来处理。

6.具有偏执人格特质的人最常采用的防御机制便是投射。这种人警惕性很高,过分挑别人的错,对来自别人的批评特别敏感。

7.要记住,即使是病态的投射,其中也往往包含着点滴的真理。

黑文斯提出的所谓“反投射”,是一种很有用的技术。……治疗者用同情的态度与病人商量,告诉病人,在全部事实还没有真相大白之前,说话和行动需要慎重,以免授人以柄。这种富于同情和共同商讨对策的做法,是病人能够接受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